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子(xiē) 柔和(huó) 钵子(bō)
B.蝈蝈(gō) 蒙着(méng) 蜇人(zhē)
C.狗吠(fèi) 丑恶(è) 清脆(cuì)
D.钉住(dìng) 似的(sì) 单调(diào)
2.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思/援弓缴/而射之。
3.理解《两小儿辩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两个小儿争辩的中心问题是一天之中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
B.一小儿以冷热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一小儿以大小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
C.孔子对两小儿所争论的问题不能判明是非,说明孔子也是徒有虚名。
D.从两小儿对太阳远近问题的争辩中,可以看出他们富有质疑探究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有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诉我的沮丧心情。
B.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
C.有一天,鲁滨逊忽然马上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D.片刻之间,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
5.下面错乱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③花谢了之后就会结银杏果。它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花开了。
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③①④⑤⑥② C.②①④⑥⑤③ D.②①④⑥⑤③
二、填空题
6.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辩( ) 俱( ) 援( ) 拦( ) 乘( )
辨( ) 惧( ) 缓( ) 栏( ) 乖( )
7.日积月累。
1.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执一词,一儿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儿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两小儿的说法,孔子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我觉得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发出不同的声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
【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④孔子不能决也 ( )
10.用“/”为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及 日 中 则 如 盘 盂,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
11.翻译下列句子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
①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拉里 萨莫斯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讲话:“在哈佛,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
②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以毕生精力写成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向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教会为之震怒,世界为之震动。坚信科学与真理的哥白尼,以一句“我不会在任何责难面前退缩下来”做了回应。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毫不留情地终结了被中世纪封建神学奉为至宝的“地心说”理论的地位。歌德说:“哥白尼的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哥白尼以自己的思想和学说,将人类的世界观整个颠倒了过来。
③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 杰斐逊面对强大的英国殖民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被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并以此作为美国国家的立国之基、独立之魂。它像照耀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激情之火。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④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曾经因闭关锁国而危机重重的日本,至19世纪中叶,决意“维新”求变。1868年,明治政府发表维新誓文,昭告天下: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日本以这种胆略与勇气,将维新成为全民的统一意志,绝处求生,走出灾难,迈上了观代强国之路。
⑤思想胜于权威,究其因果,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思想、大思想、科学思想,代表了真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创新。而权威败于思想,这权威看似强大,似乎不可一世,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代表了落后,代表了守旧。权威在思想面前最终败下阵来,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
14.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以此为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5.短文第①段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的话,其作用是( )
A.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B.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C.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16.为了说明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7.结合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经历,举出一个支撑文章观点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8.习作。
成长是美好的,快乐的。“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根据以上提示自拟题目。
2.选取具体的事例写出成长的感悟,表达真情实感。
3.内容具体,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 柔和(huó)—hé
B选项 蝈蝈(gō)—guō
D选项 似的(sì)—shì
2.C
【解析】
【详解】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对于课内文言文的掌握,学会结合翻译进行句子的断句判断并掌握其内容。
A.使/弈秋/诲/二人弈。译: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按照句子的主谓宾结构进行句子断句,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经过对照分析,断句正确。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译: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按照句子的主谓宾结构进行句子断句,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经过对照分析,断句正确。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译: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按照句子主谓宾结构进行句子的断句,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经过对照分析,断句错误。
D.思/援弓缴/而射之。译: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按照句子的主谓结构进行断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经过对照分析,断句正确。
3.C
【解析】
略
4.B
【解析】
略
5.A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6. 辩论 俱乐部 支援 拦路 乘机 辨别 惧怕 缓慢 栏杆 乖巧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辩:辩论、辩护;辩:辨认、辨别。
俱:俱全、面面俱到;惧:惧怕、恐惧。
援:援助、支援;缓:缓慢、缓冲。
拦:拦截、拦住;栏:栅栏、栏杆。
乘:乘机、乘客;乖:乖巧、乖戾。
7. 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不能决也 聪明伶俐 实事求是 变则通 通则久 周易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解析】
【详解】
1.不同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两小儿辩日》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文中两小儿各执一词:一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另一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针对两小儿的说法,孔子“不能决也”。
8.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蓝,水比别处的清。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好问是儿童的本能,也是成长的需要。
【解析】
【详解】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词语造句的能力。用上所给的词,把句子写通顺完整即可。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可把发出声音改为唱歌。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注意审题,看清楚例句的格式,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即可。
9. 擅长 引,拉 认为 判断,判决,裁决
10.及 日 中/ 则 如 盘 盂,此 不 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1. 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棋艺却比不上人家。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和寒凉,到了正午却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12.C
13.《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得道理。《两小儿辩日》赞扬两小儿善于观察、大胆质疑、追求真理得精神,也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实事求是得道理。
【解析】
【分析】
翻译:
甲: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人下棋,其中一人十分认真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明显不如前者高。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乙: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9.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擅长。
②句意: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引,拉。
③句意: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以:认为。
④句意: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决:判断。
10.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文言句的朗读停顿要在理解、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句子的停顿,其“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两个原则”是:
(一)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二)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五个规律”是:(一)主谓之间要停顿。(二)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三)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四)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五)古今异义之间要停顿。
其句意为: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所以其停顿应为: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虽:虽然。俱:一起。弗:不。句意: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棋艺却比不上人家。
②重点词:沧沧凉凉:天气寒凉。汤:热水。句意: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和寒凉,到了正午却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12.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谚语,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此句和本文的道理一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13.
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14.思想胜于权威
15.C
16. 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 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 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
17.示例: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对老师的观点有点疑问。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最终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解析】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完成此题,抓住关键句“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便可得出答案。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第一自然段中哈佛校长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想胜于权威,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论点的理解,完成此题,抓住文中二三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便可得出答案。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要求学生能运用生活事例来进行说明,注意把事例说清楚。示例: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对老师的观点有点疑问。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最终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18.例文:
成长的道路
在我成长的道路中,有的平坦而无缘。有的路却崎岖不平,一条条小路,一段段成长的故事,牵动着我的心。
记得我五岁生日那天,爸妈带我去了营口人民公园看到了猴子,骆驼我那时小。爸爸的脖子上,爸爸给我聊的动物园有意思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动物。他们都好可爱哟。
七岁那年的9月1日。是我上学的日子我非常高兴。我是一个小学生了。我的爸妈送我去了学校我被分到了三班。班主任对我很好。于是,我就走上了学习的生涯。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长大啦。到了十三岁的六月份。小学时代结束了。怀着难忘的心,唱出了感恩的心有与友谊地久天长这两首人间最美妙的歌曲。毕业了。
转眼间上初中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大门派成了心中的压力。不是扣分就是挨批等等。总之,初中的路就这么难走。
我从不向人生低头。宁与微笑搭肩,不与烦恼同行,将来的路更难走我会坚强的走下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二、立意。
通过描述“成长”的过程,把自己的感悟表现出来。
三、写作思路。
首先可以简单的介绍自己“成长”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再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把过程详细的记叙出来,可用心理描写记叙自己的情感变化。最后要把自己“成长”的感悟表现出来。内容要具体,情感要丰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