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传统节日(2课时教案+学案+只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 传统节日(2课时教案+学案+只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22:20:21

文档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教案
2 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和书写本文生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本课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背诵、积累韵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常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相关节日文化。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初步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常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积累韵文的过程中,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及风俗,培养对传统文化和常识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一读,巩固上节课所学词语,学生齐读。
2.学习指导:
(1)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拍手读童谣全文。
(2)师: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几个?
生:7个节日。
师:按节日顺序将文章分为多少个小节?用横线分隔开。
生:8个小节。
3.我国传统节日的农历记法:
出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的习俗,并出示节日对应的农历记法。
(二)品读赏析
1.小组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已喜欢的节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诗句理解和学习。
2.小组讨论提纲:
(1)我们了解的是哪个节日?
(2)什么时间过节?
(3)有哪些风俗?
(4)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或有哪些美好回忆?)
(5)应该怎么来朗读这部分?
(6)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纲,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组交流,最后选举代表上台汇报。教师在小组汇报时适时地对每个节日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总结。
(三)梳理总结
1. 出示节日名称课件。
师:为什么这些节日被称为“传统节日”?
2. 教师请学生按时间顺序给课件上的节日进行排序,加深学生对农历日期的理解。
3.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中华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的兴趣与热爱。
(四)延伸拓展
1.学生自由读古诗,体会古人过传统节日时的情景和心情。
2.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还知道哪些其他民族的节日和风俗?
(4)在你的家乡,过传统节日时有什么风俗?
3.出示图片,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并感受节日的气氛。
(五)随堂小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chuán tǒnɡ yuán xiāo qǐ qiǎo
( ) ( ) ( )
yuè bǐnɡ shǎnɡ jú rè nào
( ) ( ) ( )
2.连线。
吃 花灯
赛 窗花
看 月饼
贴 龙舟
三、连线。
元宵节 登高赏菊
清明节 贴春联
春节 赛龙舟
端午节 乞巧
七夕 吃月饼
中秋节 祭扫
重阳节 逛花灯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实践
1.与家长一起背诵这一童谣。
2.试着补充一下其他节日,注意韵脚和节奏。
第 5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学案
2 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相关节日文化。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初步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常识。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指导朗读,积累韵文的过程中,理解运用。
【学习难点】
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及风俗,培养对传统文化和常识的热爱之情。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和风俗。
2.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传统节日的时间。
春节( ) 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乞巧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的节日。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重阳节
( )中秋节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拼一拼,写一写。
(1)春节tuán yuán( )的时候,家家户户tiē( )春联,jiē( )上rè nào( )极了。
(2)端午节,除了门前挂ài cǎo( ),还有赛lóng zhōu( )的风俗呢。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仔细读课文,找一找各个节日都有哪些风俗,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乞巧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背一背,填一填。
(1)( )( )到,人欢笑,( )窗花,( )鞭炮。
(2)过端午,赛( )( ),粽香( )( )满堂飘。
(3)( )( )又是新春到,全家( )( )真( )( )。
2.读一读,写出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3.下面的少数民族和对应的传统节日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藏族——那达慕
B.傣族——泼水节
C.彝族——火把节
四、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略。
2.略。
【自主学习】
1.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四日至六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乞巧节(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2.4 3 2 1 6 5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1)团圆 贴 街 热闹 (2)艾草 龙舟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清明节:祭扫。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
乞巧节:乞巧。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1)春 节 贴 放
(2)龙 舟 艾 香
(3)转 眼团 圆 热 闹
2.(1)元宵节 (2)乞巧节 (3)春节
3.A
第 5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教案
2 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介绍了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识字,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时间排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集中识字,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感受韵文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教师可以先从自己开始谈一谈喜欢的节日,引导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播放节日图片,请学生猜节日,并说一说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号。
3.交流讨论:请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自主朗读:
(1)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用横线画出自己不认识和不明白的生字词。
(3)把课文读通顺。
三、字词积累
1.展示生词课件:
传统 龙舟 赏菊 小巷 满堂 牛郎 月饼 乞巧
(1)指名几位学生认读生词
(2)全班齐声朗读
2.形声识字——传 饼 宵
教师展示课件,要求学生回答生字的声旁和形旁。
3.生活识字。
教师出示图片及生词,带领学生朗读识记。
四、指导书写
1. 指导书写,鼓励学生跟着课件上的描红书空练习并进行组词、造句训练。结构相近字结合学习,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
(1)贴:部首为“贝”。书写时左右各占字的二分之一,右“占”比左“贝”起步稍高。
(2)街:部首为“彳”。左中右结构,三部分大小均匀。左、中高,右低。左边双人是两“撇”。
(3)舟:独体字。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上下两“点”距离要平均。舟做部首时一横右边不出头。
(4)艾:上下结构。“艹”的横画稍微向右上斜一些。
(5)敬:部首为“攵”。左右结构,不要把草字头写大,写成上下结构。
(6)比较“转”与“传”。
转:左右结构。“车”字旁“横”变“提”。
传:左右结构。“专”的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生回答,师总结,两边都是“专”,都是多音字。
(7)热:部首为“灬”。上面宽大,下面扁。下面的四点,第一点朝向不一样。
(8)比较“团”与“闹”。
团:部首为“囗”。
闹:部首为“门”。
师:两个字的部首有何区别?
