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声 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声 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5 23: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2.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4.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5.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只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只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觉到
D.都不能感觉到
6.关于日常生活中的“音调”、“响度”,下列说法在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音调
B.“起的音调太高了唱不上去”中“高”是指响度
C.“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中男的音调低,响度大
D.“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低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8.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0.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措施中有效、合理的是(  )
A.禁止学生在教室内讲话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1.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D.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的绝对值,单位为 ms。(ms 读作“毫秒”,1s=102m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ms。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______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 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很大;我们能辨别男高音和男低音,是因为它们______不同;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不同。
16.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7.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
三、简答题
18.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3)你注意过高速列车通过时的声音吗?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19.声音能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吗?请各举一例。
四、探究题
20.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绷紧程度等有关。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1)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绷紧程度相同。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2)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请你根据图2判断,在绷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B
6.C
7.D
8.B
9.D
10.C
11.A
12.C
13. 0 不变
14. 物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15. 响度 音调 音色
16. 振动 能传递 更强烈
17.琴弦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或空气)
18. 上 3 由材料知道声音向温度低的地方拐弯,夜晚和早晨地表温度较低,声音沿地表传播,所以此时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地表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开始上升,声音就向上拐弯,在地面不远处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
19.见解析
20. a和b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