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13: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单元拔高练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桅杆(wéi) 策略(cè) 摇晃(huǎng)
B.矛盾(dùn) 田忌(jì) 船舱(cāng)
C.咧嘴(liě) 龇牙(cī) 将来(jiāng)
D.撕开(shī) 放肆(sì) 强横(hèng)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一组是( )
A.①弗能应 ②应答 B.①守株待兔 ②守卫
C.①吾盾之坚 ②坚固 D.①问其故 ②故乡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其人/弗能应也。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B.一只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C.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D.我心惊胆战地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
5.“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的意思是(  )。
A.我的矛很厉害,没有不能攻陷的物品
B.我的矛很厉害,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C.我的矛很锐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D.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不能攻陷的东西
二、填空题
6.生字扩词。
钩:( )( ) 扭:( )( )
咧:( )( ) 舱:( )( )
鸥:( )( ) 瞄:( )( )
7.看词语写拼音。
放肆( ) 桅杆( ) 撕开( ) 吓唬( )
瞄准( ) 龇牙咧嘴( )
三、语言表达
8.扩句。
(1)哥哥让我举起风筝。
_____________
(2)阳光洒满山村。
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
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样的好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1)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0.危急关头,船长让孩子跳水,他可能考虑到的因素有( )。(多选)
A.孩子无法往回走,掉到甲板上就会没命
B.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入海中应该没有大危险
C.甲板上有很多水手,他们可以跳入海里救孩子
D.跳到海里,孩子一定能够自己游上来
11.根据上一题的思考,请你补充船长的心理。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想:_____________
12.作者没有写出船长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可以吗?从最后简短的话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船长?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中。
(1)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
(2)很少有人知道。( )
14.写出下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清晰( ) 生疏( )
15.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作文。
小学生活中,写作业几乎是同学们天天必做的事因而,围绕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请你以“作业”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感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②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D
【解析】

3.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朗读时的节奏划分。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结合课内文言语句谈谈朗读节奏的划分。
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如“夫”、“盖”、“故”、“惟”、“自”、“至若”、 “若夫” 、“诚宜” 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 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③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④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⑤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⑥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⑦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选项D正确划分: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
A.本句中“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不能用来形容校园,可以换成“安静”。
B.本句中副词使用错误,可以把“果然”删去。
C.本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不但”不能和“所以”搭配,可以将“所以”改为“而且”。
5.C
【解析】

6. 钩住 铁钩 扭曲 扭动 咧嘴 咧开 船舱 舱位 海鸥 沙鸥 瞄准 瞄靶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结合字义进行组词。
如:“钩”指: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形状像钩子的。可组词:提要钩玄、挠钩、双钩、钩心斗角、钩沉等。
“扭”指:1.掉转。 2.拧(nǐng);拧伤。 3.揪住不放。 4.身体摆动。可组词:扭曲、扭打、扭转乾坤、扭秧歌等。
“咧”指:嘴向旁边斜着张开。可组词:龇牙咧嘴、大大咧咧、咧咧、骂骂咧咧等。
“舱”指:船或飞机中分隔开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可组词:船舱、舱位、统舱、货舱等。
“鸥”指:鸟,头大,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羽毛多为白色。可组词:寒鸥约、浦鸥、鸥波萍迹、鸥社等。
“瞄”指: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视。可组词:瞄准、瞄向、瞄过、瞄上、瞄了、瞄下、瞄心等。
7. fàng sì wéi gān sī kāi xià hu miáo zhǔn zī yá liě zuǐ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掌握情况。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完成时要细心,注意所注音节的声、韵母及音调。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要结合词义来辨析。
放肆:读音为fàng sì,意思是(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wéi gān][释义] 1.船上挂帆的杆子。2.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撕开:读音sī kāi,汉语词语,指扯开;裂开。
吓唬:读音xià hu,汉语词语,意思是恐吓;使害怕。
瞄准:miáo zhǔn(1)广义的瞄准:一般指关注的方面或领域,如瞄准国际市场开发产品等等。(2)狭义的瞄准:射击时注视目标,以期命中。
龇牙咧嘴:拼音是zī yá liě zuǐ,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8. 聪明的哥哥让我举起漂亮的风筝。 灿烂的阳光洒满空寂的山村。 太阳缓缓地升起来了。
【解析】

