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复习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力平衡》复习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4:58:56

文档简介

例1-1.(2019 铜仁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经受了实践的检验的,故A错误;21*cnjy*com
B、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
例1-2.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此类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
(1)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选填“金”、“铅”或“木”);
(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   ;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  。
【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金球运动的最快,速度最大;
(2)由图可知,三个小球在介质3中比在介质1中相同时间内下落的距离相差最小,由于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故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相差越小;
(3)介质的密度越小,速度相差越小,故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下落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1)金;(2)相差越小;(3)下落速度相等。
例1-3.(2017·丽水)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C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1-4.(2020 无锡)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需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我们可以通过小车所受阻力减小时其运动路程变化的趋势,推理出阻力减小到零时,运动的小车将   。
【解答】(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车通过的距离不同,由实验知:接触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越远;匀速直线运动。
1.(2019春 南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作用力中,力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21教育网
A.运动员用力将铅球推动 B.人用力拉长拉力器
C.人的压力将跳板压弯 D.射箭运动员将弓拉弯
【解答】解:A、运动员用力将铅球推动,铅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故A符合题意;
B、人用力拉长拉力器,力改变了拉力器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压力将跳板压弯,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将弓拉弯,力改变了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解:滑块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则滑块M、m到达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等;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光滑平面不受摩擦力,则两滑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相等,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故选:C。
3.(2019春 蚌埠期中)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该物体将(  )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B.立即静止
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其运动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前是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前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4.(2019春 凉州区期末)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解答】解: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选:D。
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
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运动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
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
【解答】解:
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
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故选:D。
6.(2019 临海市二模)在链球比赛中,小宇以时钟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如图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图中之O点,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个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又落在有效区内?(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根据题目知,球运动方向为圆的切线方向,
A、由图知,当在甲图松手时,链球的速度方向未向着有效区,不符合题意;
B、在乙处松手时,链球的速度方向向着有效区,符合题意;
C、在丙处松手时,链球斜向下运动,速度未向着有效区,不符合题意;
D、丁处,链球斜向下运动,速度未向着有效区,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20 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   (填运动状态);
(3)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4)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解答】(1)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说明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通过的路程比较大,所以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换一个更长的木板;或者将小车从高度较低处滑下,或者可以减小斜面的倾角,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故不可行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故选B。
(2)由图示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路程越远;进一步推理可知,当阻力为零时(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题意可知,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所以小车到达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的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而且小车最后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都会停下来;所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等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4)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所用的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用的方法是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用的方法是理想实验法,故C符合题意;
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B;(2)长;匀速直线运动;(3)等于;(4)C。
例2-1.(2019 十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小汽车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
D.宇航员到太空后惯性减小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故A错误;
B、小汽车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会向前冲,即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正确;
C、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只是让人能向上跳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应用了惯性;故C错误; D、宇航员到太空后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
例2-2.如图,拨动簧片簧片弯曲变形,把砝码与支架之间的金属片弹出,砝码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而是落在了支架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力改变了簧片的运动状态
B.金属片飞出,说明金属片没有惯性
C.金属片离开簧片能继续向前飞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砝码能落到支架上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A、如图所示,拨动簧片,力使簧片发生了形变,改变了簧片的形状;故A错误;
B、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金属片具有惯性;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砝码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最后落到支架上;故D正确。故选:D。
例2-3.(2020·杭州)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答案】 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使运动状态不变,物体也有惯性,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故D正确。故选D。
例2-4.在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小木块,如果要发生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小车应该如何运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1)要使木块按甲图的情况倾倒,小车的运动是   ;
