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4 12: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下列各组图形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 B.
C. D.
2.(本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菱形都相似 B.正六边形都相似
C.矩形都相似 D.一个内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本题3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BA的延长线上,点F在BC的延长线上,连接EF,分别交AD,CD于点G,H,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4.(本题3分)按如下方法,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如图,任取一点O,连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得△D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 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
③△ABC与△DEF的周长比为1:2 ④△ABC与△DEF的面积比为4:1.
A.1 B.2 C.3 D.4
5.(本题3分)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不能判定△ABC与△ADE相似的是(  )
A.∠C=∠AED B.∠B=∠D C. D.
6.(本题3分)下列四组图形中不一定相似的是(  )
A.有一个角等于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有一个角为5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7.(本题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2,那么线段EF的长为( )
A.2 B. C. D.
8.(本题3分)如图,以点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放大后得到五边形,已知,则五边形的周长与五边形的周长比是( )
A.1∶2 B.1∶4 C.2∶3 D.1∶3
9.(本题3分)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边AC的长为(  )
A.2 B.4 C.6 D.8
10.(本题3分)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  )
A.EG=4GC B.EG=3GC C.EG=GC D.EG=2G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共24分)
11.(本题3分)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 m,b=4 m,c=5 m,则d=__________ m.
12.(本题3分)已知ABC∽DEF,ABC的周长为3,DEF的周长为2,则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_____.
13.(本题3分)如图,△ABC中,DE∥FG∥BC,AD∶DF∶FB=2∶3∶4,若EG=4,则AC=________.
14.(本题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2,0),B(2,1),C(0,1),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矩形OABC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记所得矩形为OA1B1C1,B为对应点为B1,且B1在OB的延长线上,则B1的坐标为__.
15.(本题3分)如图,身高为1.6m的小李AB站在河的一岸,利用树的倒影去测对岸一棵树CD的高度,CD的倒影是C′D,且AEC′在一条视线上,河宽BD=12m,且BE=2m,则树高CD=________m.
16.(本题3分)已知,且面积比为9∶4,则与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为____.
17.(本题3分)如图所示,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连接BF,写出图中任意一对相似三角形:_____.
18.(本题3分)《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道歌谣算题:“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杆长几何?”歌谣的意思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同时立一根一尺五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仗和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丈=10尺,1尺=10寸),可以求出竹竿的长为_____尺.
三、解答题(共46分)
19.(本题5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为边C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交边AD于点F.请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0.(本题5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AB,BC,CD上,且∠EFG=90°.求证:△EBF∽△FCG.
21.(本题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2)
(1)画出△ABC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1BC1;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y轴的左侧画出△ABC放大后的图形△A2B2C2,并直接写出C2的坐标.
22.(本题6分)如图,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于点E.
(1)求证:;
(2)若,,求线段的长.
23.(本题7分)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沿以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以的速度向点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1)当为何值时,?
(2)与能否相似?若能,求出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4.(本题8分)如图,明珠大厦的顶部建有一直径为的“明珠”,它的西面处有一高的小型建筑,人站在的西面附近无法看到“明珠”外貌,如果向西走到点处,可以开始看到“明珠”的顶端;若想看到“明珠”的全貌,必须向西至少再走,求大厦主体建筑的高度.(不含顶部“明珠”部分的高度)
25.(本题9分)如图1,给定锐角三角形ABC,小明希望画正方形DEFG,使D,E位于边BC上,F,G分别位于边AC,AB上,他发现直接画图比较困难,于是他先画了一个正方形HIJK,使得点H,I位于射线BC上,K位于射线BA上,而不需要求J必须位于AC上.这时他发现可以将正方形HIJK通过放大或缩小得到满足要求的正方形DEFG.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小明接下来研究的以下问题:
(1)如图2,给定锐角三角形ABC,画出所有长宽比为2:1的长方形DEFG,使D,E位于边BC上,F,G分别位于边AC,AB上.
(2)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6,BC=12,在第(1)问的条件下,求长方形DEFG的面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A 7.B 8.A 9.B 10.B
11.10 ,12.9:4, 13.12,14.(4,2) , 15.8, 16.3:2 , 17.△ADF∽△ECF 18.45
19.见解析.
【解析】
【分析】
选择△ABF∽△DEF,根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知AB∥CD,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F=∠E,∠A=∠FDE,据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①选择:△ABF∽△DEF
理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F=∠E,∠A=∠FDE,
∴△ABF∽△DEF.
②选择:△EDF∽△ECB
理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C=∠FDE.
又∵∠E=∠E,
∴△EDF∽△ECB.
③选择:△ABF∽△CEB
理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C.
∴∠ABF=∠E.
∴△ABF∽△CEB.
20.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B=∠C=90°,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BEF=∠CFG,然后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到△EBF∽△FCG.
【详解】
证明: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90°,
∴∠BEF+∠BFE=90°,
∵∠EFG=90°,
∴∠BFE+∠CFG=90°,
∴∠BEF=∠CFG,
∴△EBF∽△FCG.
21.(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C2的坐标为(﹣6,4).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利用关于点对称的性质得出的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利用关于原点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A1BC1如图所示.
(2)△A2B2C2如图所示,点C2的坐标为(-6,4).
22.(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对于(1),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B=∠C,△ABC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得AD⊥BC,∠ADC=90°;接下来不难得到∠ADC=∠BED,至此问题不难证明;
对于(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利用相似比,即可求出DE.
【详解】
解:(1)证明:∵,
∴.
又∵为边上的中线,
∴.
∵,
∴,
∴.
(2)∵,∴.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由(1)得,∴,
即,
∴.
23.(1)当时,;(2)能.当或时,与相似.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得,然后利用平行线之间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或两种情况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1)由题意,得.
当时,,即,解得,
∴当时,.
(2)能.
∵,∴,分两种情况讨论:
若,则,
即,∴,此时.
若,则,
即,∴,此时.
综上,当或时,与相似.
24.大厦主体建筑的高度为.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出与,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得出AF与AG,利用进一步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图,知,易证,
∴,即,∴.
同理易证,∴,
即,∴.
∵,∴,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大厦主体建筑的高度为.
25.(1)见解析;(2) 18或.
【解析】
【分析】
(1)如图2,先画长方形HIJK,使得HI=2HK,并且H,I位于射线BC上,K位于射线BA上,连结BJ并延长交AC于点F,再将长方形HIJK通过放大可得到满足要求的长方形DEFG;如备用图,先画长方形HIJK,使得HK=2HI,并且H,I位于射线BC上,K位于射线BA上,连结BJ并延长交AC于点F,再将长方形HIJK通过放大可得到满足要求的长方形DEFG;
(2)作△ABC的高AM,交GF于N.由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6,求出AM=6.再设AN=x,由GF∥BC,得出△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出比例式,由此求出x的值,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
解 (1)如图2与备用图1,长方形DEFG即为所求作的图形;
(2)在长方形DEFG中,如果DE=2DG,如备用图2,作△ABC的高AM,交GF于N.
∵三角形ABC的面积=BC·AM=×12AM=36,
∴AM=6.
设AN=x,则MN=6-x,DG=MN=6-x,DE=GF=2(6-x)=12-2x.
∵GF∥BC,
∴△AGF∽△ABC,
∴=,
∴=,
解得x=3,
∴DG=6-x=3,DE=2DG=6,
∴长方形DEFG的面积=6×3=18;
在长方形DEFG中,如果DG=2DE,同理求出x=,
∴DG=6-x=,DE=DG=,
∴长方形DEFG的面积=×=.
故长方形DEFG的面积为18或.
故答案为(1)见解析;(2) 18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