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室的自动恒温箱,该恒温箱工作环境的温度为15℃左右,恒温箱内部的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加热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kΩ,R2为装在恒温箱内的热敏电阻,如图丙所示为R2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电压鉴别器接在控制电路的A. B两点间。当热敏电阻R2的阻值发生变化时,A、B间的电压UAB随之发生变化。电压鉴别器可通过内部的电磁继电器控制加热电路中开关S的通断。当UAB小于2V时,鉴别器将使加热电路中开关S闭合,使加热电路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AB大于3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断开,停止加热。在分析电路时,可将电压鉴别器内部视为断路。求:21cnjy.com
(1)恒温箱内部的温度为20℃时,通过热敏电阻R2的电流;
(2)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2.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
(4)求表中m的值。
3.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5g石灰石样品,把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序号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0 10
第二次 20 5
第三次 20 3
第四次 20 m
(1)从以上数据可推知,m=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
(3)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 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21教育网
5.广口瓶中装有适量NaHCO3的稀溶液,将新鲜的绿藻浸在该溶液中.已知当溶液中CO2被不断消耗时,溶液中将发生以下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当溶液中CO2的量不断增加,发生以下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将装置在暗室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广口瓶中NaHCO3的含量如何变化 ------21·cn·jy·com
6.根据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测定的变化有很多种,通常只测定其中之一的变化就可以了。从下列列举的变化里,选择其中最易操作的是___.(本题只选最佳的一个答案)
A. 生成的葡萄糖B. 生成的淀粉
C. 生成的氧气D. 消耗的水
E. 消耗的二氧化碳F. 消耗的氧
(2)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研究水草光合作用时,三角烧瓶里的水草中,加入___溶液效果最好(从以下溶液中选填序号:①葡萄糖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CO2释放溶液)
(3)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时间后,实验装置U形管两侧的液柱左侧要___(填“高于”“相平”或“低于”)右侧。www.21-cn-jy.com
(4)若不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时间后,实验装置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变化不大,原因是___.
7.如图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体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下图中的( )
AB.C.D. 2·1·c·n·j·y
8.如图是肺部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腹肌收缩时,图中a、b、c 三部位的压力大小依次是( )
A. c>a>b B. a>b>c C. a>c>b D. b>c>a
9. 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 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 (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 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
D. 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某同学去我市的乐业大石围天坑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
(1)m=___g;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重新取该石灰石样品10克,加入若干克该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恰好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
A. 只含碳、氢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 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
12.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6.5 B. 63 C. 98 D. 294
13.《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
14.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
(1)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各为多少克
(2)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的气体质量.
(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1.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室的自动恒温箱,该恒温箱工作环境的温度为15℃左右,恒温箱内部的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加热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kΩ,R2为装在恒温箱内的热敏电阻,如图丙所示为R2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电压鉴别器接在控制电路的A. B两点间。当热敏电阻R2的阻值发生变化时,A、B间的电压UAB随之发生变化。电压鉴别器可通过内部的电磁继电器控制加热电路中开关S的通断。当UAB小于2V时,鉴别器将使加热电路中开关S闭合,使加热电路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AB大于3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断开,停止加热。在分析电路时,可将电压鉴别器内部视为断路。求:21cnjy.com
(1)恒温箱内部的温度为20℃时,通过热敏电阻R2的电流;
(2)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2.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
(4)求表中m的值。
3.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5g石灰石样品,把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序号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0 10
第二次 20 5
第三次 20 3
第四次 20 m
(1)从以上数据可推知,m=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
(3)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 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21教育网
5.广口瓶中装有适量NaHCO3的稀溶液,将新鲜的绿藻浸在该溶液中.已知当溶液中CO2被不断消耗时,溶液中将发生以下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当溶液中CO2的量不断增加,发生以下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将装置在暗室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广口瓶中NaHCO3的含量如何变化 ------21·cn·jy·com
6.根据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测定的变化有很多种,通常只测定其中之一的变化就可以了。从下列列举的变化里,选择其中最易操作的是___.(本题只选最佳的一个答案)
A. 生成的葡萄糖B. 生成的淀粉
C. 生成的氧气D. 消耗的水
E. 消耗的二氧化碳F. 消耗的氧
(2)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研究水草光合作用时,三角烧瓶里的水草中,加入___溶液效果最好(从以下溶液中选填序号:①葡萄糖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CO2释放溶液)
(3)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时间后,实验装置U形管两侧的液柱左侧要___(填“高于”“相平”或“低于”)右侧。www.21-cn-jy.com
(4)若不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时间后,实验装置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变化不大,原因是___.
7.如图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体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下图中的( )
AB.C.D. 2·1·c·n·j·y
8.如图是肺部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腹肌收缩时,图中a、b、c 三部位的压力大小依次是( )
A. c>a>b B. a>b>c C. a>c>b D. b>c>a
9. 在同一天时间里,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取其质量,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 叶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 (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 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
D. 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某同学去我市的乐业大石围天坑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求:
加入稀盐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m 0.6 0.6
(1)m=___g;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重新取该石灰石样品10克,加入若干克该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恰好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
A. 只含碳、氢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 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
12.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6.5 B. 63 C. 98 D. 294
13.《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
14.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
(1)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各为多少克
(2)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的气体质量.