(2)要使木块按乙图的情况倾倒,小车的运动是   。
【解答】解:解: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或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左倾倒;
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或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故答案为:(1)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2)向左加速运动或向右减速运动。
例2-5.(2020 黑龙江)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解答】当后方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故选:D。
例2-6.(2020·衢州)将两张同样的纸分别剪出两个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张纸中间部分下端夹一个夹子,如图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张纸上沿的两端,拿起后都让纸面竖直且保持静止,此时,夹子受到纸对它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们用力迅速向两边拉,图甲中纸断成两截,图乙中纸断成三截,多次实验结果均相同。图乙中纸断成三截是因为中间部分夹上夹子后________,导致惯性增大。
【答案】 等于;质量增大
【解析】(1)当夹子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夹子受到纸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大小。
(2)图乙中纸断成三截是因为中间部分夹上夹子后质量增大导致惯性增大。
1.(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 A 位置竖直向上起跳, 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 A 位置的东侧 B. A 位置的西侧 C. A 位置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C
【解析】游轮匀速直线运动时,人游轮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游轮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回原处。故答案为:C。
2.(2018·绍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桨
B. 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 龙舟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龙舟的重力
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答案】 D
【解析】A、桨是向后划的,而船是向前走的;所以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
B、 龙舟和龙舟上的鼓是一体的,所以作为参照来观察龙舟是静止的;故B错误;
C、 龙舟漂浮时,龙舟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C错误;
D、 物体失去动力后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故D正确;故答案为:D
3.从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此后该氢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减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继续匀速下降 D.静止不动
【解答】解:∵氢气球匀速下降,
∴F浮=G,
当氢气球上掉下一重物,F浮>G′,氢气球受到的合力向上,
∵氢气球具有惯性,
∴氢气球将继续下降,但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为0后再上升。故选:A。
4.(2018·金华)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 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 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A、冰刀磨得很锋利,减小了接触面积,增大了压强而不是摩擦力;故A错误;
B、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惯性的作用;故B正确;
C、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
5.(2020 咸宁)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解答】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接球时,球受到球拍的弹力,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6.(2020 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A、小车在斜面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在水平面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本身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B错误;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其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
7.(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②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①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
②让同一小钢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例3-1.(2020·宁波)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如下图所示:
在上面四幅图中,只有A选项中人的重力作用下没有通过双脚的支撑面,所以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平衡,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故选A。
例3-2. (2019·嘉舟)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C )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大小相等
例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教育名师
A.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B.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C.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操作是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D.滑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省力
【解答】解:A、实验中选择小卡片,主要为了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故A正确;
B、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可以通过改变细线下面所挂码的个数改变二力的大小;故B正确;
C、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实验中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目的是使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21cnjy.com
D、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定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D。
例3-4.小宇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不考虑两边细绳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关于这个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实验时要把小车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实验效果更好
B.小车左侧受到的拉力就是左边托盘和盘内砝码的总重力
C.只有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小车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当小车平衡后,小宇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彼此平衡21
【解答】解:
A、“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这个实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减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水平面越光滑越好,故A错误;
B、由于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小车左侧受到的拉力不一定等于左边托盘和盘内砝码的总重力,故B错误;
C、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C错误;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不平衡,故松手后,小车将转动,不能保持平衡;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1.如图甲所示为一个挂在墙上的弹性小球被拉开一个角度放手瞬间的情形,图乙是小球逆时针转动到刚刚碰到墙壁瞬间的情形,请对小球进行分析(  )
A.甲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墙对球的弹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
C.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
D.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解:小球逆时针转动到刚刚碰到墙壁瞬间的情形,则小球受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绳子的拉力、重力和墙壁对小球的弹力;由于小球刚碰触到墙壁,小球处于加速状态,所以小球受力不平衡,故B正确。
2.如图所示,人站在商场里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乘电梯上楼,那么此过程中,电梯对人作用力的方向(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与运动方向相同 D.与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
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所以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所以电梯对人支持力的方向然竖直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 B. C. D.
