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江省科学中考二轮护航计划11-热点问题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江省科学中考二轮护航计划11-热点问题 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4:24:17

文档简介

【新闻背景】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成功被火星捕获。经过3个月的养精蓄锐,天问一号在近日实施降轨,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试题汇编】
1、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火星探测之旅,如图所示。天问一号在到达火星附近时,通过“刹车”减速进入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天问一号在火星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火星大气阻力)。在某次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火点”A高度约280km,“远火点”B高度约5.9×104km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火箭放置在发射台上准备发射时,发射台对火箭没有做功
B、火箭发射加速升空时,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C、天问一号在火星附近“刹车”减速后,具有的机械能减小
D、天问一号从“近火点”A运动到“远火点”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随后成功发回3幅高清火星影像图。下列关于探测器说法错误的是( C  )
A、天问一号太阳能帆板利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近火制动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高清摄像头拍摄时,像成在镜头的的1倍焦距以内
D、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3、2020年12月9日,奔向火星旅途中的天问一号向五妹“嫦娥五号”写了一封家书,祝它在月球挖土成功后能平安回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用碳素墨水写的家书不易褪色,是因为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在月球挖取土壤主要是物理变化
C、点火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月球土壤带回地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不能让其发生化学变化
4、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空间探测器结构材料采用铝合金,其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2)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聚酯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3)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 Y的化学式为 。
(4)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x= 。
②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5)。火星地表因富含氧化铁而呈现 色。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名称)。
(1)
(2)合成材料 (3)CH4 (4)5, 74.92 四 (5)红褐色,澄清石灰水
5、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为我国天问一号火星车和质量仅有1.6kg的微型火星旋翼直升机。目前探明火星大气的密度约为地球的1%,火星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0.36倍。
(1)直升机升空利用的原理是力的
;若直升机螺旋桨升力的大小与气体密度成正比,与螺旋桨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故这款火星直升机若要能在火星上起飞,其桨叶转动速度至少是地球上同规格直升机桨叶转速的 倍。若此时风叶的转圈时扫过的面积为0.28m2,火星上空气被吹动的速度为3m/s,则1min内通过风叶的空气总质量为
kg。(火星上ρ空气=1.3×10-2kg/m3)
(2)探测发射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火星车匀速直线行驶240m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2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300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m2。则地面受到火星车的压力为多少N?火星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g取10N/kg)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6, 0.6552 (3)2400N,60000Pa
【新闻背景】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试题汇编】
1、“科技梦”助推“中国梦”,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的外壳材料是钛合金,因为钛合金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B.“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氦-3,氦原子的质子数是3
C.“北斗三号”卫星的运载火箭燃料是液氢,液氢和液氧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1:8
D.天问一号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2、2020年虽然是波折的一年,但仍然没有阻止我们中国人在科学上的进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奋斗者”下海、“嫦娥五号”挖土归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之旅……其中从物理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天问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变大
B.“奋斗者”潜入万米深海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不断变大
C.“嫦娥五号”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表面时,其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D.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颗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会一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3、嫦娥五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1)12月6日5时43分,以轨道器为参照物,上升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1731g月球样品来到地球后,所受重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上升器在月球表面起飞是利用了 。
(4)如果你是设计师,为了让采样钻头更容易钻入月面以下,在设计采样钻头时应 。
(1)静止 (2)变大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减小钻头的受力面积
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探月器“嫦娥五号”,本次任务之一是实现地外天体的自动采样返回,把2kg的月壤样品“打包”带回地球。如图所示,到达月球的着陆器和上升器总质量为720kg。已知月球的引力为地球引力的1/6,(地球上,常数g取10N/kg)。求:
(1)月壤样品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多少?
(2)上升器带着月壤祥品离开月球表面匀速上升300m的过程中,上升器对月壤样品做了多少功?
3.3N 990J
5、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嫦娥五号就使用了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作为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约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一种工艺如图:
(1)“酸溶”时通常会将富钇稀土粉碎,其目的是 ;
(2)“酸溶”后滤液1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过滤”后得到的滤液2的一种用途: ;
(4)理论上,17.9g碳酸钇灼烧后可得氧化钇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增加反应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2)YCl3,FeCl3,CuCl2
(3)肥料 (4)11.3
【新闻背景】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5月16日15时02分(北京时间5月16日21时02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177376例,累计死亡病例3364178例。16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658585例,死亡病例新增12034例。
【试题汇编】
1、为加强疫情监控,很多智慧学校在校园入口处设立了红外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若人脸识别通过,则会闭合开关S1,若红外测温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则会闭合S2;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D )
A B C D
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和毛细血管损伤,相应器官的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一些危重症患者急需人工膜肺(ECMO) 进行救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 )
A、新冠肺炎患者肺的通气能力和气体交换能力均降低
B、膜肺中的电动泵模拟人的心脏
C、氧合器内发生的过程相当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加入的营养补充液不含无机盐和尿素
3、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COVID-19),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抗体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张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C.瑞德西韦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7
D.瑞德西韦中氢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比是35:31
5、“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率先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截止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已超过2亿剂次。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引起人患新冠肺炎的  ▲  。
