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5 22:4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这些都是






第15 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二里头遗址
海贝
元 宝钞
1、知识梳理: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先 秦


北宋




二里头遗址
海贝
元 宝钞
1、知识梳理: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先 秦


北宋



2、素养引领: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发展(海贝→铜铸币)
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发展(秦 半两)
③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宋 交子)
④白银逐渐货币化(明清)
......
古代货币演进的趋势
2、素养引领:
中国货币使用历史悠久
《诗经》里面收录了一首题为《氓》的民歌,开始的部分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中的"布",有人认为指的是"布币",即先秦时期铸造的一种铲形铜币。它反映了当时贸易中使用铜铸币的情况。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
2、素养引领:
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根据材料,说说秦统一货币的原因?
2、素养引领:
材料二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说说宋纸币交子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2、素养引领:
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说说明朝为什么出现银荒?又是如何解决的?
【链接史纲要】
葡萄牙人入居中国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获取大量白银。据统计,1580—1590年,每年运至果阿的生丝为3000余担,价值白银24万两;1635年生丝为6000担,价值白银48万两。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另外,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长崎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
另外,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据研究,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材料三 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2、素养引领:
依据以上三则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
1、知识梳理:
民国建立后
晚清
1935年
1948年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
1、知识梳理:
2、素养引领:
中国近代货币演进的趋势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2、素养引领: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依据材料回答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2、素养引领: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根据《大众晚报》1948年7月30日的资料,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
1937年两头大牛,
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
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
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
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
1945年一条鱼,
1946年一个蛋,
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
1948年4粒大米。
   —— 《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通货膨胀简论》
从材料看法币出现了什么问题?国民政府是如何解决的?
1948年,金圆券贬值,人们拿麻袋领工资
2、素养引领:
史料实证: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
三、中国现代货币——人民币
1、知识梳理:
顺应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
新中国建立后
1999年
10月1日
银元之战
银元之战"是1949年6月,人民政府为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进行的一场斗争。当时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市场,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以上海市斗争最为激烈。人民政府断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逮捕进行非法交易的投机巨头和银元贩子。商店也积极配合,拒收银元。武汉、广州等地也采取相应行动,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至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
【链接史纲要】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
三、中国现代货币——人民币
1、知识梳理:
顺应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启用第五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
新中国建立后
1999年
10月1日
主题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变
三、中国现代货币——人民币
1、知识梳理:
2、素养引领:
人民币的评价
2、素养引领:
人民币的评价
材料一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亚洲国家货币不断贬值、进口减少的情况下,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朱榕基宣布了“一个确保”。他说,我们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货膨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能贬值。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维持外贸环境的稳定增长,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流通中的信誉。对亚洲,对稳定当时的经济起到一定作用,避免了货币新一轮竞争性贬值。 ——《人民网》
材料二: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自由使用的货币。……成功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东方财富》
2、素养引领:
人民币地位稳定的原因
历史纵横
人民币发行原则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2、素养引领:
人民币地位稳定的原因
史料阅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维护人民币的信誉,稳定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插纸币和硬币。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第四条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1999年12月28日通过)









古代中国
【课堂小结】
近代中国
现代中国
先秦
秦汉
宋元
明清
海贝(贝币)、铜铸币
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汉五铢)
铜钱、纸币
铜钱、白银
晚清铸造银元
民国建立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国民政府在1935年发行法币
1948年发行金圆券,后发行银圆券
中共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
【学习聚焦】
中国古代货币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了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民国时期,货币发行较为紊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理解巩固】
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上有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的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成果显著
B.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D.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理解巩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