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15: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分析故事中各个人物形象,揭露童话所反应的社会本质。
教学难点:
1、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梳理
导入:关于童话,我们已经不陌生了。之前我们学习过一篇童话叫《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位童话巨匠的另一个非常经典的作品,叫《皇帝的新装》在交流学习这篇童话之前,谁能为我们简单地回顾,或者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安徒生。
【认识作者——安徒生】: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简单地复述一下故事。(7句话以内)
— 一个爱美的皇帝遇到了两个声称能做出最美的衣服的骗子,这衣服还有一个能检验人是否称职是否愚蠢的特性,皇帝欣然应允,骗子伺机大敛钱财却没有织出任何东西,视察的大臣和皇帝为了掩饰所谓的“愚蠢”,大肆夸赞,最后皇帝大张旗鼓地光着身子游行,被一个小孩道出了真相。
△这个“皇帝的新装”究竟有什么特异功能呢?(文本的语句)
—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二、“新装”的骗与演
△都有哪些人受了这“新装”的测验呢?
— 大臣(老大臣、官员)、皇帝、百姓、小孩
△他们受“测验”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
▲微共体任务: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完成这些人物“测验”始末的报告。
(主要解决三类:大臣、皇帝、百姓)
提示:不要忘记这场“测验”的始作俑者——骗子,他们的举动。
□文本解读:
“大臣”篇:
①老大臣:受测原因:皇帝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织得如何
老大臣的诚实、称职、善良,如此而来比较保险
受测经过: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对自己产生怀疑,但坚决不让任何人知道
受测结果:大肆夸赞
“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
骗子的举动:装模作样的工作;咄咄逼人又挑衅的追问;满口胡言;毫无顾忌的敛财
②另一位官员:受测原因:皇帝想知道工作进展,多久布才能织好
受测经过: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
对自己产生怀疑,但坚决不让任何人知道
受测结果:大肆夸赞,深表满意
“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骗子的举动:装模作样的工作;咄咄逼人又挑衅的追问;满口胡言;毫无顾忌的敛财
“皇帝”篇:
①皇帝:受测原因: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
受测经过:我什么也没看见
对自己产生怀疑,但坚决不让任何人知道
受测结果:大肆夸赞,深表满意
决定穿着“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
给骗子每人封官加爵
②特定随员:受测原因:陪同皇帝
受测经过: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受测结果:大肆夸赞
建议皇帝穿着“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
“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骗子的举动:装模作样的工作;咄咄逼人又挑衅的追问;满口胡言;毫无顾忌的敛财
△你从上述“新衣”的测验,发现了什么?
□大臣们是怎样的人?—— 可笑、胆小、虚伪、愚蠢、狡猾
□皇帝是怎样的人?—— 虚荣、胆小、自欺欺人、愚蠢
(作者运用了语言、动作的描写,从外表刻画出人物的丑态,运用了心理描写,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刻画他们丑陋的灵魂。比如两个大臣装模作样的欣赏,毫无根据的夸赞,以及为了向皇帝汇报,认真听两个骗子的编织的花言巧语,以便照搬照抄的细节。作者将这些动作和心理的刻画,通过夸张的描写,极尽荒诞之能事。)
“游行”前奏篇:
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②臣子:“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③骗子:更加大张旗鼓地,装模作样地工作
更加大肆鼓吹衣服的精致与华丽
更加煞有介事地为皇帝仔细穿戴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来说说这场“浮夸”的前奏中,最可笑的事情是什么?(感悟夸张)
学生交流:皇帝赤裸着身子,大臣们漫无边际的夸赞,骗子毫无底线的装腔作势
学生表演:通过朗读的形式,请各位同学揣摩每个人物说话的语气,演读此情节。
△思考:骗子的“底气”从哪里来?
— 极为精密的叙述,语言已能够编织成华美的衣裳,以假乱真,让人莫名“相信”。
— 以看不见的愚蠢作为筹码,算准了他们会帮助自己掩埋真相。
— 之前的两次视察,都让骗子了解到这个国家皇帝和大臣们的虚荣与自欺欺人,没有一个人为真相站出来,都成了愚蠢的谎言的守护者,成为了愚蠢的代言人,这让他们有了足够的信心。
△终于这场盛大的游行到来了,这套皇帝的新装已经“测验”了皇帝和群臣,现在来测测百姓了,百姓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 讲到百姓的【变化】
乌合之众的愚蠢和心虚——对真相的推诿——对真相的附和——对真相的认可
△百姓的变化是因为谁?——一个小孩
小孩说了什么?——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思考探究:
□从人们对小孩子说的话的反应来看,你能读到哪些?(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因为之前大家人们碍于皇帝的威严,不敢说出实话,这时候有个孩子天真地说出了“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这句真相,刚好顺水推舟,表达了自己的心里想法。这里表达了对于“成年人的印象”,是对“虚荣”背后的“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点的再现,是安徒生为我们提供的一面生活的镜子。
▲活动安排:场景里有个例,又有众生。浮世绘的画面适合全班同学参与着演读,以此揣摩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及夸张荒诞的故事所呈现的效果。
三、“看不见”与“看得见”
△你们觉得,到底是谁导演了这场闹剧?
— 皇帝:昏庸、虚荣、愚蠢。
— 骗子:投其所好、花言巧语。
— 群臣:胆小、虚伪、狡猾、愚蠢。
— 百姓:乌合之众的附和。
□所谓的“新装”根本就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 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做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那又是谁,打碎了这场闹剧?
— 孩子:孩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所有人。
△为什么作者要把揭示真相的重任,放在孩子身上?
—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积极啊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 【什么是童话】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的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以童话的定义,回温课堂)
△【骗局】与【真相】“皇帝的新装”真的什么都看不见吗?
— 他检测出了群臣阿谀奉承的虚伪
— 他检测出了皇帝的昏庸无度与愚蠢
— 他检测出了百姓的胆小和漠视
— 他检测出了人性的丑陋与社会关系的畸形
— 他检测出了闪着童真的希望
拓展练习:
结合你对篇童话的理解,请你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