(2)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
(3)健康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 免疫。
(1)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3)特异性或人工
6、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公众普遍认为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这两种口罩效果好,普通纱布口罩不能戴,真的如此吗?权威杂志《中国防疫》里面就有对前两种口罩和市场出售的两款普通纱布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进行了研究(市售纱布口罩有3层、16层、24层等多种规格)。实验采用美国测试仪器TSI-8130进行测量。已知呼吸阻力的国家标准:低于35mmH2O(读作35毫米水柱)即为呼吸不受阻,实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如表:
口罩类型 数量(只) 平均过滤效率% 平均呼吸阻力(mmH2O)
医用外科口罩(3层) 50 18.5 1.8
N95口罩 50 97.4 13.8
16层纱布口罩 50 32.3 3.9
24层纱布口罩 50 43.9 6.6
(1)实验数量取50只,而不取1只的原因是________ ;
(2)mmH2O是________单位(填物理量的名称);
(3)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公众普遍流行的说法,你的认识是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1)避免偶然性
(2)压强
(3)N95 口罩的效果最好,普通纱布口罩纱布层数越多效果越好
(4)疫情期间,最好佩戴 N95 口罩出门,效果会好一点
【新闻背景】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
【试题汇编】
1、如图是中国天眼的日常维护装备:“微重力蜘蛛人”,设备最主要部分是一个直径超7m的氦气球,下面悬吊着“蜘蛛人”,人靠浮力达到在“大锅内”“行走”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由于氦气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减小了人的重力
B.当人静止在反射面板上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蜘蛛人的手脚上都有宽大的轻质板,这是为了减小人对反射面板的压强
D.人手轻碰面板后,会往前运动,这是由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
2、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图所示,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科技支持。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中国天眼”的作用相当于人眼,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中国天眼”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如图是检修员对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进行体检的情景。他们用一个氦气球,将检修员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减小到面板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已知氦气球(包括球内氦气)连同吊索等配件的总质量为180kg,体积为200m3;反射面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20N,求:(g=10N/kg)
(1)氦气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空气的密度ρ空气=1.29kg/m3)
(2)若检修员需要携带20kg的检修装备,则检修员的质量必须在多少千克范围内,才能开展工作?
(1)2580N (2)58-70Kg
【新闻背景】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试题汇编】
1、北斗“收官之星”于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比原定发射计划推迟了7天(原因是火箭推进剂出现故障、金属螺栓出现腐蚀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制造火箭常用到的钛合金耐腐蚀性能好,其硬度、熔点都比钛高
B.N2H4常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金属螺栓腐蚀的原因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氧化反应
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溶液,利用其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代替空气以获得高温
2、北斗3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图),它是北斗3号系列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主要用于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等,关于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该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后,相对地表静止
C.该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D.该卫星与地面基站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3、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系统中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宣告北斗系统的正式完善。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量转化,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 能。
(2)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的“二元推进剂”,偏二甲肼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分子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电
(2)有机;6:7
4、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1)火箭加速升空时,此时火箭的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变”),火箭推力 重力。
(2)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 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3)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利用 原理,获得了推力。卫星随火箭加速升空时,卫星相对于火箭是 的。
(4)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发动机熄火后,火箭仍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火箭具有
(5)发射现场看到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填“汽化”或“液化”)产生的,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改变,大于 (2) 做功,电磁波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静止(4)增大,增大,惯性 (5)液化 放出
【新闻背景】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试题汇编】
1、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振奋人心,此次登顶测量中,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登山队员匀速登顶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B.登山队员受到的重力和队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登山队员穿着防滑靴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D.登山队员若在峰顶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是因为海拔高的地方气压更高
2、2020年5月24日,珠峰高程测量队为登顶珠峰,测定珠峰高度,部分队员动身前往海拔7028米的C1营地。下列有关队员在攀登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珠峰山顶气压较高,水的沸点较低
B.在山顶上不能大声叫喊,避免声音传递能量引发雪崩
C.队员穿的登山鞋底部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雪地间的摩擦
D.队员戴上防护面罩,以避免白雪反射的强紫外线灼伤面部皮肤
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峰顶架起测量觇(chān)标。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力测量仪测量珠峰峰顶的重力、用GNSS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开创了我国应用科技测量珠峰的新高度。关于本次测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不受重力作用
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北斗卫星受平衡力作用
C.大气压强随着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竖立觇标时,增大觇标的支撑面,可以提高觇标的稳定程度
4、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顺利完成峰顶测量等各项任务。
(1)为了帮助登山队顺利登顶,气象工作者在珠峰附近释放探空气球采集气象信息(如图)。推测该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高度显示计”,用于粗略测量珠峰高度。以下是他设计的电路图,图中R是气压传感器,其阻值会随所受气压的增大而增大,R0是定值电阻,高度显示屏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设计要求:海拔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大,则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有________。(可多选)
(1)气球升空后,随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温度降低。若气压变化影响更大,气球体积增大;若温度变化影响更大,气球体积减小;若两者影响相当,气球体积基本不变。(2)BD
5、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致敬珠峰精神,致敬攀登者,愿每个人都勇于攀登自己心中的“世界之巅”.在登山过程中,队员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据图回答下列回答:
(1)登山者能够在险峻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G] 的调节作用.
(2)登山者攀登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H] 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 等功能.
(3)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 .
(4)登高望远,远处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B] 的折射,在[F]
上形成视觉.
