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下 9.25.1 发酵技术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将鲜奶加工制成酸奶后,奶中的能量和营养变化情况是( )
A. 能量增加,营养不变 B. 能量减少,更有营养
C. 能量不变,营养减少 D. 能量不变,更有营养
2.桐桐喜欢吃图中所示的汉堡,组成汉堡的各部分食物中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许多食品的制作都需要发酵技术,下列食品中不是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制作的是( )
A. 豆腐乳 B. 酸奶 C. 陈醋 D. 苹果汁
4.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克隆 B. 发酵 C. 转基因 D. 植物组织培养
5.下列厨房调味品的生产中,没有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
A. 酱油 B. 香醋 C. 食盐 D. 豆瓣酱
6.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酿酒的核心环节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 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创造缺氧环境
C. 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然后密封
D. 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7.甲、乙、丙三瓶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甲瓶加热到100℃后再冷却,然后均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乙
8.制作甜酒的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要将糯米蒸熟后再用
B. 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将容器尽量盖好
D. 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防止杂菌
9.下列食品与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细菌或真菌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米酒——酵母菌 B. 酸奶——乳酸菌
C. 醋——醋酸菌 D. 面包——曲霉
10.现代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有( )
A. 化工领域 B. 医药领域
C. 食品领域 D. 以上三项都是
二、实验探究题
11.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淘淘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编号 糯米处理 酒曲 加适量凉开水 环境温度
1号瓶 浸泡24小时 √ √ 30℃
2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30℃
3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10℃
4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30℃
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
(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号瓶。此瓶和3号瓶对照,所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
(2)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填序号)。
A.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D.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1号瓶会散发出酸臭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请谈谈酗酒对身体的危害:________。
三、综合题
12.将50mL牛奶煮沸,倒入一个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白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入土壤样本(新鲜的未消毒的花园土)。每日观察牛奶的情况,共观察四天。
(1)这一实验可证明的假设是________。
(2)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________。
(3)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实验前须先将牛奶煮沸的原因是________。
(5)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
(6)用棉团堵住锥形瓶的原因是________。
13.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大力资助在农村推广修建沼气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沼气池的料是由人粪尿、禽畜粪和________等废物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2)密闭的沼气池中,在________的条件下,一些杆菌和甲烷菌会大量繁殖,通过发酵作用将池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
(3)沼气池中的残渣含有多种________,可以作为农作物的养料.
(4)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会释放能量而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________.
(5)在农村修建沼气池的好处(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B
【解析】酸奶是鲜奶经过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中间产物,故增加了有机物种类,营养增加,能量减少。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①制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利用发酵技术;
②蔬菜不是发酵食品;
③奶酪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
④牛肉不是发酵食品。
3.【答案】 D
【解析】A、制豆腐乳要用到毛霉、米曲霉等微生物,其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过低会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C、制陈醋要用到醋酸菌,用到了发酵技术,不符合题意。
D、苹果汁是把苹果搅拌榨成汁,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符合题意。
4.【答案】 B
【解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发酵技术可制作馒头、面包和酸奶等食物。故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由分析可知,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酱油要用到霉菌,制醋用醋酸菌,制豆瓣酱用霉菌;食盐与发酵无关。
6.【答案】 C
【解析】A、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A正确;
B、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B正确;
C、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加入适量酸奶并密封,否则乳酸菌会被杀死,C错误;
D、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7.【答案】 B
【解答】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发酵会产生乳酸,所以根据题干描述,甲、乙、丙三瓶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处于有氧环境,所以,不会产生乳酸,甲瓶加热到100℃后再冷却时,因温度太高,可能把乳酸菌杀死了,杀死后也不会产生乳酸,所以,只有乙瓶密封,且放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可以变成酸奶,故B符合题意。
8.【答案】 D
【解析】A、在酿酒时要先将糯米蒸熟,是为了杀菌,避免了其它杂菌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B、制酒时要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使酒曲能充分分解糯米,以产生较多的甜酒,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所以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装置要始终保持密封,不符合题意。
