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作家简介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不但得名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一派作家作品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
他的作品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影响极大,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流派,被誉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派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富有诗情画意。代表作家还有刘绍棠、丛维熙等。
创作背景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白洋淀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1)1-4 月夜编席
(2)5-29 夫妻话别
(3)30-31 送夫参军
情节结构
第二部分:探夫遇险(发展)
(1)32-38 商议探夫
(2)39-47 探夫未遇
(3)48-61 归途遇敌
情节结构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1)62-75 伏击歼敌
(2)76-84 归途议论
(3)85 组织队伍
情节结构
文章结构
荷
花
淀
夫妻话别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白洋淀妇女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月夜编席
送夫参军
马庄寻夫
遇敌巧脱
伏击歼敌
成立队伍
助夫参战
感受战争
投身抗战
“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
——孙犁
《荷花淀》被誉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
《荷花淀》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美,同学们,请结合文本探讨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美,又是如何来表现这些美的?
诗化的情节
真情的人物
如画的环境
深意的主题
情节之美——诗化的情节
情节之美——淡化了传统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
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和散文诗的风格,给他的小说带来了乐观主义的情调。如果说,有些作者常常是蹙着眉头看生活的话,那么,孙犁则是带着微笑看生活的。不论生离死别,还是残酷的战斗,以及那些可能要出现的血和泪的场面,在孙犁的笔下都被轻轻地忽略过去,而把重点放在表现人民参与抗战的热忱和获得胜利的喜悦上。写得真实、自然、亲切,也成就了《荷花淀》诗化的情节,成为了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人物之美——真情的人物
人物虚化——模糊主人公的称呼,却塑造了抗战妇女群像。小说的主人公“水生嫂”,没有指名道姓,而以一个模糊的概念出现,很多时候就以“女人”代指。她的丈夫名为“水生”,这个同样没有点出“姓氏”的称谓,不仅指的是一个人,更像是生于荷花淀、长于荷花淀水域人们的共同称呼。
人物语言
《荷花淀》用写意的手法,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自然自在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发掘人物的情操美。用简单朴素的对话,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体会性格。
改变仿写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鬼,今天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说着,拍拍手站起来快步走向灶间。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盯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急切地问:“他们几个为什么没回来?真是急死人!”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婆婆妈妈的,干什么呀!”
改变仿写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你怎么了?”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小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烟闪光,哽咽着说:“我知道你一向都这么积极!你是爹的好儿子,小华的好父亲。你不这样,我还不依你!”
比较分析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不同 相同
女人的性格及心理 原文中的女人
改写后的女人 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心急如火)
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柔情似水)
对丈夫有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我喜爱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孙犁
1.心中有爱:她们对自己的丈夫充满爱意,是丈夫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几个年轻妇女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2.心中有家:她们更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她们要劳动,要照顾老人孩子,既要面对国难,也要承担家庭重任,如果没有这群可爱淳朴的女人,一个家庭将难以为继。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的年轻女性的“心灵美”。
3.心中有国:有战争便意味着有流血、有牺牲,任何一个女人都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参战,但纵然心中有万千不舍,她们依然选择支持丈夫的决定,没有拖后腿。
水生嫂等人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她们勤劳善良、勇敢质朴,明大义,识大体。她们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
经历了荷花淀伏击战后,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时对丈夫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投身抗战行列来。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及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不仅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水生嫂等白洋淀妇女形象:
人物塑造朦胧含蓄、简约传神。
1.质朴含蓄、简约传神的人物对话。
2.模糊朦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
景物之美——如画的环境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3、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4、渲染气氛、为后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5、深化文章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小说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主题之美——深意的主题
这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即使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有人对此提出批判,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①这是由作品表现主题的角度决定的——并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人们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着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③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②作者的写作目的。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荷花淀》这篇小说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这实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有着无限开阔境界的荷花图。文章形成了一种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既清新脱俗,又含蓄隽永。这正是作品的真正魅力。本文用诗意的笔法写战争,集中体现了孙犁追求美的极致的创作风格,是一篇真正的纯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