(5)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队员的体温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
(1)小脑 (2)脑干,排泄和调节体温 (3)5→4→3→2→E(4)晶状体,视觉中枢 (5)等于
【新闻背景】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1、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
A、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 B、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D、测定一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
2、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截止到2021年11月1日,我国内地人口总数为14.1178亿,其中男性7.23亿,女性6.88亿。
(1)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
(2)人口普查属于生物研究方法中的 法。
(3)二胎政策开放后,小明爸爸妈妈还想生个孩子,生下来是男孩的概率是
(4)科学家在Y染色体上发现了决定睾丸形成的SRY基因,并将它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这只小鼠发育出了睾丸,由此可以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
(1)性染色体 22对+XY (2)调查 (3)50%(4)性状
【新闻背景】
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王海率领年轻的人民空军第一大队,驾驶米格-15歼击机,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飞机升力由于其内部和外部气体的压力差引起的
B.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斜向上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C.飞机斜向上加速起飞时,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飞机所在高空附近的大气压强比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2、2020年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英雄的人民军队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如今的我们高歌如图所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D )
A、速度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3、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在服务人员的搀扶下缓步进入会场,与会人员站立鼓掌致意。
(1)老战士入场时,相对于服务人员是 的;相对于站立鼓掌的与会人员是 的。
(2)与会人员雷鸣般的掌声是靠 传播到每位参会人员的耳中。
(3)“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当广播里传出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毛主席的讲话,全国人民为之沸腾。人们听广播就能知道是习主席在讲话是根据声音的 特性判断的。
(4)志愿军老战士身着的绿色军装 (选填“反射”或“吸收”)绿色的光。
(1)静止,运动 (2)空气 (3)音色 (3)反射
4、如图所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小林想测定它的密度,以鉴别纪念币的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a.用电子天平测出一枚纪念币质量m1=30g;
b.用电子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2=55g;
c.将纪念币投入烧杯中,在液面处做上记号;
d.取出纪念币,再往烧杯内加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及水的质量为m3=57.86g;
根据小林的实验:请解答(已知:ρ水=1.0×103kg/m3):
(1)这枚纪念币的体积是多少?
(2)通过计算和对比下面几种金属的密度表,判断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保留一位小数)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为小林提出一条建议。
物质 铝 铁 铜 银 铅
密度/(×103kg/m3) 2.7 7.9 8.9 10.5 11.3
(1)2.86cm3, (2) 银 (3)测出多枚纪念币的质量体积,再求密度
【新闻背景】
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超级月亮”组团而来的“超级血月”现身天宇。从北美洲西部、南美西部到亚洲东部都可以见到“超级血月”。
1、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月食是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的
B. 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C. 杭州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短些
D. 杭州6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2、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如图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B )
A、放大镜观察小虫 B、小猫树荫下乘凉 C、演员对镜子化妆 D、观赏海上日出
3、2021年5月26日,迎来2021年度最盛大最奇美的天象!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血月--精彩叠加上演!杭州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发生最奇美天象时,地球运行到“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 与 之间,此时杭州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
(2)当地球位于图一中B位置时,我国正处于 (节气),这一天学校的旗杆影子在一年中 (选填“最长”或“最短”)。
(3)当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于中间位置的是 。 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天圆地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是 形,由此他推断地球的形状是
(1)D ,A ,昼变长,夜变短 ,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2)夏至,最短(3)地球, 圆,球体
【新闻背景】
2021年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的展台上出现一位穿着“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识T恤的女士进行维权。当日,该女士站上特斯拉车顶,情绪十分激动,并做出敲打车顶的行为,喊着“特斯拉刹车失灵”。
【试题汇编】
1、近日,出现多起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意外事故,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是刹车失灵。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借助避险车道避免意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汽车下坡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C、汽车失控冲上避险车道时,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避险车道路面铺设碎石,是为了增大对汽车的阻力A
2、主要是特斯拉models是全球首批量产销售的电动汽车,随着能源问题的加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大家的重视,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说法正确的是( C )
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
B.纯电动汽车中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随着技术进步,终端能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电能替代
D.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
3、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决定了车辆能行驶的里程,工程上用“能量密度”来衡量电池的储电能力,它指的是电池单位质量所存储的电能,“能量密度”相当于我们学过的哪个物理量( C )
A、热量 B、内能 C、热值 D、比热
4、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速度是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控制,电流越大,车速越大。当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时,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发生改变,车速变大。下列模拟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
A B C D
5、制动能量回收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重要技术之一。
(1)电动汽车的可逆电机在汽车减速或制动时,电源自动停止供电,此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增大通过电机的 ,使汽车加速前进。
(2)电动汽车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和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小司机和乘客由于具有 带来的危害。
(3)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机,它利用的原理是:磁场对 有力的作用。
(4)电动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不妨碍司机视线。如图2所示,车内物体AB成像的情景正确的是
(1)电磁感应 ,电流(2)惯性 (3)通电导体 (4)B
6、电动汽车是环保的交通工具,行驶时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汽车的主要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如图甲所示,在测试过程中,司机和一名陪同人员上车,司机驾驶该充满电的车以节电模式匀速行驶30km,电池剩余容为58kW h,陪同人员负责记录测试数据,已知司机和陪同人员的质量均为70kg,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6%,g取10N/kg。
空车质量 1360kg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400cm2
蓄电池最大容量 68kW h
最高车速 120km/h
最大功率 90kw
最大续航里程 180km
(1)为了节能,车靠近目的地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6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由于电动汽车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此时能反映电机工作原理的是如图中的 。
(2)汽车刹车原理图如图乙所示,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可视为一根能绕O点转动的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3)在测试前,人未上车,此时电动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在此测试过程中,电动汽车匀速行驶30km,该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4)如图丙是小明设计的车速提醒电路,R为定值电阻,RV的阻值随车速的变化而改变。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某一数值时提醒驾驶员车速过快,需要减速,图丁是RV的阻值与车速关系的图像。图戊是车速从0加速到100km/h过程中,R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像,则图丁中图线与纵坐标相交点的电阻值是
