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动与静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