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科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与单元检测卷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
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如:草→兔→蛇类→猛禽。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鸟→鹰
(3)草→鸟→蛇→鹰 (4)草→兔→蛇→鹰
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绿豆芽的向阳性:长出真叶的绿豆牙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无偶然性。
必须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破坏的例子:澳大利亚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是没有兔子的,是英国殖民者将兔子带到这片大陆来并进行养殖。刚开始只是监狱和少量自由民自给自足,后来有兔子逃离饲养地到达野外,由于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等天敌,兔子繁殖失控,泛滥成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斯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
动物的身体构造、行为习性是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影响动物,反过来动物也影响环境。动物在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习性。
观察动物之后,科学家常常用图画准确地记录动物的特征,并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内容。
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依赖环境。
简答题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那么草原上的草就会被吃光,其他的生物因缺乏食物而饿死 或迁移,草原最后可能会变得荒芜,从而引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这是因为过度放牧引起的 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水稻 田鼠 蛇 老鹰”这条食物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答:如果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那么田鼠就会大量的繁殖,水稻就会被田鼠吃光。老鹰因为 蛇的大量捕杀而没有食物吃,最终会饿死或飞走了。
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
答: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试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 叫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察,并且记录(实验结论:需要水)
试验计划: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个有光照,一个没有光照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光照,保持阳光照射,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光照, 保持黑暗,叫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察,并且记录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试验计划: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阳光、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个有空气,一个没有空气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空气,叫做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空气,保持真空,叫 做对照组对比进行实验观察,并且记录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必须需要空气。
试验计划: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阳光
我们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我们的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叫实验组; 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叫对照组;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必须要有阳光。
一、选择题(20分)
1.收割稻谷后,稻谷会被晒干存入干燥的仓库,这样能有效防止种子发芽。这个过程去掉了种 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在常温下,把光照强度相同的两组种子,都加入适量的水,一组置于空气中,一组置于密封 无空气的环境中,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B.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
C.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 D.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3.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阳光 B.没有土壤 C.没有水分
4.与阳光下的绿豆芽比,黑暗环境中生长的绿豆芽的特点是( )。
A.茎粗,叶子绿 B.茎细,叶子绿 C.茎细,叶子发黄
5.蚯蚓喜欢的环境是( )。
A.菜园里的土壤 B.阳光下被浇湿的土壤 C.雨后的水坑
6.夏天大雨过后,经常看到地面上有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B.蚯蚓喜欢多水的环境
C.土壤中的空气被雨水占据,蚯蚓要爬出到地面上来呼吸
7.南极企鹅不宜在热地区生活,麻雀不宜在南极生活,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8.( )是一条正确完整的食物链。
A.小草←瓢虫←蚜虫←小鸟 B.蚜虫→瓢虫→小鸟→小草
C.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D.瓢虫→小鸟→小草→蚜虫
9.生态瓶做好后,最好将它放置在 。
A.通风透光处 B.室内避光避风处 C.黑暗通风处
10.我们在做生态瓶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最好用新鲜的自来水
B.把生态瓶放在通风的阳台上
C.植物数量越多越好
二、填空题(11分)
1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比如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温 度、水、空气、土壤等必须的条件。
1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_______的变化。
13.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____________个条件不发生变化。
14.芭蕉、松树、仙人掌这三种植物的叶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它们要努力地适应不同的( )。
15.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_______终止。其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 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
16.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______关系。
17.如果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如果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 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如果倒掉生态瓶内一半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_______。
三、判断题(20分)
18.只有当环境满足生物需要的时候,生物才能够生存下来。( )
19.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温度太低。( )
20.水越多,阳光越充足,植物生长的就越好。( )
21.放在冰箱冷冻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
2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 )
2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
24.池塘底的淤泥对水中生物的生长没有作用,应及时进行清理。( )
25.大雁是候鸟,每年三四月份要向南方飞去,九月份要飞回北方。( )
26.种子发芽需要最基本的条件有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
27.青蛙冬眠、大雁南飞、大树落叶都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四、连线题(9分)
28.把植物与之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针叶 香蕉 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山地,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阔叶 仙人掌 原产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能贮存大量的水。
叶刺 松树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雨林,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大。
五、简答题(10分)
29.生态瓶的制作步骤。
30.请写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六、实验题(20分)
小科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请完成下列小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场所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3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 )。A.甲组和乙组 B.甲组和丙组 C.乙组和丙组
3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这种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
A.需要 B.不需要 C.不知道
3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34.甲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在①这边浇水 B.在②这边浇水 C.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
35.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 )。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生态瓶的研究。
36.下图生态瓶中的植物、鱼、虾等都属于____________,泥沙、水属于__________。(选填“生物”或“非生物”)
37.在生态瓶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要( )
A.先放动物 B.先放植物 C.动物和植物一起放
38.在生态瓶时,( )为动物提供氧气。
A.植物 B.土壤 C.微生物
39.关于生态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B.生态瓶中的水最好选用净的凉开水。
C.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制作好的生态瓶应该放置在黑暗中。
40.同学们用正确方法制作了生态瓶,同时开展了研究(生态瓶里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经过观察和记录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对于这种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瓶的情况 一分钟内鱼浮到水面上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水多 9 8 9
水少(水倒掉一半) 16 16 15
41.关于生态瓶中生物描述正确的是( )。A.浮萍、水草属于消费者,需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
B.鱼、虾属于消费者,它们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C.浮萍、水草、鱼、虾都属于消费者,它们都需要获取营养
七、综合题(10分)
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儿牧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可是,历史上由于这儿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地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食,统统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使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42.以资料中的生物写一条食物链:( )
43.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终极消费者是( )。
44.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这些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
45.呼伦贝尔草原以前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现在草场退化,面临沙化,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生态(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 )。
46.下列行为,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是( )。
A.在湖中大量放鱼 B.大量修建水库 C.严禁滥捕乱猎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A
6.C
7.B
8.C
9.B
10.B
11.阳光
12.环境
13.一
14.生活环境
15. 绿色植物 食肉动物 消费者
16.食物
17. 增多 减少 增多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生态瓶的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成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30.答: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是“草→兔子→鹰”。
31.B
32.B
33.A
34.A
35.C
36. 生物 非生物
37.B
38.A
39.A
40.水少了,水里的氧气变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变多了
41.B
42.草→野兔→狼(草→牛→狼或草→羊→狼)
43. 草 狼
44.生物群落
45. 失衡 人类的活动(或人类捕杀野狼或野狼消失,合理即可)
46.C
知识梳理
单元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