生回答,师总结,外面的方框要写得端正方正。里面的字要写在方框正中间。
五、再读诗歌,梳理文脉
1.出示课件,指导朗读。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每一小节的韵脚,体会韵律美。
师提示:每个节日要读得略重些,利于加深印象和背诵记忆。
2.多种方式朗读比赛。
(1)分小组比赛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2)请学生用横线画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并用数字标出顺序。
六、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分享收获:
(1)我的识记生字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2)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喜欢的传统节日。
七、随堂小测
一、给“重”加拼音。
重( )复 轻重( )
重( )合 重( )要
重( )量 重( )新
二、抄写词语
节日 春节 花灯 先人 龙舟 清明节
中秋 圆月 转眼 全家 团圆 热闹
八、课后实践
1.熟读课文。
2.找一找与本文类似的关于传统节日的韵文,读一读。
第 5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学案
2 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集中识字,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学习难点】
熟读课文,感受韵文的特点。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了解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自主学习】
1.课题:____________
2.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把课文读通顺。
3.圈出自己不认识和不明白的生字词,查找工具书试着解决。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用“____”画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祭扫(jí jì) 龙舟(zōu zhōu)
传统(chuán cuán) 小巷(xiàng gǎng)
元(消 宵) 张(贴 粘)
(赏 常)菊 牛(朗 郎)
2.按要求填一填。
(1)“舟”有( )画,第四画是( )。我还能写出跟它相同读音的字( )。
(2)“转”是( )结构,第三画是( )。我知道它的读音分别是( )和( )。
3.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占( )____________执( )____________
专( )____________才( )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标出每一小节中韵脚(ao),读时要注意体会韵律美。
2.课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用横线画出来,并用数字标出顺序。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用“√”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登高是重(chóng zhòng)阳节的一个重(chóng zhòng)要活动。
(2)《水浒传(chuán zhuàn)》中有很多传(chuán zhuàn)奇人物。
(3)转(zhuǎn zhuàn)眼之间,轮子已经转(zhuǎn zhuàn)了好几圈。
2.神话和历史中有很多人与传统节日有关。下面节日与人物不对应的是( )
A.寒食节——介子推
B.端午节——屈原
C.乞巧节——嫦娥
3.你喜欢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说说理由。
四、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略。
【自主学习】
1.《传统节日》
2.略。
3.略。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 jì zhōu chuán xiàng 宵 贴 赏 郎
2.(1)6 丶 州 (2)左右 | zhuǎn zhuàn
3.示例:贴(贴纸) 热(热水) 转(转圈)
团(团圆)
4.略。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略。
2.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清明节 ④端午节
⑤乞巧节 ⑥中秋节 ⑦重阳节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1)chóng zhòng (2)zhuàn chuán
(3)zhuǎn zhuàn
2.C
3.略。
第 5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识字2 传统节日 作业
识字2 传统节日
课后作业(一)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按要求完成。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lóng zhōu( )赛开始了,叫喊声、欢呼声混成一片,rè nao( )极了。
(2)春节zhuǎn yǎn( )就到了,家家户户打扫房屋tiē( )春联,大jiē( )小巷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2.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欢笑—( ) 团圆—( )
(2)写反义词:欢笑—( ) 热闹—( )
3.照样子,完成填空。
①(贴)窗花 ②( )龙舟 ③( )月饼
④( )花灯 ⑤( )鞭炮 ⑥( )菊花
⑦( )粽子 ⑧( )灯谜
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 ) ( ) ( )
囗 攵 艹
( ) ( ) ( )
【能力提升】
三、按要求完成。
1.根据课文内容,在诗句或词句的后面写上相应的节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
