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历史5.2 外交关系突破 素质提升(人民版必修1)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最主要表现是 ( )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C.成为第三世界的核心 D.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2.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
A.基辛格秘密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乒乓外交”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4.改善中美关系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 ( )
A.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 B.都面临苏联的威胁
C.都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都符合各自国家的利益
5.日本在美国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直接原因 ( )
A.中日两国人民有着长期友好的往来 B.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6.美国首次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原则是在 ( )
A.1971年联合国第26届联大 B.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C.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D.1982年《中美上海公报》
7.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大门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毛泽东通过斯诺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邀请美乒乓球队访华 D.《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8.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 )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0.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 )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11.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图一)。1975年1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福特总统及其夫人和女儿(图二)。在图一到图二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有 ( )
图一 图二
①中国透露出与美国和解的信息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并且与美国正式建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
12.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两种说法本质一致的地方是 ( )
A.美国始终坚持遏制和孤立政策 B.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以自身利益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出发点 D.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3.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14.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 ( )
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B.尼克松渴望看一看新中国
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D.美国人对新中国不了解
15.从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使馆,互派大使已经有30多年,但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从建交以 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美国态度 B.经贸关系 C.历史问题 D.台湾问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 1960年12月,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材料三 1971年5月1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的利益为代价,这个行动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
材料四 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读史感悟:
(1)材料一至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原因。
(3)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新中国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发生这一变化?
(5)据材料四指出,外交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2年2月28 《中美上海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1972年9月29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指出:“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读史感悟: (1)中国政府对日本和美国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提出的相同的条件是什么?基于什么历史条件对美国提出了什么特殊要求?又基于什么历史条件对日本作出了什么承诺?
(2)中美、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参考答案
探究1
(1)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实质实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个中国”是中国的根本立场。
(3)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究2
(1)美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及经济军事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活动:与苏联等国家建交;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2)政策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劣势;中国实力增强。成就: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探究3
(1)长期敌视新中国。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修改日本教科书,美化侵华战争;参拜靖国神社,复活军国主义;钓鱼岛之争等。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D 6.B 7.C 8.D 9.C 10.A 11.D 12.C 13.A 14.C 15.C
16. (1)说明新中国建国之初,中国受到美国的孤立和不承认,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得到缓和。
(2)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对新生的民主国家加以遏制。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美国面临局势的变化。
(4)态度由以前的反对.孤立转为要求改善。说明在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美苏对峙局势中美国所处的被动局势下,美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5)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
17.(1)相同条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对美国提出特殊要求所基于的历史条件:由于美国长期支持国民党台湾当局,仇视社会主义和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对日本作出承诺所基于的历史条件:中日历史上有过十分友好的经历,但近代历史上多次侵略中国,特别是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按照战后国际裁决应向中国赔款,中国政府作出放弃战争赔款的承诺要求。(2)有利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