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圆周运动》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光滑的小钉子A,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细绳与钉子相碰时,钉子的位置距小球,则细绳碰到钉子前、后瞬间( )
A.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4
B.小球所受合外力大小之比为1∶4
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
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4∶1
2.如图有一固定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间的夹角分别为和,则( )
A.A、B两球所受弹力的大小之比为3∶4
B.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27∶64
D.A、B两球的转速之比为
3.一辆货车在崎岖道路上匀速率行驶,途中发生了爆胎。道路地形如图所示,则爆胎可能性最大的位置是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A或B或C处
4.如图甲所示,透明弹跳球是儿童喜欢的玩具:如图乙所示,用手拉着不可伸长绳子的一端使弹跳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拉绳的手保持静止,弹跳球两次做圆周运动的平面分别为平面a和平面b。绳子质量和空气阻力不计,弹跳球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B.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的线速度较大
C.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的周期较大
D.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时绳子的拉力较大
5.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2r。一辆质量为m的赛车通过AB线经弯道到达A′B′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OO′=r。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均为Fmax.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赛车经过路线②③时的位移相等
B.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D.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板上放一个物体,使水平板和物体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匀速圆周运动,为水平直径,为竖直直径,在运动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物块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 )
A.物块始终受到三个力作用
B.在、两点,水平板对物块的作用力指向圆心
C.物体全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全程所受合力大小不变
7.如图甲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2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2l,b与转轴的距离为l.如图乙所示(俯视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c和d(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c与转轴、d与转轴的距离均为l,c与d之间用长度也为l的水平轻质细线相连。木块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做角速度缓慢增大的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同时开始滑动
B.图甲中,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b所受的静摩擦力
C.图乙中,c、d与圆盘相对静止时,细线的最大拉力为kmg
D.图乙中,c、d与圆盘相对静止时,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为
二、多选题
8.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球,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速度大小为,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9.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B.小球的质量为
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下
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10.如图所示,修正带的核心部件是两个半径不同的齿轮,两个齿轮通过相互咬合进行工作,A和B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处的点。若两齿轮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不等
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
三、实验题
11.向心力演示器是用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F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匀速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
(1)在研究向心力F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用到物理学中的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演绎推理法
(2)图中所示,若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______的关系;
A.钢球质量m B.运动半径r C.向心加速度a D.角速度ω
(3)图中所示,若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钢球A和钢球C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4,则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的半径之比为______。
A.2:1 B.1:2 C.4:1 D.1:4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装置中水平光滑直杆随竖直转轴一起转动,一个滑块套在水平光滑杆上,用细线将滑块与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力传感器连接,细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当滑块随水平杆一起匀速转动时,细线的拉力就是滑块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传感器测得,滑块转动的角速度可以通过轻质角速度传感器测得。
(1)要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大小关系,则需要采用___________
A.放大法 B.等效替代法 C.微元法 D.控制变量法
(2)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仅多次改变竖直转轴转动的快慢,测得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角速度传感器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图线斜率为k,则滑块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_。(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3)若水平杆不光滑,根据(2)得到图线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若去掉细线,保持滑块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转轴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___________(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13.暑假里,某同学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圆形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同学挑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该同学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下图所示的因周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伞盖”保持在水平面内稳定旋转,椅子上的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该同学与座椅的总质量,座椅(可视为质点)到轴线的距离,座椅距离地面的高度为,g取,,,,。在此过程中,求:
(1)座椅受到绳子的拉力T的大小;
(2)该同学运动的线速度v的功小;
(3)该同学随身带的玻璃球从座椅上不慎滑落,求落地点与游艺机转轴(下图中点)的距离(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小物块,用长为L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求:
(1)绳中刚要出现拉力时转台的角速度;
(2)物块刚离开转台时转台的角速度。
15.如图甲所示,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半径为R的竖直圆轨道相接。把质量为m的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不同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小球经过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与小球瞬时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b点横坐标为5gR。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求:
(1)图乙中a点对应小球的速度大小;
(2)图丙中b点对应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