【解答】解:选项A,虽然物体的速度是一定的,但物体不是在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不是平衡力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选项B和D,虽然物体是在沿直线运动,但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也不是平衡力作用;21教育网
选项C,物体的速度一定且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故选:C。
例4-1.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由于茶杯对桌面有压力,所以桌面才支持茶杯,即压力的相互作用力是支持力,故A选项错误;2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正确;
C、重力是茶杯受到的力,而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所以重力和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错误;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故选:B。
例4-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D. 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A、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性质相同,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
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石块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C对B的支持力,说法正确,B正确;
C、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A石块的重力是A受到的,B石块受到的是A石块对B的压力,C错误;
D、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与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故选B
例4-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C.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D.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例4-4.(2019·绍兴)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块清洁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 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 A
【解析】A.两块清洁器各是一块磁铁,之所以能够合在一起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正确;
B.N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M对N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二者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玻璃对N的支持力水平向外,M对N的吸引力水平向内,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是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例4-5.(2019·金华)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力相等 B.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A
【解析】A、两个核桃的接触面积相等,而受力又相等,根据P=F/S可知,压强也相等;故A正确;
B、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B错误;
C、乙没有破碎,但依然发生了形变,只是形变程度较小而已;故C错误;
D、甲对乙的作用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对甲的作用力作用在甲上,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A。
例4-6.(2020 南京)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解答】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蹬地时,人的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力,地发生了形变,对人的脚产生了一个支持力,故B正确;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人和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会立即停下来,故D错误。故选:B。
例4-7.(2020 连云港)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解答】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是运动的,则其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020 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
A、G与F3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球;F3的施力物体是水平横杆,受力物体是弹簧,所以G与F3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F1是弹簧拉动小球的力,F2是小球拉动弹簧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0 泰州)如图所示,直升机悬停在空中,不计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直升飞机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D.直升飞机所受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解答】
A.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向下,直升飞机所受重力方向也向下,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受力物体是空气,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受力物体是螺旋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对地球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螺旋桨向下对空气施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空气会对飞机向上施力,飞机便能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3.(2020 南充)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越大
B.汽车前行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将向后倾
C.汽车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
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汽车速度变大,惯性不会变大,故A错误;
B、刹车前,汽车和乘客共同以较大的速度向前行驶,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乘客会向前倾倒,故B错误;
C、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汽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汽车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4.(2020 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定发生变化
C.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
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故B正确;
C、摆动过程中,绳子受到铁锁的拉力(弹力),则绳子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C错误;
D、绳子突然断开,此时铁锁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平衡力,铁锁处于非平衡状态,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5.(2020 邵阳)教室里水平讲台上放有一个静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讲台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A、讲台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
6.(2020 甘孜州)关于下列体育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划船比赛﹣﹣人用力向后划桨是为了增大惯性
B.立定跳远﹣﹣脚和地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
【解答】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划船比赛﹣﹣人用力向后划桨,船桨向后划水时,水对船施加前进的力,而不是增大惯性,故A错误;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地就对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就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单杠,杠对人的拉力受力物体是人,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百米赛跑时。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判断运动快慢,谁用时间少,谁跑得快,故D错误。
故选:B。
7.(2020 江西)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解答】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狗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对狗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绳子向上的分力作用,则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二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
8.(2020 天津)一辆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解答】一辆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与阻力)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分别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它受到的平衡力有二对。
只有B正确。故选:B。
9.(2020 随州)(1)如图甲是街头魔术“人体悬空”,神奇的表演让观众啧啧称奇,备感神秘,但图乙的场景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魔术爱好者双腿间夹着一根钢管,钢管延伸出来的短板正好可以让助手躺在上面。不过这样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难怪助手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请根据甲、乙图,写一句评论,在该魔术中物理规律是否“失效”,并作简单说明:   ;
(2)图丙、丁是某地街头的“人体悬浮”术表演,请根据丙、丁图,提出“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猜想(从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   。
【解答】
(1)根据图甲可知,此时的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是平衡的;乙图中,当人对短板施加的力与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时候,人受力不平衡,所以会掉下来,这两种情况都符合物理规律;
(2)图丙、丁中人体悬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故答案为:(1)否;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是平衡的;当人对短板施加的力与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时候,人受力不平衡,所以会掉下来;
(2)人体悬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例1-1.(2019 铜仁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1-2.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此类似,人们为研究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
(1)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选填“金”、“铅”或“木”);
(2)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   ;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  。