D、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酒曲中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经过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冰箱中温度太低,不利于酵母菌发酵,影响产酒量,符合题意。
9.【答案】 D
【解析】A.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A不符合题意;
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B不符合题意;
C.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C不符合题意;
D.制面包要用到酵母菌,D符合题意。
10.【答案】 D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制作出来很多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和香料属于化工产品;酱制品、酒类、橙汁属于食品和饮料;青霉素、红霉素和维生素属于医药产品。
11.【答案】 (1)2;适宜的温度
(2)C
(3)原料没有高温消毒,使一些杂菌繁殖,这些杂菌分解原料中的有机物,产生具有酸臭味的物质
(4)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和行为失常,给他人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危害。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解析】(1)实验中一共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原料是否经过高温灭菌;4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否加入酒曲;3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适宜的温度;其中2组作为对照组。(2)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3)实验中同学们发现,1号容器里散发出明显的酸臭味,请你解释其中原因:原料没有高温消毒,使一些杂菌繁殖,这些杂菌分解原料中的有机物,产生具有酸臭味的物。(4)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和行为失常,给他人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危害。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酗酒或劝告亲友不饮酒,不酗酒。
12.【答案】 (1)土壤中有(无)细菌、真菌存在
(2)将50毫升牛奶煮沸,倒入另一个经消毒后的锥形瓶内,锥形瓶口用棉团塞紧,待牛奶冷却后,加入土壤样本(新鲜的已经消毒的花园土)
(3)为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提供有机养料
(4)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
(5)避免煮沸的热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
(6)阻止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
【解析】(1)本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究土壤中有无细菌和真菌,据此可以作出假设的是:土壤中有(无)细菌、真菌存在。
(2)由设计实验可知:实验变量是新鲜的花园土,因此为这个实验设计的对照实验中的土壤样本应该是新鲜的已经消毒的花园土。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提供有机物。
(4)实验前须先将牛奶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牛奶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排除实验外其他因素的干扰(或高温灭菌,使细菌的有无成为实验过程的唯一变量)
(5)加入土样前,应让牛奶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避免煮沸的热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
(6)为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对实验的干扰,因此用棉团堵住锥形瓶。
13.【答案】 (1)植物秸秆
(2)缺氧
(3)无机盐
(4)各种病菌和虫卵
(5)有利于节约资金、能源;有利于维持环境卫生
【解析】(1)(2)(3)(4)生产沼气的原理是:沼气池里的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里面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甲烷细菌利用,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或发酵;或无氧呼吸),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可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利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或发酵过程,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或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等),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的目的;使残渣和残液含有多种无机盐,便成为无害、优质的农家肥料.(5)建沼气池可以处理人粪尿、禽畜粪尿等,杀死里面的病菌和虫卵,有利于保持环境卫生,同时产生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廉价的新能源,节约资金和能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25.1 发酵技术 学案
课题 25.1 发酵技术 章 25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方法与过程目标:1.尝试制作酸奶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调查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术再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树立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实验分析。2.学生课外调查的实施和整理汇报。
【教学难点】 1.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实验分析。2.学生课外调查的实施和整理汇报。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人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取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叫做生物技术。2.酸奶中含有________,在温度适宜,________的条件下,能把酸奶中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牛奶转变为固态。著名的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________发酵制作的。3.酿酒时所用的酒药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________,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把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4.面酱主要用________进行发酵。豆豉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发酵。5.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食盐水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使产品咸味适口。6.沼气发酵时主要利用厌氧型的__________进行发酵,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7.工业化的发酵产品也很多,如_______、_______、甜味剂、食用有机酸、_______等。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回顾自制酸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3)给牛奶中加糖的目的是什么 (4) 加入酸奶的作用是什么 (5)为什么接种后的牛奶要密封保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酸奶 B.豆浆 C.米饭 D.薯条2.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3.下列关于制作米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米酒的工具及整个操作过程都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B.酒曲与糯米混合时要按一定比例,并且要搅拌均匀C.制作米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D.把盛放米酒的容器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防止杂菌进入4.