(6)玉粽袭香千舸(gě)竞,艾叶黄酒可驱(qū)邪(xié)。( )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你知道下列节日的时间和风俗吗?选一选。(填序)
①农历九月初九 ②农历正月初
③农历正月十五 ④看花灯
⑤登高赏菊 ⑥贴窗花
春节— —
元宵节— —
重阳节— —
【综合运用】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 ,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 ,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片段中相应的横线上。
①乞巧 ②清明 ③端午 ④中秋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端午节可以吃月饼、挂艾草、赛龙舟。( )
(2)七夕节是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
3.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简单写写你是怎样过节的。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一、1.(1)龙舟 热闹
转眼 贴 街
2.示例:(1)欢乐 团聚 (2)悲泣 冷清
3.②赛龙舟 ③吃月饼 ④看花灯 ⑤放鞭炮 ⑥赏菊花 ⑦包粽子 ⑧猜灯谜
二、示例:团 团圆 因 因为 敬 敬爱 散 散步 艾 艾叶 菜 白菜
三、1.(1)清明节(2)重阳节(3)春节(4)乞巧节(5)元宵节(6)端午节(7)中秋节 2.② ⑥ ③ ④ ① ⑤
四、1.② ③ ① ④
2.(1)× (2)√
3.示例:我最喜欢春节。春节时,我们全家贴春联、包饺子,热热闹闹吃年夜饭;我们小孩子还可以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第 9 页识字2 传统节日
课后作业(二)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看拼音,写词语。
ài cǎo tuán yuán
rè nao zhuǎn yǎn
二、读一读,连一连。
中秋 清明 元宵 端午 春节
看花灯 赛龙舟 吃月饼 贴窗花 扫墓
【能力提升】
三、读一读,完成练习。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 )空照。
重( )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给加点字注音。
2.选一个你最熟悉的节日,照样子,写一写。
【综合运用】
四、阅读歌谣,完成练习。
端午谣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下水闹罗江。朝拜屈原一炉香,年年五谷用船装。
端午节,划龙船,汨江两岸笑语喧。赛龙船,吊屈原,屈原投江在今天。
1.歌谣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是( )。(填序号)
①春节 ②清明节 ③端午节 ④中秋节
2.歌谣中介绍的节日与( )有关。(填序号)
①李白 ②屈原 ③张仲景 ④白居易
3.从歌谣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艾草 团圆 热闹 转眼
二、 中秋 清明 元宵 端午 春节
看花灯 赛龙舟 吃月饼 贴窗花 扫墓
三、1.dāng chóng
2.示例:示例:过新年,放鞭炮,穿新衣来戴新帽。
四、1.③
2.②
3.插艾、吃粽子、赛龙舟等。识字2 传统节日
课后作业(三)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ch ì x
传统 祭扫 元宵
sh x b
赏菊 小巷 饼干
二、按要求完成。
1.辨析组词
贴( ) 消( )
粘( ) 宵( )
察( ) 祭( )
吃( ) 狼( )
气( ) 朗( )
乞( ) 郎( )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填序号)
(1)①端午节 ②春节 ③七夕节 ④中秋节 ⑤清明节
(2)①国庆节 ②植树节 ③儿童节 ④妇女节 ⑤劳动节
【能力提升】
三、把下列诗句和相应的节日名称连一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春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元宵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综合运用】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据说两千多年以前,楚国有位叫屈原的大夫,他非常爱国,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结果忧愤地投汨(mì)罗江而死。楚国的百姓悲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怀念屈原。人们把食物扔进江里,说是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屈原。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你是不是又增长了不少知识呢?
1.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 月初 。端午节
和 (人名)有关。
2.在与端午节习俗无关的图片下面打“×”。
①( ) ②( ) ③( )
3.短文标题“端午节的来历”的意思是( )
A.端午节是从哪国传来的。
B.端午节的由来。
C.端午节是谁规定的节日。
D.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课后作业(三)
一、uán j iāo ǎng iàng ǐng
二、1.略
2.(1)②⑤①③④
(2)④②⑤③①
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春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元宵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四、1.五 五 屈原
2.③×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