Ω。当车速达到75km/h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1)A (2)省力 (3)340000,75% (4)10,9.6
【新闻背景】
3月15日晚,央视“3·15”曝光了全国20多家商户安装摄像头识别人脸,存在收集人脸数据的情况,科勒卫浴被点名。据晚会报道,科勒卫浴门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抓取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个人信息。
3月15日,央视总台“3·15”晚会曝光河北沧州青县部分经销商贩售“瘦肉精”羊肉流向郑州个别市场。
【试题汇编】
1、2021年央视“3 15”晩会曝光科勒卫浴、宝马等专卖店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关于人脸识别说法错误的是( B )
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2、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许多学校门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时只需要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面部信息与小区备案系统相匹配,整个测试过程十分便捷,关于人脸识别说法错误的是( B )
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3、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新闻背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试题汇编】
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成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应尽快乘电梯下楼
D.一旦不幸被埋在废墟时,不要大声喊叫,要保持镇定,等待救援
2、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后救援人员正在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废墟下有无生存者,针对生命探测仪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雷达波生命探测仪:电磁波与人体接触后反射并产生变化。
B.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黑暗中也能工作  
C.声波生命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
D.磁场生命探测仪:把废墟看得清清楚楚 
3、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D )
①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迅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乘电梯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4、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中,某伤员上臂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速度快.你认为伤到的血管及正确的止血方法是( C )
A、动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B、静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C、动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D、静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5、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7日21时49分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震源深度5.0公里。昆明等地震感强烈,昆明市民明显感觉到震感,一些灯摇晃。武警救援队参与了灾区的救援任务。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使用了“高压起重气垫”,高压起重气垫是一种适合于地震救灾的起重工具。它由如图甲所示的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1)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 ________,内能_________。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105N的物 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_________W。
(2)图乙中,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
①请在图乙中画出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的阻力臂L2。_____
②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右端的支点O多远? _________________
降低 减少 2000 1.5m
【新闻背景】
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有24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5日7时,已成功救出幸存者1名,发现遇难者23名,
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 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9名矿工遇难。
【试题汇编】
1、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被救矿工体重明显减轻,体内被消耗的是( C )
A、糖类 B、 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2、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C )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携带灭火器
C.矿井内严禁烟火 D.戴防毒面具
3、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当矿井中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 )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加强通风,以降低瓦斯的浓度;④切断矿井内的所有电源.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4、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 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刚被救援出的工人,身体衰弱,各个脏器处在很衰竭的情况下,不能马上进食进行恢复,需借助输葡萄液进行进行早期康复.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C6H12O6.葡萄糖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试回答:
(1)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
(2)血浆中的葡萄糖叫血糖,右图是A、B两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A、B两人中 是正常的.
(3)若每克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热量为17.15千焦.在静卧休息的情况下,某中等身材的男子一昼夜需要消耗约5858千焦的能量.若他由于某种疾病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则一昼夜内至少需输入5%葡萄糖溶液 .
A.约13600mL     B.约6800mL   C.约3400mL  D.约1700mL.
(4)如图是救援队员甲和乙在井道中用担架运输搜救到的被困人员时的两种方式,O为担架的重心,A、B为甲乙两人在担架上的作用点,且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上,AO:BO=5:4,甲认为乙采用方式二的样子来提担架能更省力、你觉得方式二能省力吗?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6:1:8 (2)B (3)B(4)、不能,因为重力与乙的力臂之比不变
5、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请用化学方法解释“瓦斯”爆炸的原因
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
A. 站在原地不动 B. 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 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 ;② 。
(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 和足够的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 。
(5)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已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 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并点燃煤炭。
写出高温下水蒸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混合物; 2CH4 + 3O2=2CO + 4H2O;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使其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现象。 (2) A ; (3)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隔离氧气;氮气不支持燃烧。 (4) 火源;氧气。“先抽后采”旨在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监测监控”是指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风定产”是指有多大的通风能力就维持多大的产量规模,防止井下瓦斯积聚。 (5) C+ H2O=CO+ H2
【新闻背景】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 。
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试题汇编】
1、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天和核心舱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吸收了大量的热保护了天和核心舱
B.火箭点火燃烧,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是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C.火箭的燃料要用液态的氢,是因为氢气的热值大
D.火箭发射加速起飞的一段时间里,火箭的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大
2、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D )
A.举杠铃 B.跳绳
C.踢毽子 D.拉弹簧拉力器
3、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这套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太阳光
C.燃料电池水电解系统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D.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4、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A生成B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是炉具清洁剂中的成分,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A→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按物质类别划分,F物质属于 (填字母)。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H2O, NaOH (2)化合反应 (3)
(4)C
【新闻背景】
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遭遇极端天气,本次参赛选手共172名,其中有21名参赛人员遇难。
【试题汇编】
1、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遭遇极端天气,有21名参赛人员遇难。遇难的原因是失温,即人体热量的流失大于热量补给。失温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D )
