4.藏戏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藏戏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14: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4*藏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卓有成效(高超) 见微知著(细小)
B.万象更新(变更)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
C.开山鼻祖(创始人) 随心所欲(顺从)
D.锲而不舍(居住) 语重心长(言辞)
2.选出句序对调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D.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B.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D.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4.不属于藏戏的特色的有(    )
A.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艺人们席地而唱。
B.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C.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固定,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预先排练好不可以随意发挥。
二、填空题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哄堂( ) 青面( ) 朴实( )
( )人稀 ( )善舞 ( )无损
随心( ) 吃喝( ) 笑逐( )
1.妖魔的面具( ),以示压抑和恐怖。
2.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 )。
3.双方( )、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三、语言表达
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说:“你来我办公室。”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告诉我,要我带着雨伞上学去。
改为直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魂驻小红桥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长征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20岁的英子。
随着战事的吃紧,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
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弱,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
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 “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 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
七十年后,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7.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红军战士。
8.“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你觉得这是奇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何了解“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老人为什么编一个花环挂在桥头?写出你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我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sāng sàng)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shǔ zhǔ)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chù zhù)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gěn kěn)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鸟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2.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2.D
【解析】

3.C
【解析】

4.D
【解析】

5. 大笑 獠牙 敦厚 地广 能歌 毫发 所欲 玩乐 颜开 青面獠牙 朴实敦厚 随心所欲
【解析】

6. 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他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 老师对我说,让我去他办公室。 妈妈对我说:“你带着雨伞上学去。”
【解析】

7.有责任心,有爱心、不怕吃苦,英勇顽强
8.不是。英子是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感,以顽强的毅力背着伤员走过了许多路程的。
9.这句话说明英子的身体太瘦弱了,她已没有挣扎的力气了。反衬出英子背伤员走那么远的路是何等伟大。
10.这位老人就是当年被英子背的那位伤员,他在这里为英子编一个花环是兑现当年的话语,以此表达对英子烈士的敬仰和祭奠。
【解析】

11.sàng zhǔ chù kěn
12.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13.连用三个反问句,增强了语气,强调了作者突然在南国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14.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去面对真相,但“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这些“错误”是人们无法得到自己所憧憬的事物时,那种强烈的渴望所造成的,用它可以慰藉心灵的遗憾。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