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夏秋冬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夏秋冬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0: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社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春夏秋冬》活动设计
科目版本 小学语文 人教社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年级下册
章 节 第一单元
课 名 第1课 春夏秋冬
学习目标 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内 容
1. 教师上课
1.1 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还记得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同学们都说对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四季。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四季,看一看每个季节都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同学们齐读课题。
1.2 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听老师来读课文。 【点击播放音频】
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大声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1.3识记生字 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这些生字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个新偏旁“雨字头”。
再来认识一个偏旁“双耳旁”。
1.4指导书写 请你读一读这七个生字,认真描红,注意笔画笔顺。
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七个生字,记住这些容易写错的笔顺和笔画。 春:“撇”要一笔写下来,穿过三条横 风:第二笔是“横斜钩”,写出尖尖角,钩要向上写 花:第七笔“竖弯钩”要穿过撇 入:先写“撇”再写“捺”,“捺”要压住“撇” 冬:最后两个“点”要上下对齐
雪:“雨字头”的四个“点”书写顺序先左再右,先上再下,四点长短一样上下对齐 飞:第一笔“横斜钩”角度适当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书写这七个生字。
请你在书上描一描这些生字,注意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1.5学习课文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棒!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春夏秋冬都带来了自己的好伙伴,它们是谁呢?
是啊,它们分别是风、雨、霜和雪。
你能帮助四季找到它们的好伙伴吗?
大家都找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吧!
四季和它们的好伙伴在一起玩儿,它们玩什么游戏呢?快来读一读吧!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你读得真准确。春风怎样吹?请你看着插图说一说。
是啊,春风轻轻地吹。把柳枝吹得摇摇摆摆。多美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我们可以像这样,读一读词语,看一看插图,试着做做动作,边读边理解。就能把这些词语读明白了。
请你也像这样,自己读一读,看一看,做一做动作吧。
谁来边做动作边读词语
小雨滴落得真快啊!一起读一读。
谁来边做动作边读词语
霜慢慢的覆盖在叶子上,和我一起读一读,秋霜降。
一起做着动作读一读。
是啊,冬天雪花随风飞舞,多美丽的景色啊。
四季就是这样和它们的小伙伴玩得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做着动作把这几个词读一读吧!
刚才我们先读了读词语,又看了看插图,边看边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把课文学明白了。像这样,请你也来自己读读词语,看看插图,想想句子的意思。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词?
读得很准确,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谁能看着这幅插图,说一说,哪儿有青草?
河边有青草,我们可以说这是池草青。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美丽的红花在哪儿盛开?
山上盛开了美丽的红花。这就叫山花红。我们一起读一读。
活泼的小鱼在哪儿游来游去?
是啊,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看,这条小鱼还跳出水面和我们打招呼呢!这就叫鱼出水。我们一起读一读。
谁来说一说,可爱的小鸟要往哪儿飞?
小鸟飞回树林了。这就叫鸟入林。快来一起读一读。
看,我们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就把这些难词理解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现在,让我们看着插图,一起用上课文里的词语,试着背出今天的课文吧!
1.6学习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插图一起学习了和四季有关的词语,还学会了七个生字和两个偏旁。大家的收获一定都不少,让我们再来一起把课文读一读吧!
2. 学生自学
2.1 跟我学 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视频中的老师,一起学习《春夏秋冬》这一课吧! 学习目标: 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会写“春、
风”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2 学生练习 word001
3.拓展资源
3.1活动设计 word002
3.2常见问题 问题1:本课需要注意的生字有哪些? 答:“飞”和“风”都有“横斜钩”这个笔画。“飞”的“横斜钩”要注意角度不要太大,不要向外斜。“风”的“横斜钩”要写出尖角,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问题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词语? 答: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每幅插图都将词语融入了进去,引导学生读词以后,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还可以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