A、安全转移,将患者转移到帐篷等避风处
B、冷面隔离,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
C、干燥处理,用干燥的衣服替换掉患者的湿衣服
D、四肢加热,用取暖器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强加热
2、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选手们的这些状况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B )
①保护 ②散热 ③排汗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的科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C )
A.开赛时,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神经元
C.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D.运动中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皮肤中的血管将收缩
4、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开赛。
(1)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甲中的  (选填“A”或“B”)状态,皮肤血管处的变化是 。图中能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选填“a”或“b”)。
(2)随着比赛的进行,选手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 。
(1)A,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b, (2)大脑皮层
5、近几年,马拉松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项运动中。如图是参与该运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示意图,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马拉松运动主要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 和肌肉组成。
(2)发令枪响时,图A中的③ 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图B中 (填序号)一定区域,运动员听到枪响,冲出起跑线。
(3)运动员通过图D中的# 进行气体交换,这样,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图C中的 (填序号),之后动脉血再通过 这一循环途径运往全身各处,供给生命活动。
(4)食物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其中的淀粉在图E中的 (填代表符号)内被彻底分解成 ,之后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给生命活动。
(1)骨连结 (2)耳蜗 ,④ (3)肺 ,⑦,体循环 (4)A,葡萄糖
【新闻背景】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试题汇编】
1、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C.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自己的器官进行呼吸
D.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子宫中完成的
B.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C.母亲怀孕40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
D.成熟的胎儿连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3、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优生优育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
(1)小乐的母亲已经怀孕了, 是新生命的起点,形成的场所是图一中的标号[ ] 。
(2)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标号[ ]
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 维持第二性征。
(3)图二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比b早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a比b晚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C.a代表女性的卵巢
D.b代表男性的睾丸
(4)某夫妇结婚后女方一直没有怀孕,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女方输卵管堵塞,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该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的“试管”相当于女性生殖器官中的
(1)受精卵,2,输卵管 (2)1,卵巢,雌性激素 (3)B (4)输卵管
2【新闻背景】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在2021年2月到达火星,成功被火星捕获。经过3个月的养精蓄锐,天问一号在近日实施降轨,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试题汇编】
1、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火星探测之旅,如图所示。天问一号在到达火星附近时,通过“刹车”减速进入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天问一号在火星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火星大气阻力)。在某次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火点”A高度约280km,“远火点”B高度约5.9×104km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放置在发射台上准备发射时,发射台对火箭没有做功
B、火箭发射加速升空时,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
C、天问一号在火星附近“刹车”减速后,具有的机械能减小
D、天问一号从“近火点”A运动到“远火点”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随后成功发回3幅高清火星影像图。下列关于探测器说法错误的是(  )
A、天问一号太阳能帆板利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近火制动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高清摄像头拍摄时,像成在镜头的的1倍焦距以内
D、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3、2020年12月9日,奔向火星旅途中的天问一号向五妹“嫦娥五号”写了一封家书,祝它在月球挖土成功后能平安回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写的家书不易褪色,是因为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在月球挖取土壤主要是物理变化
C、点火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月球土壤带回地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不能让其发生化学变化
4、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空间探测器结构材料采用铝合金,其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2)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聚酯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3)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 Y的化学式为 。
(4)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x= 。
②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5)。火星地表因富含氧化铁而呈现 色。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名称)。
5、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为我国天问一号火星车和质量仅有1.6kg的微型火星旋翼直升机。目前探明火星大气的密度约为地球的1%,火星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0.36倍。
(1)直升机升空利用的原理是力的
;若直升机螺旋桨升力的大小与气体密度成正比,与螺旋桨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故这款火星直升机若要能在火星上起飞,其桨叶转动速度至少是地球上同规格直升机桨叶转速的 倍。若此时风叶的转圈时扫过的面积为0.28m2,火星上空气被吹动的速度为3m/s,则1min内通过风叶的空气总质量为
kg。(火星上ρ空气=1.3×10-2kg/m3)
(2)探测发射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火星车匀速直线行驶240m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2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300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m2。则地面受到火星车的压力为多少N?火星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g取10N/kg)
【新闻背景】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试题汇编】
1、“科技梦”助推“中国梦”,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的外壳材料是钛合金,因为钛合金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B.“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氦-3,氦原子的质子数是3
C.“北斗三号”卫星的运载火箭燃料是液氢,液氢和液氧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1:8
D.天问一号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2、2020年虽然是波折的一年,但仍然没有阻止我们中国人在科学上的进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奋斗者”下海、“嫦娥五号”挖土归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之旅……其中从物理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变大
B.“奋斗者”潜入万米深海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不断变大
C.“嫦娥五号”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表面时,其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D.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颗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会一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3、嫦娥五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1)12月6日5时43分,以轨道器为参照物,上升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1731g月球样品来到地球后,所受重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上升器在月球表面起飞是利用了 。
(4)如果你是设计师,为了让采样钻头更容易钻入月面以下,在设计采样钻头时应 。
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探月器“嫦娥五号”,本次任务之一是实现地外天体的自动采样返回,把2kg的月壤样品“打包”带回地球。如图所示,到达月球的着陆器和上升器总质量为720kg。已知月球的引力为地球引力的1/6,(地球上,常数g取10N/kg)。求:
(1)月壤样品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多少?
(2)上升器带着月壤祥品离开月球表面匀速上升300m的过程中,上升器对月壤样品做了多少功?
