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复习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4 22: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 三年级下
物体的运动
复习
一、看一看:
学习内容
本单元研究了物体的运动。那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运动的形式
运动的快慢
技术与工程
物体的位置
借助方向盘和软尺
物体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
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
观察常见物体的运动路线
击球活动
推球活动
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斜面坡度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斜面坡度的大小、物体的形状都会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秒表
当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
秒表
软尺
当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
给定材料
设计
制作
评价
具体任务
设计要求
在测试比较后将作品进行优化改进。
观察、描述
测量、比较
在本单元学习中,同学们完成了哪些学习目标呢?一起理一理!
二、理一理:
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借用方向盘、软尺描述物体的位置;借助轨道模型、斜面模型、过山车模型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如实记录、描述。
观察描述
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测量比较
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过山车”,并进行测试。
工程设计
有探究兴趣,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愿意与人合作、乐于分享经验,能够接纳他人意见,完善自己的探究,激发创造精神。
探究精神
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的科学概念呢?一起来想一想。
三、想一想:
科学概念
概念一:静止和运动
物体有两种状态
位置变化了
位置没变化
跟某个物体相比
运动
静止
位置的描述
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A同学在B同学北边约50cm处
概念二:各种各样的运动
当我们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
按运动形式分
按运动路线分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概念三: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相同距离,
比较运动时间
相同时间,
比较运动距离
用时长
运动慢
用时短
运动快
距离长
运动快
距离短
运动慢
比较
运动快慢
测量3次
取中位数
同时开始
同时停止
概念四:工程设计
观察熟悉材料
测试
任务:搭建“过山车”
明确设计要求
绘制设计图
搭建
评价改进完善
小组自评,组间互评
测试“过山车”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你掌握了吗?一起来用一用。
一、用一用:
知识掌握
1.将相同的小钢珠分别放置在两个斜面的上端,同时松手。哪个斜面上的小钢珠速度快?( )
A. 甲斜面
B. 乙斜面
C. 一样快
甲斜面
乙斜面
提示: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形式受物体的形状、摆放方式以及斜面高度的影响。
斜面的高度还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快慢。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下图表示的方法是( )。
A. 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B. 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提示:
运动时间相同。
3. 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提示:
在确定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
直线运动距离比曲线运动距离更短。
4.某科学学习小组制作了自己的“过山车”,并且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1)对于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球在滚动
B. 小球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 只要把起点设置得高,小球就运动得快
提示:
小球运动的快慢,除了与起点有关,还要考虑路程和坡度等因素
4.某科学学习小组制作了自己的“过山车”,并且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2)测试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秒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B. 只需要拿两个小球,同时放在两个轨道的起点并松手,看哪个小球先到达终点
C. 可以采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
提示:
每个小组的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同;
不能用“同时放手,看谁先到终点”来比较快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