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2 现代生物技术课件(25页PPT)+学案(含答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25.2 现代生物技术课件(25页PPT)+学案(含答案)+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4 21:21:5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9.25.2 现代生物技术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本节目标
1.知道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
2.举例说明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应用。
3.关注和评价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树立利用生物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新知导入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上网检索时常常会看到关于“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羊”、“克隆牛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报道。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转基因产物有什么特点?
新知导入
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大豆
克隆牛
克隆羊
新知讲解
一、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
1.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______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______中的生物技术,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_____。将人的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的_____中,并导入细菌体内,细菌将会利用胰岛素基因产生_____。
2.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_______。
基因
DNA
核心
质粒
胰岛素
微型工厂
新知讲解
3.如果基因诊断的结果确实发现了某人有__________或__________等问题,就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换病人细胞中__________了的基因或引入__________的基因,使其遗传病得到根治。
4.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是将苏云金杆菌的______________转移到棉花体内,使棉花能有效抵御害虫。
基因缺陷
基因破损
损坏
正常
杀虫蛋白基因
新知讲解
转基因技术与制药——转基因药物
新知讲解
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
苯丙酮尿症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与治疗。
如果基因诊断发现了某人有基因缺陷或破损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病人细胞中损坏了的基因或引入正常的基因,使其遗传病得到根治。
新知讲解
转基因技术与农业
新知讲解
整株比较(右为转基因棉花)
局部比较(右为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
超级石油细菌
分解污染陆地、海洋的石油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二、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遗传上相同的个体
1.克隆个体是在______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
2.在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现代生物学技术。
遗传
核移植
细胞培养
胚胎移植
新知讲解
3.观察右图,克隆羊“多莉”的性状与__(填“A”、“B”或“C”)羊最相似,因为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4.应用克隆技术对拯救________、防止________和家畜良种的退化,以及医疗上的________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遗传
A
濒危动物
家禽
器官移植
合作探究
1.多莉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它的性状与哪一只母羊最相似?
2.为什么说“多莉”是一只克隆羊呢?
多莉的性状与母羊B最相似
重组卵的细胞核来自于母羊B的乳腺细胞,它们的核基因完全相同,所以多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和母羊B是相同的,其性状和母羊B极其相似,因此它是母羊B的克隆。
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资源、能源和海洋开发等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新知讲解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有争议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转基因荧光鼠
克隆猪
2.需要关注基因歧视和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操作的基本过程
转基因技术与制药
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
转基因技术与农业
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
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
克隆“多莉”羊成功的奥秘
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
1.转基因技术操作的基本过程
2.转基因技术与制药
3.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
4.转基因技术与农业
5.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
二、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遗传上相同的个体
1.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
2.克隆“多莉”羊成功的奥秘
3.克隆技术的应用
1.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如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技术
D.转基因技术
2.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组织培养技术 ②细菌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③运用转基因技术 ④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对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可使动、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
B.转基因技术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C.转基因技术能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
D.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都是可以食用的
4.克隆羊的性状与下列哪只羊的相似( )
A.提供细胞核的公羊
B.提供去核的卵细胞的母羊
C.提供子宫的母羊
D.综合所有羊的性状
D
D
5.克隆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是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
B.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
C.植物的扦插、压条以及植物组织培养都属于克隆
D.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6.有关生物技术发展对人类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B.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威胁
C.给人类带来社会伦理问题
D.发展生物技术不需顾虑任何问题
D
D
课堂练习
7.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了,题中应用的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8.人胰岛素是科学家最早利用转基因技术使细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人体蛋白质.此过程中转移的对象是( )
A.人的DNA
B.人胰岛素基因
C.细菌基因
D.细菌DNA
B
B
课堂练习
9.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
10.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技术是( )
A.免疫工程
B.变异工程
C.转基因工程
D.遗传工程
C
B
课堂练习
再 见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25.2 现代生物技术 学案
课题 25.2 现代生物技术 章 25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活动分析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过程,知道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过程。 2.通过举例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制药、遗传病诊治、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3.通过活动分析、寻找科学家培养克隆羊“多莉”的成功奥秘,了解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基本过程。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关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术再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树立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实验分析。2.学生课外调查的实施和整理汇报。