(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1.(1)由图象知,当恒温箱内部的温度为20℃时,R2=25kΩ,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R1+R2=5kΩ+25kΩ=30kΩ=3×104Ω;
通过热敏电阻R2的电流为I=UR=12V3×104Ω=4×10 4A;
(2)当U1=2V时,U2=U U1=12V 2V=10V,
因为U1U2=IR1IR2=R1R2,
所以R2=U2U1 R1=10V2V×5kΩ=25kΩ,
由图象知,t=20℃;
当U′1=3V时,U2=U U′1=12V 3V=9V,
因为IR′1IR′2=IR1IR′2=R1R′2,所以R′2=U′2U′1 R1=9V3V×5kΩ=15kΩ,由图象知,t′=35℃;
即该恒温箱的温度将保持在20℃ 35℃之间;
2.(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故填:一、二;
(2)由第一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3.0g 101.9g=1.1g
设3.0g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1g
100x=441.1g
x=2.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5g:(3.0g 2.5g)=5:1;故填:5:1;
(3)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第四组比第三组多溶解了12.0g 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质量为3.0g×16=0.5g,所以a=105.0+0.5=105.5,故填:105.5;
(4)第三组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g+9.0g 105.0g m=4.0g m
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4.0g m
100y=444.0g m
y=100×(4.0g m)44,
9.0g混合物中的碳酸钙质量为9.0g×56=7.5g
所以100×(4.0g m)44+m=7.5g
m=1.94g,故填:1.94.
3.(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前两次减少的固体的质量均为5g,这说明20g稀盐酸和5g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而第三次只减少2g,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反应完全,故可以判断m的值为3;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15g 3g15g×100%=80%
(3)设2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5g x
1005g=73x
解得:x=3.65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g20g×100%=7.3%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4.(1)由图可知在n1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为0,即在该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故答案为: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
(2)根据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可知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则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若从全天来看,晚上指进行呼吸作用,则植物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答:不能;因白天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质量相等,但植物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有机物的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因曲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量,则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为吸收加上抵消呼吸那部分的消耗,即光合作用的吸收速度为10 ( 5)=15毫克/(分米2 小时),再由株叶面积为10分米2、光照4小时,则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毫克/(分米2 小时)×10分米2×4小时=600毫克,故答案为:600;
(4)设生成葡萄糖的质量为x毫克,
6CO2+6H2O 光C6H12O6+6O2
264 180
600mg x
264180=600mgx
解得x=409.09mg,
答: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409.09mg.
5. 碳酸氢钠的含量应该是增加的.因为绿藻在暗室里无法照到光,呼吸作用强过光合作用,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行第二个反应,所以生成碳酸氢钠,其含量增加!
6.
(1)C;
(2)③
(3)低于;
(4)由于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体积相等,锥形瓶内气压不变,所以左侧液柱与右侧液柱相比,液面高度相等。
7.C.
8.B
9.A、y经过了光合作用,比在饥饿处理下的叶片多积累了一些有机物,因此y比x重,A正确;
B、(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B正确;
C、下午4:00到晚上10:00都在黑暗中,植物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y-z)g表示这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所以呼吸作用速率为(y-z)/6,C错误;
D、(y-x)g可代表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y-z)g表示这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所以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6个小时内有机物的净增加量+6个小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y-x)+(y-z)=2y-x-z,D正确.
故选:C.
10.(1)样品是6g,加入第一个10g盐酸的时候,剩余固体是4.0g,说明反应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根据后面的数据可知此时碳酸钙应该有剩余,也就是10g盐酸和2.0g碳酸钙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二次再加10g盐酸,反应掉的碳酸钙还可能是2.0g,即还剩余2.0g固体,根据后面的固体质量可知,第二次应该也是反应掉2.0g.剩余2g.即m=2.0g.故答案为:2.0;
(2)由于6g样品剩余了0.6g不溶性物质,也就是碳酸钙的质量为6g 0.6g=5.4g.
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5.4g6.0g×100%=90%.
故答案为90%
(3)10g盐酸和2.0g碳酸钙是恰好完全反应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2.0g 10gx
10073=2.0g10gx
x=14.6%
(4)10g石灰石样品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z,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w
10g石灰石样品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0g×90%=9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9g 14.6%y z w
1009g=7314.6%y=111z=44w
y=45g
z=9.99g
w=3.9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99g9g+45g 3.96g×100%≈20%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柠檬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而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柠檬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则需经过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
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则0.8g+6g=6.8克,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小于7.6g,所以可以判断在柠檬醛中还含有氧元素,则柠檬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12. C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根据化学方程式:3CO2+4Na═2X+C(金刚石),可知:反应前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4个Na原子,反应后2X和1个C原子,可推断出2X由4个Na原子,2个C原子,6个O原子组成,则1个X组成为:2个Na原子,1个C原子,3个O原子,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选B.
14.(1)根据分析可以知道试管中剩余的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由“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可以知道该固体为二氧化锰,由于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说明氯酸钾以完全分解,那么所得溶液为氯化钾溶液,可以知道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7.45%=7.45g;
(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则:
245 149 96
x 7.45g y
解得:x=12.25g;y=4.8g;
(3)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1)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3.25g二氧化锰,7.45g氯化钾;
(2)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4.8g;
(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