在米酒制作的发酵过程中,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是( )A.曲霉和毛霉B.曲霉和酵母菌C.毛霉和酵母菌D.酵母菌5.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C.产甲烷细菌 D.根瘤菌6.下列与污水处理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B.无氧条件下,产甲烷细菌能分解有机物C.有氧时,也有细菌能分解有机物D.因为有细菌分解有机物,所以可以向河流中排放污水7.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C.用于改良新物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8.下列不属于发酵产品的是( )A.酱类产品 B.酒类产品 C.四川泡菜 D.玻璃纤维9.下列产品属于抗生素的是( )A.维生素 B.青霉素C.氨基酸 D.食用有机酸10.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近年来,酶制剂的来源主要是( )A.从动物内脏中提取B.从植物的茎、叶中提取C.从植物的果实中提取D.依靠微生物发酵11.柠檬酸在水果饮料、糖果点心、果酱生产和水果保存等方面广泛应用。它是以糖浆为原料,通过哪种微生物的发酵而生产的 ( )A.黑曲霉 B.黄曲霉 C.米曲霉 D.曲霉12.适合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的新型甜味剂是( )A.阿斯巴甜 B.蔗糖 C.葡萄糖酸 D.苹果酸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微生物;动植物体
2.乳酸菌;没有氧气;乳酸;液体;乳酸菌
3.葡萄糖;葡萄糖;酒精
4.米曲霉;米曲霉;毛霉;黑根霉
5.抑制腐败微生物
6.产甲烷细菌
7.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
合作探究:
(1)将牛奶煮开的目的是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以避免酸奶的腐败。
(2)煮开的牛奶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原因是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
(3)为乳酸菌的发酵提供原理。
(4)接种乳酸菌。
(5)乳酸菌是厌氧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课堂练习:
1.A 2.C 3.D 4.A 5.C 6.D 7.C 8.D 9.B 10.D 11.A 12.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9.25.1 发酵技术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本节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尝试制作米酒、酸奶、面酱等食品,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3.能够介绍沼气发酵原理以及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新知导入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你知道酒是如何酿制的吗?
新知导入
1.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食品
一、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
新知讲解
酵母菌
醋酸菌
乳酸菌
杆菌
2.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
新知讲解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酒酿
面包
馒头
酵母菌
果酒
醋
醋酸菌
酸奶
泡菜
乳酸菌(厌氧)
合作探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一)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合作探究
(1)酒药对酿制米酒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将酒药和米饭混合均匀?
(3)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变化吗?
酒药中含有酵母菌、毛霉、曲霉等多种微生物,可以米饭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
使酒药中的微生物更充分的利用米饭,加快发酵速度。
米酒的甜度会减小,酒味变浓。因为更多的糖经过酵母菌作用转转变为酒精。
合作探究
(二)沼气发酵
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新知讲解
发酵产生的甲烷可作燃料或用于照明、发电等
新知讲解
二、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
工业发酵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有机酸、________等
抗生素
氨基酸
甜味剂
酶制剂
新知讲解
抗生素: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青霉素、链霉素等
氨基酸:利用微生物生产氨基酸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学和农业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甜味剂: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应用于生产饮料、糖果等
新知讲解
不断发展的发酵技术,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开发生物能源
污水处理
课堂总结
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
工业化的发酵技术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沼气发酵
酵母菌
酿酒、蒸馒头等
乳酸菌
制作酸奶、泡菜
醋酸菌
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
制醋
板书设计
一、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
(一)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二)沼气发酵
二、工业化的发酵技术
工业发酵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氨基酸、甜味素、食用有机酸、酶制剂等
1.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
C.用于改良新物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
2.下列不属于发酵产品的是( )
A.酱类产品
B.酒类产品
C.四川泡菜
D.玻璃纤维
C
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人们把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酒会变酸,这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发酵引起的(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杆菌
D.产甲烷细菌
4.下列食品中,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馒头
B.玉米棒
C.米饭
D.烤地瓜
A
C
5.下列产品属于抗生素的是 ( )
A.维生素
B.青霉素
C.氨基酸
D.食用有机酸
6.青霉素不能很好地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
A.肺炎
B.流感
C.淋病
D.脑膜炎
B
B
课堂练习
7.能使鲜牛奶变成酸奶的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8.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隔绝空气,防止其他杂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繁殖
B
B
课堂练习
9.下列关于制作酒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制作酒酿的工具及整个操作过程都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B.酒曲与糯米混合时要按一定比例,并且要搅拌均匀
C.制作酒酿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D.把盛放酒酿的容器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防止杂菌进入
10.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如果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其结果是 ( )
A.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大量死亡,产生少量酒精
C.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
D.酵母菌数量不变,产生酒精增多
C
D
课堂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