5、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嫦娥五号就使用了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作为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约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一种工艺如图:
(1)“酸溶”时通常会将富钇稀土粉碎,其目的是 ;
(2)“酸溶”后滤液1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请写出“过滤”后得到的滤液2的一种用途: ;
(4)理论上,17.9g碳酸钇灼烧后可得氧化钇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新闻背景】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5月16日15时02分(北京时间5月16日21时02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177376例,累计死亡病例3364178例。16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658585例,死亡病例新增12034例。
【试题汇编】
1、为加强疫情监控,很多智慧学校在校园入口处设立了红外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若人脸识别通过,则会闭合开关S1,若红外测温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则会闭合S2;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肺泡损伤和毛细血管损伤,相应器官的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一些危重症患者急需人工膜肺(ECMO) 进行救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患者肺的通气能力和气体交换能力均降低
B、膜肺中的电动泵模拟人的心脏
C、氧合器内发生的过程相当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加入的营养补充液不含无机盐和尿素
3、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COVID-19),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抗体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张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C.瑞德西韦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7
D.瑞德西韦中氢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比是35:31
5、“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率先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截止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已超过2亿剂次。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引起人患新冠肺炎的  ▲  。
(2)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
(3)健康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 免疫。
6、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公众普遍认为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这两种口罩效果好,普通纱布口罩不能戴,真的如此吗?权威杂志《中国防疫》里面就有对前两种口罩和市场出售的两款普通纱布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进行了研究(市售纱布口罩有3层、16层、24层等多种规格)。实验采用美国测试仪器TSI-8130进行测量。已知呼吸阻力的国家标准:低于35mmH2O(读作35毫米水柱)即为呼吸不受阻,实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如表:
口罩类型 数量(只) 平均过滤效率% 平均呼吸阻力(mmH2O)
医用外科口罩(3层) 50 18.5 1.8
N95口罩 50 97.4 13.8
16层纱布口罩 50 32.3 3.9
24层纱布口罩 50 43.9 6.6
(1)实验数量取50只,而不取1只的原因是________ ;
(2)mmH2O是________单位(填物理量的名称);
(3)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公众普遍流行的说法,你的认识是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新闻背景】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
【试题汇编】
1、如图是中国天眼的日常维护装备:“微重力蜘蛛人”,设备最主要部分是一个直径超7m的氦气球,下面悬吊着“蜘蛛人”,人靠浮力达到在“大锅内”“行走”的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氦气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减小了人的重力
B.当人静止在反射面板上时,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蜘蛛人的手脚上都有宽大的轻质板,这是为了减小人对反射面板的压强
D.人手轻碰面板后,会往前运动,这是由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
2、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图所示,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科技支持。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的作用相当于人眼,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中国天眼”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如图是检修员对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进行体检的情景。他们用一个氦气球,将检修员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减小到面板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已知氦气球(包括球内氦气)连同吊索等配件的总质量为180kg,体积为200m3;反射面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20N,求:(g=10N/kg)
(1)氦气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空气的密度ρ空气=1.29kg/m3)
(2)若检修员需要携带20kg的检修装备,则检修员的质量必须在多少千克范围内,才能开展工作?
【新闻背景】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试题汇编】
1、北斗“收官之星”于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比原定发射计划推迟了7天(原因是火箭推进剂出现故障、金属螺栓出现腐蚀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火箭常用到的钛合金耐腐蚀性能好,其硬度、熔点都比钛高
B.N2H4常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金属螺栓腐蚀的原因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氧化反应
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溶液,利用其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代替空气以获得高温
2、北斗3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图),它是北斗3号系列第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主要用于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等,关于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该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后,相对地表静止
C.该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D.该卫星与地面基站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3、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系统中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宣告北斗系统的正式完善。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量转化,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 能。
(2)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的“二元推进剂”,偏二甲肼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分子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1)火箭加速升空时,此时火箭的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变”),火箭推力 重力。
(2)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 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3)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利用 原理,获得了推力。卫星随火箭加速升空时,卫星相对于火箭是 的。
(4)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发动机熄火后,火箭仍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火箭具有
(5)发射现场看到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填“汽化”或“液化”)产生的,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新闻背景】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试题汇编】
1、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振奋人心,此次登顶测量中,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山队员匀速登顶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B.登山队员受到的重力和队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登山队员穿着防滑靴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D.登山队员若在峰顶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是因为海拔高的地方气压更高
2、2020年5月24日,珠峰高程测量队为登顶珠峰,测定珠峰高度,部分队员动身前往海拔7028米的C1营地。下列有关队员在攀登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珠峰山顶气压较高,水的沸点较低
B.在山顶上不能大声叫喊,避免声音传递能量引发雪崩
C.队员穿的登山鞋底部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雪地间的摩擦
D.队员戴上防护面罩,以避免白雪反射的强紫外线灼伤面部皮肤
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峰顶架起测量觇(chān)标。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力测量仪测量珠峰峰顶的重力、用GNSS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开创了我国应用科技测量珠峰的新高度。关于本次测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登山队员在珠峰峰顶不受重力作用
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北斗卫星受平衡力作用
C.大气压强随着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竖立觇标时,增大觇标的支撑面,可以提高觇标的稳定程度
4、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顺利完成峰顶测量等各项任务。
(1)为了帮助登山队顺利登顶,气象工作者在珠峰附近释放探空气球采集气象信息(如图)。推测该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高度显示计”,用于粗略测量珠峰高度。以下是他设计的电路图,图中R是气压传感器,其阻值会随所受气压的增大而增大,R0是定值电阻,高度显示屏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设计要求:海拔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大,则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有________。(可多选)
5、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致敬珠峰精神,致敬攀登者,愿每个人都勇于攀登自己心中的“世界之巅”.在登山过程中,队员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据图回答下列回答:
(1)登山者能够在险峻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G] 的调节作用.
(2)登山者攀登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H] 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 等功能.
(3)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 .
(4)登高望远,远处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B] 的折射,在[F]
上形成视觉.