9. 这样的好天气,我们应该出去游玩。 当精彩的故事讲完时,孩子不但没被哄睡,还更精神了。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我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解析】
【详解】
1.考查反问句变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3.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此句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加上主语即可。
(2)搭配不当。去掉“之一”。
10.ABC
11.不好!他站的位置没办法往回走,如果再拖下去就会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趁现在没有风浪,只有让他跳进海里才有可能获救。
12.这样写可以。因为当时情况太危急,没有时间让船长认真思考,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他能下决定让自己的儿子跳入海中,我从中看到了一位临危不乱智慧超群的船长。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孩子如果直摔到甲板上会没命,而且他已经无法回转身来,因此A项是对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到“这一天风平浪静”,由此推断B项也是对的。根据课文可知,船的甲板上有很多水手,且孩子跳水后,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跟着跳进了大海,由此判断C项是对的。由课文第六自然段可知,是水手们跳进海里救孩子的,由此推断D项错误。
11.
本题考查创意运用的能力。完成本题,要充分体会船长当时焦急的心情和临危不乱的品质。作答时,要写清楚船长思考的过程,将为什么要孩子跳水的原因写清楚。
12.
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优秀的作家善于在作品中恰当“留白”,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作者故意不写船长的心理活动,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同时,也更能表现船长在紧急关头临危不乱、果断智慧的特点。
13. 循规蹈矩 鲜为人知
14. 清楚 疏远
15.指被拦腰切开的苹果的果核。
16.短文告诉我们创意无处不在,只要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就会有重大发现。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解析】
13.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文中找到与所给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放到句子中体会是不是表达的意思一样即可。
14.考查近义词。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然后放到句子中体会是不是表达的意思一样即可。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可知。
16.本题是启示类题目,回答文章给我们的道理,首先要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学到的道理。
本文写男孩从不同角度切苹果发现的又是另一个结果的事,告诉我们创意无处不在,只要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就会有重大发现。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17.范文:
一次特殊的作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都是快上五年级的孩子了,为了纪念大家在四年级快乐的学期生活,我们一起拍了一张盖全班的集体照。
今天早上宋老师和往日不大一样,她笑眯眯地从教室后面的柜子上拿下一个红黄相间的袋子,说:“今天我给你们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你们赶快把手洗一洗。”我心想:写作业为什么还要洗手呢?我一边想,宋老师一边拿着袋子走向讲台。顿时,全班同学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那肯定是语文的微测试。”还有的说:“不对不对,那是作业本!”……“你们说的都不对。”宋老师说道。只见宋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小一点儿的袋子,然后,神神秘秘地从小袋子里拿出24张集体照,按顺序一一发给我们。“哈哈!你们看看照片上的胡馨予!”淘气的曲皓阳大声说着,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照片上的胡馨予,哈哈大笑起来……宋老师看见这一幕时,好似有些生气,说:“不要说话了。”我们立刻安静了下来,听宋老师讲话。接着,宋老师又从袋子里拿出不少的钢化玻璃,说:“你们今天的作业便是:制作相框。”“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做相框了,耶!”
“首先,要把两个玻璃上的薄纸撕下来;然后,把照片放在两块玻璃中间,一定要对齐玻璃上的四个孔哦;最后,把我给你们的那四个螺丝拧紧……”宋老师认真地叫我们做相框。过了几分钟我们便做好了!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照片上的自己吧!“哇,刘子旸腿下有个酸奶瓶。”邓海阳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大家快看看啊,江领航的一只腿没了!”一个女生喊道……因为我也对这张照片有些感兴趣,所以我也瞅了瞅。第一排是几个蹲着的男生;第二排是男女混合坐的;第三排肯定全站着的女生喽!“咦,胡星如和谢捷妮怎么变得那么高?”我对着她俩说,哦,原来如此,她俩把腿驾到了沙发上!再看看被同学们夹在中间的三位老师吧,宋老师被夹在最中间,数学许老师和英语李老师在两旁,她们都面带微笑,显得慈祥而亲切。
同窗一年,友谊长存,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四.4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这节课我们不仅做了相框,还写了一篇作文,真是一举多得。这真是一次特殊的作业啊!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