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一 赋役与王朝的兴衰——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发间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现象:①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统治时赋税役沉重,极大地破坏了生产,百姓困苦;
②材料二反映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赋税较轻,而天下富足安定。
田 赋
秦朝:税率极高,地产三分之二
汉朝:休养生息、税率降低(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人头税(口赋、
户赋、算赋)
秦朝:“口赋”“或“户赋”极重
汉朝:口赋(7—14)、算赋(15—56、商人和奴婢加倍)
徭 役
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一个月
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两年
戍卒:指到边塞屯戍;一年
1.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14年
前221年统一 ——前207年灭亡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400年
赋敛亡度天下大畔
轻徭薄赋国祚绵延
2.行租庸调与推两税法——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租)和绢帛(调)。
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定的徭役。
隋朝:租调役
唐初:租庸调制,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唐天宝年间:实行两税法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为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后来地主兼并愈来愈剧烈。官府贪暴愈来愈凶猛,农民受到租庸调法的压力也愈来愈严重。天宝年间,均田制早不存在,调查丁口并无实际意义,也就无须造户籍,实行不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法。安史之乱以后,户口削减,向乡里按丁收税己不能行,唐代宗大历年间,开始按亩定税,改变以人丁为本的旧法,分夏秋两季收税,为两税法开先例。
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行两税法。要点是:量出制入;商贾在所在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定居的人,分夏、秋两次纳税;两税都按钱计算;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税目全部废除。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概括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分析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两税法
内容: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配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P93第2段
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护大收税对象,保证国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纲要上P40最后1段
从人丁为主到财产为主
从不定时到基本定时
北宋初期
袭唐代两税法,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徭役繁重
王安石变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元朝
北方:租庸调,征丁税、地税
南方:两税法,征夏税、秋粮
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与银两
3.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明初两税: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金花银:
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银花”。
3.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
赋役合并;从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变
康熙五十二年( 1712)三月,康熙下诏: “海内承平日久,户口日增,地未加广,应以现在丁册定为常额,自后所生人丁,不征收粮税,编审时,止将实数查明造报。”
——《清史稿·食货志》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将历代相沿的人头税(丁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直接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人头税”,失地和无地农民及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由于加重了有土地者的赋税负担,摊丁入亩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当时愈发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由此,朝廷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废除人头税后,这种对“被征税”担心的消失,……,中国由此进入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据统计,康熙二十四年,全国人口为1亿,到嘉庆十七年已到3.6亿,这仅仅花了127年时间。
——摘编自《历史上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四大改革》
根据材料,概括摊丁入亩的意义。
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时期 税田亩 税人力 税人头
秦汉 田赋 徭役 口赋
隋 租 役 调
唐前期 租 庸 调
唐中后期 地税 × 户税
宋 地税 徭役 户税
元 租/地税 徭役 调/户税
明 √ × √
清 √ × ×
告别田赋鼎
秦汉
明清
宋元
隋唐
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条鞭法;丁银作为定额;“摊丁入亩”
沿唐制;募役法
请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朝代 制度 发展趋势
秦 田赋、人头税、徭役
汉 编户制度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 魏晋 租调制 唐朝 初期 租庸调制 晚期 两税法 宋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元 租庸调(北)、两税法(南)、科差 明 一条鞭法 清 摊丁入亩 1.征收标准:
2.赋役形式:
3.征收种类:
4.征收时间:
人丁为主 财产为主
(以两税法为标志)
劳役+地租为主 实物为主 货币为主(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繁杂 简单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不定时 定时
(以两税法为标志)
【课堂小结1】
秦末农民大起义
唐末农民大起义
明末农民大起义
清末农民大起义
赋税与王朝兴衰关系密切
二 关税与国家的荣辱——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概念: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
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
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
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
关税主权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厘。
—— 《周礼·地官》
中国古代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P94第1段
关税最早出现于西周;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关税自主。
古代
近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关税法制化建设得以强化完善。
1.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2.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8立,宣告关税自主,公布《进口税暂行条例》
(1)国民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提出过收回关税主权的主张
(3)1928年,改订新约运动,至1930年,先后与美、意、英、法、西、日等国重新签订新约。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现代
二 关税与国家的荣辱——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罗伯特﹒赫德(1863——1908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盖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因以造成外商垄断之势力。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形成不但不能保护国货,反而处处有保护洋货压迫国货之倾向。
—— 《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说明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带来的影响。
国门洞开,关税起不到保护本国产业的能力,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一些民族工业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
二 关税与国家的荣辱——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海关 《海关进出口税则》 《海关法》
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
p95第1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
1914年北洋政府制订了所得税条例,并没有实施
1936年国民政府相继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后经过数次修订完善。
1、增加财政收入;
2、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利于社会公平稳定;
3、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三 个人所得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三 个人所得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①背景:1956年至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全盘公有化,平均分配。
②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定程度上允许私有制存在。也就有交个人所得税及规范执行的需要
③政治:“文革”动荡十年,使民主与法制遭践踏,“文革”结束后,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法律重要性。
中国赋税制度演变时间坐标
【课堂小结2】
中国赋税制度
的演变
赋役与王朝的兴衰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二 关税与国家的荣辱
——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秦汉: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
2.隋唐:行租庸调与推两税法
3.明清: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
1.古代:自主
2.近代:丧失
3.现代:收回
【课堂小结1】
三 个人所得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赋税与国运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