例1-3.(2017·丽水)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1-4.(2020 无锡)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需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我们可以通过小车所受阻力减小时其运动路程变化的趋势,推理出阻力减小到零时,运动的小车将   。
1.(2019春 南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作用力中,力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21教育网
A.运动员用力将铅球推动 B.人用力拉长拉力器
C.人的压力将跳板压弯 D.射箭运动员将弓拉弯
2.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2019春 蚌埠期中)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该物体将(  )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B.立即静止
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其运动的变化情况
4.(2019春 凉州区期末)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
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运动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
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
6.(2019 临海市二模)在链球比赛中,小宇以时钟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如图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图中之O点,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个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又落在有效区内?(  )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0 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   (填运动状态);
(3)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4)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例2-1.(2019 十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小汽车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
D.宇航员到太空后惯性减小
例2-2.如图,拨动簧片簧片弯曲变形,把砝码与支架之间的金属片弹出,砝码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而是落在了支架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力改变了簧片的运动状态
B.金属片飞出,说明金属片没有惯性
C.金属片离开簧片能继续向前飞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砝码能落到支架上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例2-3.(2020·杭州)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例2-4.在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小木块,如果要发生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小车应该如何运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1)要使木块按甲图的情况倾倒,小车的运动是   ;
(2)要使木块按乙图的情况倾倒,小车的运动是   。
例2-5.(2020 黑龙江)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
A.紧急刹车 B.左右转弯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例2-6.(2020·衢州)将两张同样的纸分别剪出两个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张纸中间部分下端夹一个夹子,如图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张纸上沿的两端,拿起后都让纸面竖直且保持静止,此时,夹子受到纸对它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们用力迅速向两边拉,图甲中纸断成两截,图乙中纸断成三截,多次实验结果均相同。图乙中纸断成三截是因为中间部分夹上夹子后________,导致惯性增大。
1.(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 A 位置竖直向上起跳, 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 A 位置的东侧 B. A 位置的西侧 C. A 位置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018·绍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桨
B. 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C. 龙舟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龙舟的重力
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3.从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此后该氢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减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继续匀速下降 D.静止不动
4.(2018·金华)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 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 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2020 咸宁)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6.(2020 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②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例3-1.(2020·宁波)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例3-2. (2019·嘉舟)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大小相等
例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教育名师
A.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B.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C.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操作是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D.滑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省力
例3-4.小宇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不考虑两边细绳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关于这个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实验时要把小车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实验效果更好
B.小车左侧受到的拉力就是左边托盘和盘内砝码的总重力
C.只有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小车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当小车平衡后,小宇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彼此平衡
1.如图甲所示为一个挂在墙上的弹性小球被拉开一个角度放手瞬间的情形,图乙是小球逆时针转动到刚刚碰到墙壁瞬间的情形,请对小球进行分析(  )
A.甲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墙对球的弹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
C.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
D.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所示,人站在商场里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乘电梯上楼,那么此过程中,电梯对人作用力的方向(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与运动方向相同 D.与运动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教育网
例4-1.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4-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D. 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4-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C.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D.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4-4.(2019·绍兴)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块清洁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 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4-5.(2019·金华)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力相等 B.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4-6.(2020 南京)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例4-7.(2020 连云港)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1.(2020 安徽)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2020 泰州)如图所示,直升机悬停在空中,不计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直升飞机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空气对螺旋桨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对地球没有作用力
D.直升飞机所受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3.(2020 南充)汽车在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越大
B.汽车前行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将向后倾
C.汽车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20 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铁锁来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定发生变化
C.摆动过程中,绳子一定发生塑性形变
D.若绳子突然断开,铁锁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0 邵阳)教室里水平讲台上放有一个静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讲台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2020 甘孜州)关于下列体育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
A.划船比赛﹣﹣人用力向后划桨是为了增大惯性
B.立定跳远﹣﹣脚和地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百米赛跑﹣﹣裁判员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
7.(2020 江西)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8.(2020 天津)一辆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9.(2020 随州)(1)如图甲是街头魔术“人体悬空”,神奇的表演让观众啧啧称奇,备感神秘,但图乙的场景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魔术爱好者双腿间夹着一根钢管,钢管延伸出来的短板正好可以让助手躺在上面。不过这样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难怪助手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请根据甲、乙图,写一句评论,在该魔术中物理规律是否“失效”,并作简单说明:   ;
(2)图丙、丁是某地街头的“人体悬浮”术表演,请根据丙、丁图,提出“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猜想(从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