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 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光 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5 22: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镜头离景物足够近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正立的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2.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 B.管中窥豹 C.立竿见影 D.坐井观天
3.如果在载玻片上一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视野中图像变成如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
4.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
①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
④你在一平面镜中看见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你的同学也能从该平面镜中看见你,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错误,③正确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5.青蛙坐井观天,井中的青蛙用“O”表示,下列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光路传播的是( )
A.井中没水 B.井中满水 C.井中满水 D.井中满水
6.某同学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的四组数据如下表,其中明显错误的有(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50
像距(cm) 50 30 20 10
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放大镜把字放大 B.树在水中形成倒影
C.汽车在凸面镜中成像 D.皮影戏中屏幕上的人影
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也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
B.用白屏是为了便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这个实验结论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D.可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秒,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千米
1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二、填空题
13.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 (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造成的。
14.“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所成像的性质 __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_cm。
15.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 )
16.《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解释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7.光的传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如图甲,正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乙。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18.据调查统计,山东省初中学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62%,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上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___ ___
(2)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________对__________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如图___________透镜(填序号)加以矫正.
19.A为一点光源,站在B处的某同学面向平面镜,看到了A点的像,如图
(1)请在答卷上画出由A点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通过B点的光路图______
(2)证明(1)中所得的光路是A点发出到达B点的最短路径________。
四、探究题
20.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分新,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________(填“大”或“小”)。
(4)该同学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想要继续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介质 水 玻璃 冰 空气 酒精
光速(m/s)
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D
6.A
7.B
8.A
9.C
10.A
11.A
12.C
13. 变短 浅 折射
14. 凸透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20
15.
16. 直线传播 E 变高
17. 减小 ①
18.(1)虹膜(2)睫状肌;晶状体;D、E
19. 见解析
20. 不可能 45 大 小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