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2.会写“吃、叫、没”等7个生字。
3.初步懂得了“引水思源”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感情地朗有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学会感恩。
三.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朗读课题
1、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齐读课题师(惊奇的):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没教就会读,你们真了不起!
2、师:谁愿意一个人来读?(指导读出一定的语感)
师:谁敢再来读一读题目,把你的这个意思告诉大家。(朗读,把“挖井人”三个字读得重些)强调挖下“乙” 书写“忘”,强调写好心字底关键是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笔是左点不是撇。学生书空。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 刚才大家把课文的题目读得非常棒!还书写了一个汉字。现在大家先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老师要检查你们通过预习和刚才的读书,能把课文读通顺吗?首先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是不是都会读课文中的词语了。(出示词语认读)
2、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好?生再自由读课文 ,然后找对手两生对抗性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3、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黑板上简笔画)是什么? 指名回答。
4、 这刻有碑文井在哪里,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
(三)细读课文,读出感受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预设:(1) 井在沙洲坝。 (2) 毛主席在那儿住过。)(可出示课件一段内容,朗读体会介绍的时间、地点、人物)“那儿”指什么地方? 相机出示:沙洲坝,指读、齐读。
3、 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听老师给小朋友唱一首民谣:出示: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4、 小朋友也来读一读。
5、 从这句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
6、 师述:是呀,沙洲坝要是三天不下雨,连洗手帕都没水,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村民们吃水一定有困难,不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来。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你从哪里看出村民们吃水很困难? 出示句子: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很远的”、 “挑”)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会很累----)真想不到沙洲坝的村民们要想吃到水,竟然需要走那么远的路,费那么大的力!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读出
语感来)想象情景指导读好句子(课件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每当烈日炎炎的时候,乡亲们——每当寒风刺骨的时候,乡亲们——每当暴雨倾盆的时候,乡亲们——
3、师述: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甚至还去挑脏水饮用。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怎么做?
4、引读---“毛主席就带领......一口井。”(出示句子)为什么毛主席就带领战士们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答案就在书中,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吗?生:“因为村里没有井,吃水要到----,所以毛主席就带领——”
5、师述:乡亲们是多么高兴,战士们是多么高兴,而一旁的毛主席更是高兴的不用说了。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吗?指名朗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再出示红井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当年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井。这口井曾经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出示补充材料: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建国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教师引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相机板书碑文字
2、小朋友,再好好读读这句话,想想看,石碑立好后,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乡亲们每天来到井边打水,看了以后会激动地说什么?过路人看见了会说些什么?你喝到这么干净清凉的井水后,想说些什么?
3、后来,沙洲坝又流行唱起了一首民谣:(课件出示,齐读)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
(四)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1、是啊,沙洲坝的群众始终时刻牢记住—(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当乡亲们每次喝到那甘甜的泉水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谁?——毛主席!就像我们吃饭不忘谁呢?(种田的人)穿衣不能忘记谁?(做衣服的人)
师: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时候,还有哪些人不应该忘记?生:我们学了知识不应该忘记给我们知识的老师 。
师:听了你的话,老师心里多么温暖啊! 让我们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黑板上的句子读一遍,牢记在心中。相机板书:饮水思源不忘本
(五)作业布置
读或听一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准备举行故事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