【教学难点】 1.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实验分析。2.学生课外调查的实施和整理汇报。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人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取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叫做生物技术。2.酸奶中含有________,在温度适宜,________的条件下,能把酸奶中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牛奶转变为固态。著名的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________发酵制作的。3.酿酒时所用的酒药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________,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把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4.面酱主要用_______进行发酵。豆豉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发酵。5.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食盐水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使产品咸味适口。6.沼气发酵时主要利用厌氧型的__________进行发酵,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有效措施。7.工业化的发酵产品也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甜味剂、食用有机酸、________等。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相同的玻璃瓶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等量的葡萄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葡萄糖)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预测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如何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方案中去掉乙组,能否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科学家成功地把人和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称为(  )A. 转基因技术 B. 嫁接技术 C. 组织培养 D. 克隆技术2.下列关于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柳树枝条的扦插属于克隆 B. “多莉”的遗传物质来自代孕妈妈C. 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 D. 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地大量繁殖动物3.如图是转基因超级鼠的研制过程示意图,科研人员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最终得到了具有大鼠体型的转基因超级鼠.关于此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研究运用了转基因技术B. 实验结果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 超级鼠的大体型是由于其胚胎发育过程中自身变异引起的D. 转基因超级鼠的大体型性状有可能遗传给后代4.下列生物品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是( ) A. 抗棉铃虫的棉花 B. 短腿的安康羊 C. 太空番茄5.某同学设想在人的基因组里“嫁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因,人就不用吃饭了.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组织培养 D. 细胞核移植6.下列生物中,属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是(  ) A. 超级鼠 B. 克隆羊 C. 杂交水稻 D. 试管婴儿7.转基因技术实质上是改变了( ) A. 生物基因的结构 B. 生物的细胞构成 C. 生物基因的组成 D. 生物的表达方式8.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了,题中应用的生物技术属于(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发酵技术 D. 组织培养技术9.不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而是直接由一个动物细胞,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产生出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动物后代,这种技术叫作( ) A. 胎生 B. 体外受精 C. 克隆 D. 体内受精10.科学家把鼠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使处理后的大肠杆菌也能够生产胰岛素,这种处理技术叫做(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胚胎移植技术 D. 细胞融合技术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微生物;动植物体
2.乳酸菌;没有氧气;乳酸;液体;乳酸菌
3.葡萄糖;葡萄糖;酒精
4.米曲霉;米曲霉;毛霉;黑根霉
5.抑制腐败微生物
6.产甲烷细菌
7.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
合作探究:
(1)方案一:甲有气体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方案二:甲有气体产生,气球胀大,乙没有
(2)方案一 证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变量应是酵母菌
(3)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4)不能 缺乏对照组
课堂练习:
1.A 2.B 3.C 4.A 5.B 6.A 7.C 8.B 9.C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下 9.25.2 现代生物技术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07年,日本信州大学教授中垣雅雄与冈本制袜公司合作,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技术 D. 嫁接技术
2.2017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3.有关克隆羊多莉身世的叙述,下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
A. 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在细胞核中 B. 多莉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多莉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完全一样 D. 多莉的出生只与一只母羊有关
4.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这样细菌就可以合成人胰岛素,该过程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转基因技术 B. 核移植技术 C. 胎移植技术 D. 克隆技术
5.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某种植物上,使该植物获得抗虫性状。这种技术是( )
A. 转基因技术 B. 克隆技术 C. 发酵技术 D. 扦插技术
6.科学家将hDAF外源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后,培育出的猪可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该技术属于(  )
A. 生物防治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计划免疫
7.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或参与的微生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B. 生产沼气——甲烷细菌
C. 酿米酒——酵母菌 D. 制酸奶——醋酸菌
8.以下实例与使用的生物技术间,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B. 腐乳制作—传统发酵技术
C. 月季枝条繁殖—扦插技术 D. 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
9.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正确的是(  )
A. 制造酶制剂﹣﹣发酵技术 B. 抗冻番茄的培育﹣﹣杂交技术
C. 太空椒﹣﹣转基因技术 D. 脱病毒植株培养﹣﹣无土栽培
10.如果生物技术用于战争(  )
A. 将大大提高武器的威力,应该大力发展生物武器
B. 不如现代化武器管用,用于战争意义不大
C. 将大大提高武器的威力,可以给敌人以灾难性的打击
D. 会对整个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不应提倡
二、实验探究题
11.鼠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最繁盛的哺乳动物。它既是主要的实验动物,也是环境中肆无忌惮的破坏者,因而倍受人类关注。
(1)鼠主要以植物为食,而猫是鼠的天敌。比较二者的牙齿,判断________(填A或B)是鼠的头骨,依据是________。
(2)鼠的繁盛与强大的繁殖能力有关。下面是生物小组同学收集的几种哺乳动物的妊娠期(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的时间)资料:
动物种类 人 大象 犀牛 狗 兔 鼠
妊娠期 约40周 约88周 约60周 约9周 约4周 3周
推测哺乳动物妊娠期的长短应该与________有关。
(3)动物的学习能力都一样吗?生物小组探究了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蚯蚓走“T”型迷宫大约需200次尝试才能获取食物。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大约需10次尝试即可获取食物。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是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科研人员将小鼠培育成了大鼠,实验过程如下:
该项研究说明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2.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你的生活中有转基因产品吗?你了解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原理吗?你对转基因产品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2:—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 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蛋白。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BT大米中被转入的基因是来自苏云佥芽孢杆菌的________基因。
