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蜀相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其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其诗被称为“诗史”(其诗显示唐开元盛世到分裂过程),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
杜甫(712-770)
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指文章主旨博大深厚,情感深沉苍凉、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指语言和韵律停顿抑扬曲折有力。)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and李白
二人并称“李杜”,两人虽年龄相差十几岁,但感情深厚。李白潇洒豪迈,杜甫冷峻现实。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蜀章武元年(221),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
诸葛亮
他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分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备战。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他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
知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仿徨。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门,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崇敬。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些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明文体·律诗的格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1.每首规定8句:五律规定每句5字,全诗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7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理解诗意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寻”说明是有意识地寻访,“何处寻”表现了一种钦慕和迫切之感。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何处去寻找丞相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茂密繁盛的柏树中。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1.写实,展现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
2.渲染气氛,表现祠堂附近的庄严肃穆,也表达诗人参拜时内心的崇敬之感;
3.带有象征意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在这里可以视为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
4.“森森”给人整肃之感,说明武侯祠并非一个荒芜废弃的所在,而是有人在悉心维护,因此这也是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自”,空自;“空”,徒劳、白白地。
掩映台阶的碧草空自展现着一派美好春色,藏在密叶间的黄鹂徒劳地婉啭鸣唱。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青草映阶,鸟鸣婉转,春光大好,但“热闹是它们的”,诗人的心中只有对诸葛亮深深的崇敬与追怀,青草再幽媚,鸟声再动听,也入不得诗人的眼、耳。这里的景与诗人的心情是不相融的,只是起到反向衬托的作用。
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怀念、惋惜。
诗人用“自”“空”二字表达深沉感慨的事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 《白雪歌》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唐] 李华《春行即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 李清照 《一剪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 《书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先主曾三顾茅庐多次求定夺天下之计,您开创蜀汉,辅佐后主历经两朝献出老臣的一片忠诚之心。
此二句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烦”: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才干出众。
“天下计”:诸葛亮雄才大略,暗含事业艰难。
“两朝开济”:对蜀汉基业既有开创之力,又有维持之劳,堪称居功至伟;
“老臣心”:忠贞不贰,坚毅不拔。
每个字都下得极重,可谓字字千钧,因此抒情意味更为浓重,形象更为饱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能大捷就自己病亡军中,长久以来让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赍志以殁的痛惜心情。
“长使”二字,不仅将诗人自己,也将一切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包括了进来,在后世总能引起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
赍志以殁 [ jī、 mò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杜甫生平:
思考:诸葛亮和杜甫有哪些相似点?
一则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山河破碎,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救民于水火之中;二则诸葛亮和刘备君臣之间那种鱼水关系令人羡慕,而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自己报国无门、功业难就。
既有对比失落的感伤,也有同病相怜的苦楚。尾联“英雄”二字,既是指诸葛亮北定中原志愿的落空,也指功业未就的自己,也指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
课堂小结
唐王朝式微,北方山河破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心系国家的诗人杜甫多么渴望能有如诸葛亮般的贤相再现,挽救黎民苍生。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强调他的政治身份,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理解性默写
1.杜甫《蜀相》中“————————,————————”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2.《蜀相》中,“————————,—————————”两句很好的被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句子“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给阐释了。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4.《蜀相》是歌咏诸葛亮,《蜀相》“————————,————————”,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答案
1.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