16.若某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组成。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这两部分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AB长L1 = 120 m,BC水平投影的长度L2= 40 m,图中C点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 = 30°。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3s到达B点进入BC段。已知舰载机的质量m=1.5×104 kg,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 10 m/s2,求:
(1)舰载机刚进入BC时的速度大小;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对甲板的压力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CD.细绳碰到钉子前、后瞬间线速度大小不变,即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半径变小,根据
v=ωr
得知,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4,故CD错误;
B.根据
F合=F-mg=
则合外力大小之比为1∶4,选项B正确;
A.拉力
F=mg+
可知拉力大小之比
选项A错误;
故选B。
2.D
【解析】A.据两球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
故A错误;
BC.根据
解
则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
周期表达式为
则有
故BC错误;
D.球的转速之比
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在A点时有
解得
在B点时有
解得
在C点时有
根据
可知,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则在B点时正压力最大,爆胎可能性最大的位置是图中的B处,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D.设弹跳球的质量为m,绳子的长度为L,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对小球受力分析,由
可知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时绳子的拉力较大,故D正确,与题意不符;
AB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其中
解得
所以弹跳球在平面a上运动的角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大、周期较小,故C错误与题意相符;AB正确,与题意不符。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5.B
【解析】A.选择路线②,赛车的位移为从A到A′;选择路线③,赛车的位移为从A到A′;所以两种位移是相等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故向心力为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所以,选择不同路线,赛车的向心力相等,向心加速度相等;赛车的向心力相等,又由
所以,R越小,v越小,故选择路线①,赛车的速率最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C.设选择赛道②时速率为v0,那么由
可知,选择赛道③时,速率也为v0;选择赛道①时,速率为;
那么,选择赛道①时赛车所用时间
选择赛道②时赛车所用时间
选择赛道③时赛车所用时间
所以,t1最大,即选择路线②,赛车所用时间最长,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A.在c、d两点,物块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其他位置处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A错误;
B.在a、b两点,水平板对物块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但水平板对物块还有支持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不指向圆心,B错误;
CD.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块所需向心力大小不变,且此向心力由物块所受合力提供,即物块全程所受合力大小不变,在a、b点时,完全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而在别的位置不是,所以物块全程所受的摩擦力是会变化的,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A.在题图甲中
r越大,开始滑动时的角速度越小,则a先滑动,A错误;
B.对木块a有
对b有
即a、b所受的静摩擦力始终相等,B错误;
CD.在题图乙中,当时,细线的拉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提供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当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细线垂直时,如图所示
木块受到的合力F最大,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
解得
此时
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CD
【解析】AB.由图乙可知当时,杆对球的弹力恰好为零,此时只受重力,重力提供向心力,有
即重力加速度
当时,向心力为零,杆对球的弹力恰好与球的重力等大反向,即
则小球的质量
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当时杆对球的弹力为零,当时,有
杆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当时,有
杆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下,当时,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故C正确;
D.当时,有
又,所以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
故D正确。
故选BCD。
9.BD
【解析】AB.由图可知,当时
故有
可得小球的质量
故B正确,A错误;
C.由图可知,当时,有
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杆的作用力向上,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当时,由
可得
由图可得当时,由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故选BD。
10.BD
【解析】AB.A和B分别为两个齿轮传动边缘处的点,则线速度大小相等,而,由可知
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向心加速度可知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1. C D A
【解析】(1)[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图中所示,若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3]根据
F = mω2r
可知若两个钢球质量m和运动半径r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钢球1和钢球2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4,可知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2,根据
v = ωR
可知,因为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是皮带传动,边缘线速度相等,则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的半径之比为2:1,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2. D 不变
【解析】(1)[1]向心力的影响因素有多个,要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大小关系,则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D正确。
故选D。
(2)[2]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仅多次改变竖直转轴转动的快慢,测得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角速度传感器的示数,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图线斜率为k,则
滑块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为
(3)[3]若水平杆不光滑,则满足
即
故根据(2)得到图线斜率不变。
[4]当F=0时,,可得
若去掉细线,保持滑块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不变,最大静摩擦力作为向心力,故转轴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
13.(1)500N;(2)7.5m/s;(3)8.7m
【解析】(1)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重力,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拉力
(2)根据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v=7.5m/s
(3)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解得
x=4.5m
由勾股定理,落地点与游艺机转轴的距离
14.(1);(2)
【解析】(1)当物块与转台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绳中要出现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物块刚离开转台时,物体和转台之间恰好无相互作用力,有
,
对物块有
联立解得
15.(1);(2)
【解析】(1)在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在竖直圆轨道的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16.(1)80m/s;(2)
【解析】(1)由题意可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3s到达B点进入BC段,设舰载机到达B点的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2)设舰载机刚进入BC时对甲板的压力为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舰载机对甲板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甲板对舰载机的支持力,根据圆周运动的性质可得
由题意,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舰载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代入数据,解得
故可得舰载机对甲板的压力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