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必修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18 21: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在伊拉克战争中,曾经有记者问一位飞行员:“你知道去轰炸哪个城市吗?” “那你怎么去轰炸呢?” 这个例子是现代战争中引用GPS系统的典型案例。我们反对战争,但要想能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也需要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这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用户接收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三大子系统)1、空间卫星系统   空间卫星系统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各卫星夹角距差为90°,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空间系统的每颗卫星每12小时沿近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周,由星载高精度原子钟控制无线电发射机在低躁音窗口;附近发射L1、L2两种载波,向全球的用户接收系统连续的播发GPS导航信号。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 2、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监控系统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5个监测站、一个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构成。该系统的功能是: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地面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用GPS接收系统测量每颗卫星的伪距和距离差,采集气象数据,并将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点。5个监控站均为无人职守的数据采集中心。主控站接受各监测站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上述各类数据,及时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传送给注入站。控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诊断卫星工作状态,改变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和姿态,调整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注入站接受主控站送达的各卫星导航电文并将之注入飞越其上空的每颗卫星。 3 、用户接收系统   用户接收系统主要由以无线电传感和计算机技术支撑的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构成。GPS接收机能捕获、跟踪卫星,接收放大GPS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解求信号在站星间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或采用后处理的方式,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60度4颗,90度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的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下面请另外两位同学给我们讲GPS的应用~
鼓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