(5)珠峰上的气温是零下25℃,登山队员的体温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
【新闻背景】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1、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A、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 B、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D、测定一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
2、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截止到2021年11月1日,我国内地人口总数为14.1178亿,其中男性7.23亿,女性6.88亿。
(1)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
(2)人口普查属于生物研究方法中的 法。
(3)二胎政策开放后,小明爸爸妈妈还想生个孩子,生下来是男孩的概率是
(4)科学家在Y染色体上发现了决定睾丸形成的SRY基因,并将它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这只小鼠发育出了睾丸,由此可以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
【新闻背景】
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王海率领年轻的人民空军第一大队,驾驶米格-15歼击机,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由于其内部和外部气体的压力差引起的
B.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斜向上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C.飞机斜向上加速起飞时,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飞机所在高空附近的大气压强比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2、2020年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英雄的人民军队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如今的我们高歌如图所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速度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3、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在服务人员的搀扶下缓步进入会场,与会人员站立鼓掌致意。
(1)老战士入场时,相对于服务人员是 的;相对于站立鼓掌的与会人员是 的。
(2)与会人员雷鸣般的掌声是靠 传播到每位参会人员的耳中。
(3)“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当广播里传出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毛主席的讲话,全国人民为之沸腾。人们听广播就能知道是习主席在讲话是根据声音的 特性判断的。
(4)志愿军老战士身着的绿色军装 (选填“反射”或“吸收”)绿色的光。
4、如图所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小林想测定它的密度,以鉴别纪念币的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a.用电子天平测出一枚纪念币质量m1=30g;
b.用电子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2=55g;
c.将纪念币投入烧杯中,在液面处做上记号;
d.取出纪念币,再往烧杯内加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及水的质量为m3=57.86g;
根据小林的实验:请解答(已知:ρ水=1.0×103kg/m3):
(1)这枚纪念币的体积是多少?
(2)通过计算和对比下面几种金属的密度表,判断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保留一位小数)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为小林提出一条建议。
物质 铝 铁 铜 银 铅
密度/(×103kg/m3) 2.7 7.9 8.9 10.5 11.3
【新闻背景】
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超级月亮”组团而来的“超级血月”现身天宇。从北美洲西部、南美西部到亚洲东部都可以见到“超级血月”。
1、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月食是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的
B. 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C. 杭州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短些
D. 杭州6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2、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如图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观察小虫 B、小猫树荫下乘凉 C、演员对镜子化妆 D、观赏海上日出
3、2021年5月26日,迎来2021年度最盛大最奇美的天象!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血月--精彩叠加上演!杭州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发生最奇美天象时,地球运行到“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 与 之间,此时杭州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
(2)当地球位于图一中B位置时,我国正处于 (节气),这一天学校的旗杆影子在一年中 (选填“最长”或“最短”)。
(3)当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于中间位置的是 。 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天圆地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是 形,由此他推断地球的形状是
【新闻背景】
2021年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特斯拉的展台上出现一位穿着“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识T恤的女士进行维权。当日,该女士站上特斯拉车顶,情绪十分激动,并做出敲打车顶的行为,喊着“特斯拉刹车失灵”。
【试题汇编】
1、近日,出现多起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意外事故,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是刹车失灵。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借助避险车道避免意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汽车下坡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C、汽车失控冲上避险车道时,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避险车道路面铺设碎石,是为了增大对汽车的阻力A
2、主要是特斯拉models是全球首批量产销售的电动汽车,随着能源问题的加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大家的重视,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
B.纯电动汽车中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随着技术进步,终端能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电能替代
D.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
3、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决定了车辆能行驶的里程,工程上用“能量密度”来衡量电池的储电能力,它指的是电池单位质量所存储的电能,“能量密度”相当于我们学过的哪个物理量(   )
A、热量 B、内能 C、热值 D、比热
4、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速度是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控制,电流越大,车速越大。当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时,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发生改变,车速变大。下列模拟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5、制动能量回收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重要技术之一。
(1)电动汽车的可逆电机在汽车减速或制动时,电源自动停止供电,此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动汽车正常行驶时,增大通过电机的 ,使汽车加速前进。
(2)电动汽车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和乘客都需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小司机和乘客由于具有 带来的危害。
(3)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机,它利用的原理是:磁场对 有力的作用。
(4)电动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不妨碍司机视线。如图2所示,车内物体AB成像的情景正确的是
6、电动汽车是环保的交通工具,行驶时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汽车的主要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如图甲所示,在测试过程中,司机和一名陪同人员上车,司机驾驶该充满电的车以节电模式匀速行驶30km,电池剩余容为58kW h,陪同人员负责记录测试数据,已知司机和陪同人员的质量均为70kg,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6%,g取10N/kg。
空车质量 1360kg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400cm2
蓄电池最大容量 68kW h
最高车速 120km/h
最大功率 90kw
最大续航里程 180km
(1)为了节能,车靠近目的地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6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由于电动汽车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此时能反映电机工作原理的是如图中的 。
(2)汽车刹车原理图如图乙所示,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可视为一根能绕O点转动的 (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3)在测试前,人未上车,此时电动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在此测试过程中,电动汽车匀速行驶30km,该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4)如图丙是小明设计的车速提醒电路,R为定值电阻,RV的阻值随车速的变化而改变。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某一数值时提醒驾驶员车速过快,需要减速,图丁是RV的阻值与车速关系的图像。图戊是车速从0加速到100km/h过程中,R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像,则图丁中图线与纵坐标相交点的电阻值是
Ω。当车速达到75km/h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新闻背景】
3月15日晚,央视“3·15”曝光了全国20多家商户安装摄像头识别人脸,存在收集人脸数据的情况,科勒卫浴被点名。据晚会报道,科勒卫浴门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抓取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个人信息。
3月15日,央视总台“3·15”晚会曝光河北沧州青县部分经销商贩售“瘦肉精”羊肉流向郑州个别市场。
【试题汇编】
1、2021年央视“3 15”晩会曝光科勒卫浴、宝马等专卖店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关于人脸识别说法错误的是(   )
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2、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许多学校门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时只需要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面部信息与小区备案系统相匹配,整个测试过程十分便捷,关于人脸识别说法错误的是(   )
A.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3、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新闻背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试题汇编】
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致3人死亡27人受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成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应尽快乘电梯下楼
D.一旦不幸被埋在废墟时,不要大声喊叫,要保持镇定,等待救援
2、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后救援人员正在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废墟下有无生存者,针对生命探测仪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雷达波生命探测仪:电磁波与人体接触后反射并产生变化。