(2)“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是指蛋白质被消化成________。“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是指进入了人体的________。
(3)你对转基因大米的推广持怎样的观点? 根据上面的资料和你了解的信息,表明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列举一条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13.《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克隆过程如下图所示),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b过程表示胚胎在不同代孕母猴的子宫内,经________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发育成幼体。
(2)“中中”和“华华刚一出生就会吃奶,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________行为。
(3)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________。这是因为细胞核中的DNA携带有指导发育的________。
(4)细胞核中的________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上所携带的基因是有________的DNA片段。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经________传递给后代。
(5)与羊相比,猴与人的亲缘关系________,因此,克隆猴的成功更有利于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B
【解析】日本信州大学教授中垣雅雄与冈本制袜公司合作,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2.【答案】 A
【解析】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控制中心。所以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A正确,BCD错误。
3.【答案】 A
【解析】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多莉不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它的身世来自于三只羊,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多莉羊,其遗传基因主要来自于供核母羊,所以克隆羊多莉的性状与为它提供细胞核的母羊非常像,但不是完全一样,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与多莉羊有关的母羊有三只,分别是供卵母羊、供核母羊和代孕母羊,D不符合题意。
4.【答案】 A
【解析】(1)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2)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3)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4)“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
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因此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5.【答案】 A
【解析】A.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某种植物上,使该植物获得抗虫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A符合题意。
B.“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C不符合题意
D.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D不符合题意。
6.【答案】 B
【解析】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性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亨廷顿舞蹈病”的猪,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成果会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最终造福于人类,这是利用改变基因的方法,科学家将hDAF外源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后,培育出的猪可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该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可见B符合题意。
7.【答案】 D
【解析】A.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故A正确。
B.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放在沼气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甲烷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所以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细菌,故B正确。
C.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酿米酒时需要加入酵母菌,故C正确。
D.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制醋用到醋酸菌,故D错误。
8.【答案】 D
【解析】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利用毛霉制作腐乳利用的是发酵技术,B正确。
C.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月季等植物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C正确。
D.杂交水稻是利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D错误。
9.【答案】 A
【解析】A.制造酶制剂用到微生物的发酵,与发酵有关,属于发酵技术,正确。
B.抗冻番茄的培育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错误。
C.太空椒运用的是太空育种(基因突变),错误。
D.培养无病毒植株利用的是组织培养技术,不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错误。
10.【答案】 D
【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克隆技术与伦理
【解析】生物技术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一样,现代生物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向人们展示出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如粮食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希望之光;另一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负面效应,如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安全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以及侵犯人类尊严问题等.他可以造福人类,例如本次实验的DNA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协助警察破案;同时也可能被利用到一些危害自然的方面,例如DDT这种毒药的使用几乎对大自然带来了灭顶之灾.
12.【答案】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T(或杀虫蛋白)
(2)氨基酸;血液循环
(3)支持者的观点是:如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有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所以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资杆1: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所以BT大米中被转入的基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
(2)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简单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了人体的血液。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比如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支持者的观点是:如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有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反对的事实:如未经消化的蛋白质可被吸收进入人体;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
13.【答案】 (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2)先天性(3)遗传;(全部)遗传信息
(4)染色体;遗传效应;精子或卵细胞(生殖细胞)(5)更近
【解析】(1)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表示胚胎在不同代孕母猴的子宫内,经细胞分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发育成幼体。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中中”和“华华”刚一出生就会吃奶,是生来就有的,没有学习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携带有指导发育的遗传信息。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上所携带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经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5)与羊相比,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因此,克隆猴的成功更有利于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