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段期中考试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秦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段期中考试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8 22: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甘肃省秦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段期中考试 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木 屐》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 ?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 ?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文中反复写到“屐齿印”和“江南雨的惆怅”,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各3分)
屐齿印:

江南雨的惆怅:

2.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你怎样理解?(4分)
?3.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
A.本文以饱满的情感、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  B.本文选材上都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却以小见大,表现了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C.11段中写到爸爸“神色黯然”、“挤出一丝笑”,刻画了爸爸内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离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亲对祖业无人继承的失落。  D.文章最后,爸爸送“我”的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沉嘱托。  E.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以深沉的笔调,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和父子情深;同时也表达了曾经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通 “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术法。
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为“草圣”。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养好鹅,羲之往观焉      ?观:观赏
B.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 恶:坏事
C.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 觉:觉察
D.亦不复征之? ?征:征召 6.下面的语句编成四组,不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2分) (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 ⑥我卒当以乐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却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8.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3分)
译文: (2)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3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9.(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2分)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四.基础知识。(每空2分,共12分)
10. 下列词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倩影(qiàn) 袅娜(nuó) 畸形(qī) 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 吞噬(shì) 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
C.数落(shǚ) 惬意(qiè) 翱翔(áo) 不屑一顾(xiāo)
D.裙裾(jū) 嗔怒(chēn) 蜷缩(quán) 刚愎自用(bì)
1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斑驳 气慨 姿态 没精打采
B.弥望 嬉游 和谐 急不暇择
C.弘扬 点缀 涸辙 以逸代劳
D.警戒 分辨 燥动 恍然大悟
1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王主任退休后,画画、跳舞、垂钓的闲情逸致,使他精神矍铄。
C.妈妈批评起我来,总是洋洋洒洒,没完没了。
D.头一天我打电话约他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却不期而遇地在公园门口见到了他。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不仅热爱科学的人们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而且能培养科学的精神。
B.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
C.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创造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D.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14.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
(l)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池旁有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2)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立在池旁,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3)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我们现在才把它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4)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A.(1)(3) B.(1)(4) C.(2)(3) D.(2)(4)
15.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夫晋,何厌之有 为之奈何
B. 夜缒而出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 君知其难也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D. 焉用亡郑以陪邻 樊将军以其穷困来归丹
五.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 三岁为妇, 。(《诗经·氓》)
17. 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18. ,悠悠我心。(《短歌行》)
19.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2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 (《论语·八佾》)
21.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六.语言表达与应用(6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新闻将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不超过25字)(4分)
为了让机器人皮肤具有和人的皮肤一样的功能,机器人的皮肤必须满足两个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要求:一是机器人皮肤必须像人的皮肤一样有弹性,以使机器人行动起来和真人一样敏捷灵活;二是机器人的皮肤上必须有足够多的传感器电路,但这些传感器电路用普通的金属导线连接会在皮肤伸长时损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电子工程师Sigurd Wagner和Stephanie Lacour研究出一种新式连接器,由连接的宽大波纹状金属膜埋入一块有弹性的硅橡胶蒙皮中,这种波纹状金属膜即使长度拉伸1倍也仍然能导电,而不像一般的导线会拉断。他们认为用这种波纹金属膜制作机器人皮肤是比较理想的。

23.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分)
①家家庆丰收 , 。
②好山好水好年景 , 。
七.作文(40分)
24.以“ 游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运用多种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并且表达自己一种鲜明的情绪。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学段中语文试题答案
1.(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1分),又突出家乡的贫穷(1分)。(意思对即可。)(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2分)。(意思对即可。) 2.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3分)。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1分)。(意思对即可。) 3.“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1分);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2分);“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1分)。(本题必须结合原文分析,只答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亲节俭、坚韧、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AC(B项“以小见大”不对:D项“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深嘱托”不对;E项“表达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不对。)(本题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超出两项不给分)
文言文见《师说》教师版82页
5.B 解析:“恶”,不高兴,难受。 6.C 解析:“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③是侧面指王羲之书法高妙。④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自己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⑤是讲王羲之不能免俗。均与“任率”无关。 7.B 解析:B项,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认为自己的成就应在钟繇、张芝之上。 8.(1)王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要买。 (2)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都像以上的情况。
9.(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3分)
10. D 11.B 12. B 13 B(A中“不仅”应该放在第一句“能”之后。C、“创造”和“指导”不能搭配。D、把“大小”去掉,让“荔枝”做主语)
14. B 15.C (均为代词“他的” 。A前为提宾标志,后为代词。B前为修饰关系,后是并列关系。 D前是“来”,后是“因为、由于”。)
16-21略
22. 美电子工程师研制出有弹性的机器人皮肤。或“美研制出波状金属膜解决了机器人弹性皮肤的难题”。
23.①人人喜欢乐②佳节佳气佳年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