B.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黑暗中也能工作  
C.声波生命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
D.磁场生命探测仪:把废墟看得清清楚楚 
3、2021年5月22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迅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乘电梯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4、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中,某伤员上臂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速度快.你认为伤到的血管及正确的止血方法是(   )
A、动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B、静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C、动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D、静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5、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7日21时49分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震源深度5.0公里。昆明等地震感强烈,昆明市民明显感觉到震感,一些灯摇晃。武警救援队参与了灾区的救援任务。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使用了“高压起重气垫”,高压起重气垫是一种适合于地震救灾的起重工具。它由如图甲所示的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1)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 ________,内能_________。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105N的物 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_________W。
(2)图乙中,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
①请在图乙中画出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的阻力臂L2。_____
②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右端的支点O多远? 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背景】
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有24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5日7时,已成功救出幸存者1名,发现遇难者23名,
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 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9名矿工遇难。
【试题汇编】
1、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被救矿工体重明显减轻,体内被消耗的是(   )
A、糖类 B、 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2、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携带灭火器
C.矿井内严禁烟火 D.戴防毒面具
3、12月4日17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当矿井中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加强通风,以降低瓦斯的浓度;④切断矿井内的所有电源.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4、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 截至25日,事故共有11名矿工获救。刚被救援出的工人,身体衰弱,各个脏器处在很衰竭的情况下,不能马上进食进行恢复,需借助输葡萄液进行进行早期康复.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C6H12O6.葡萄糖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试回答:
(1)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
(2)血浆中的葡萄糖叫血糖,右图是A、B两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A、B两人中 是正常的.
(3)若每克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热量为17.15千焦.在静卧休息的情况下,某中等身材的男子一昼夜需要消耗约5858千焦的能量.若他由于某种疾病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则一昼夜内至少需输入5%葡萄糖溶液 .
A.约13600mL     B.约6800mL   C.约3400mL  D.约1700mL.
(4)如图是救援队员甲和乙在井道中用担架运输搜救到的被困人员时的两种方式,O为担架的重心,A、B为甲乙两人在担架上的作用点,且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上,AO:BO=5:4,甲认为乙采用方式二的样子来提担架能更省力、你觉得方式二能省力吗?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5、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烟台栖霞市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请用化学方法解释“瓦斯”爆炸的原因
措施不当的是_______。
A. 站在原地不动 B. 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 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 ;② 。
(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 和足够的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 。
(5)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已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 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并点燃煤炭。
写出高温下水蒸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新闻背景】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 。
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试题汇编】
1、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和核心舱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吸收了大量的热保护了天和核心舱
B.火箭点火燃烧,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是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C.火箭的燃料要用液态的氢,是因为氢气的热值大
D.火箭发射加速起飞的一段时间里,火箭的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大
2、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
A.举杠铃 B.跳绳
C.踢毽子 D.拉弹簧拉力器
3、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套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太阳光
C.燃料电池水电解系统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D.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4、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A生成B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是炉具清洁剂中的成分,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A→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按物质类别划分,F物质属于 (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新闻背景】
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遭遇极端天气,本次参赛选手共172名,其中有21名参赛人员遇难。
【试题汇编】
1、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遭遇极端天气,有21名参赛人员遇难。遇难的原因是失温,即人体热量的流失大于热量补给。失温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转移,将患者转移到帐篷等避风处
B、冷面隔离,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
C、干燥处理,用干燥的衣服替换掉患者的湿衣服
D、四肢加热,用取暖器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强加热
2、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选手们的这些状况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①保护 ②散热 ③排汗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的科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开赛时,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神经元
C.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D.运动中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皮肤中的血管将收缩
4、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事开赛。
(1)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甲中的  (选填“A”或“B”)状态,皮肤血管处的变化是 。图中能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选填“a”或“b”)。
(2)随着比赛的进行,选手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 。
5、近几年,马拉松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项运动中。如图是参与该运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示意图,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马拉松运动主要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 和肌肉组成。
(2)发令枪响时,图A中的③ 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图B中 (填序号)一定区域,运动员听到枪响,冲出起跑线。
(3)运动员通过图D中的# 进行气体交换,这样,血液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图C中的 (填序号),之后动脉血再通过 这一循环途径运往全身各处,供给生命活动。
(4)食物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其中的淀粉在图E中的 (填代表符号)内被彻底分解成 ,之后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给生命活动。
【新闻背景】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试题汇编】
1、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C.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自己的器官进行呼吸
D.试管婴儿技术进行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在子宫中完成的
B.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C.母亲怀孕40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
D.成熟的胎儿连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3、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优生优育再次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话题。
(1)小乐的母亲已经怀孕了, 是新生命的起点,形成的场所是图一中的标号[ ] 。
(2)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标号[ ]
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 维持第二性征。
(3)图二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比b早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a比b晚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C.a代表女性的卵巢
D.b代表男性的睾丸
(4)某夫妇结婚后女方一直没有怀孕,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女方输卵管堵塞,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该夫妇有了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的“试管”相当于女性生殖器官中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