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多普勒效应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 多普勒效应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16: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 多普勒效应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缝或孔的宽度比波长长才容易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共线
C.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同
D.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2.根据多普勒效应,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由实验知道遥远的星系所生成的光谱都呈现“红移”,即谱线都向红色部分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现象可知(  )
A.宇宙在膨胀 B.宇宙在收缩
C.宇宙部分静止不动 D.宇宙只发出红光光谱
3.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B.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C.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
D.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来自遥远的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比较,波长均变小,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地球而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连续均匀的海浪冲击下,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动,是共振现象
B.受迫振动的振幅由驱动力的大小决定,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C.医生利用超声波测定病人血管中的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D.寺庙里的大钟被撞击后我们会感觉到余音不绝,这属于声波的衍射
5.如图所示,一频率为600Hz的声源以一定角速度绕圆心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圈。某观察者站在离圆心O很远的P点观察。若观察者接收到声音频率小于600Hz,则可能是声源在图中哪点发出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渔船上的声呐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方鱼群的方位。某渔船发出的一列超声波在时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图为质点的振动图像,则(  )
A.该波的波速为
B.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C.若鱼群向着渔船方向游过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可能为
D.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m
7.气象雷达用于近距离云层的探测,可通过反射波频率的变化测定云层的速度,其运用的规律是(  )
A.波的干涉 B.波的衍射 C.波的折射 D.多普勒效应
8.某飞手在操场中央操控无人机进行飞行表演,观众坐在看台观看。如图所示正在进行的是“刷锅”表演,无人机携带一个发声的蜂鸣器围绕飞手正上方的O点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飞手听到声音的音调变高
B.飞手听到声音的音调平稳不变
C.观众听到声音的音调平稳不变
D.飞手与观众听到声音的音调始终相同
9.警车向路上的车辆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波,同时探测反射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时,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
B.当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时,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
C.当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时,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D.当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时,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不变
二、多选题
10.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坐在两条船里,同学甲在船上每隔1s敲响一下水里的钟,且在他敲响第一下的瞬间同时敲响放在船上的另一个钟;当乙同学听到通过水里传来的第3声钟响的同时,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为1400m/s,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两船相距约为898m
B.两船相距约为1020m
C.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则甲船速度大于乙船速度
D.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则甲船速度小于乙船速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反射波的频率升高
B.电磁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而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C.两列相干波的波峰与波峰叠加相互加强,波谷与波谷叠加相互削弱
D.赫兹通过测量证明,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学生所测值偏大,可能是把次单摆误记为次
三、填空题
12.右图反映了飞机以一定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静止在B点的人听到的音调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1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哈勃从星光谱的观测中发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退行,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大,两者成正比,这个规律称为哈勃定律。一个遥远的超新星以速度v远离地球观察者,地球观察者测量的星系光谱波长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超新星发出光谱波长;地球观察者测量超新星发出光的传播速度为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四、解答题
14.以速度u=20m/s奔驰的火车,鸣笛声频率为275 Hz,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v=340m/s。
(1)当火车驶来时,站在铁道旁的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是多少?
(2)当火车驶去时,站在铁道旁的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是多少?
15.如图为由波源S发出的波某一时刻在介质平面中的情形,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设波源频率为20Hz,且不运动,而观察者在1s内由A运动到B,观察者接收到多少个完全波?
16.如图是在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指向车辆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经车辆反射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在某次测速过程中,超声波测速仪对某一汽车共发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测速仪固定不动),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
(1)求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该路段汽车限速60km/h,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时刻/s 0 0.5 1 1.6
事件 发生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发生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波发生衍射现象不需要条件,但只有缝或孔的宽度比波长短或跟波长相差不多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A错误;
B.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错误;
C.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同,C正确;
D.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科学家们发现了红移现象,即光谱线都向红色部分移动了一段距离,红光波长长而频率小,根据多普勒效应的理论可知,物体靠近观察者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变大,远离观察者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变小,光谱线向红色部分移动说明,电磁波的频率变小了,这些星球都在远离地球。即宇宙在膨胀。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A.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根据上一选项分析,多普勒与波的干涉无关。故B错误;
C.多普勒效应是波共有的特征。故C正确;
D.根据多普勒现象,若波源不动,观察者远离波源,则观察者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所以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来自遥远的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比较,波长均变长,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地球而去。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详解】
A.上下振动的小船是受迫振动,A错误;
B.受迫振动的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B错误;
C.医生利用超声波测定病人血管中的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C正确;
D.寺庙里的大钟被撞击后我们会感觉到余音不绝,这属于声波的反射。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观测者靠近时,观测者接受的频率高于声源;当声源和观测者远离时,观测者接受的频率低于声源。把速度方向标出来,A点有接近的趋势,频率变大;C点有远离的趋势,频率变小;B、D点速度方向垂直,频率不变。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该波的波速为
故A错误;
B.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所以此时质点P应位于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下坡,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B错误;
C.鱼群反射超声波的频率为
若鱼群向着渔船方向游过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应大于,不可能为8×104Hz,故C错误;
D.时间内,质点运动了个周期,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气象雷达用于近距离云层的探测,可通过反射波频率的变化测定云层的速度,其运用的规律是多普勒效应,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无人机携带的蜂鸣器与飞手的距离保持不变,故飞手接收的频率与蜂鸣器发出的频率相同,所以飞手听到声音的音调平稳不变。但是观众与无人机携带的蜂鸣器距离会不断变化,当蜂鸣器与观众距离变远时,观众接收的频率变小,当蜂鸣器与观众距离变近时,观众接收的频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A.当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减小,产生多普勒效应,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故A正确;
B.当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故B错误;
C.当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减小,产生多普勒效应,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故C错误;
D.当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10.CD
【解析】
【详解】
AB.由题意可得

解得
故AB错误;
CD.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若向右运动,则甲船速度大于乙船速度,若向左运功,则甲船速度小于乙船速度,故CD正确。
故选CD。
11.ADE
【解析】
【详解】
A.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相当于波的传播速度增大,根据可知,警车探测到反射波的频率升高,故A正确;
B.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是波的固有属性,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多普勒效应,故B错误;
C.两列相干波的波峰与波峰叠加或波谷与波谷叠加相互加强,波峰与波谷叠加相互削弱,故C错误;
D.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他还通过测量证明,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这样,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赫兹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故D正确;
E.把次单摆误记为次,则代入计算的周期偏小,根据,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故E正确。
应选ADE。
12. 变低 多普勒效应
【解析】
【详解】
飞机远离B运动,在B点的人在单位时间内的得到的完整的波的个数变少,则人听到的飞机的声音的频率变低;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13. 大于 c
【解析】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遥远的超新星以速度v远离地球观察者,则地球观察者测量的星系光谱波长大于超新星发出光谱波长;根据相对论原理,地球观察者测量超新星发出光的传播速度为c。
14.(1)292 Hz;(2)260 Hz
【解析】
【详解】
(1)火车驶来,以观察者为参考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2)火车驶去,以观察者为参考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15.19个
【解析】
【详解】
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等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如果观察者不动,则1s内,观察者接收的完全波的个数应为20个,然而当观察者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能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正好比不运动时少1个,即他只接收到19个完全波。
16.(1)17m;(2)合法;(3)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5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从1s时刻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6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则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2)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
则汽车的速度为
因为58.3km/h<60km/h,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