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三单元《压强》复习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三单元《压强》复习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15:02:09

文档简介

例1-1.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21cnjy.com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解答】解: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不符合题意;
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故选:B。
例1-2.(2020 绍兴)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解答】(1)用手提单绳与提双绳相比,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小,手受到的压强大,故BD错误;(2)用单手与用双手提起同一盒粽子,所受压力相等,用单手时受力面积小,所受压强最大,故A正确,C错误。故选:A。
例1-3.(2019·台州)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
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________ 。
【答案】 (1)形变(2)①,因为①精确度较高,操作方便
(3)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解析】(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越小,分度值越小,测出的数据越准确,因此应该选择弹簧测力计①;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例1-4.(2020 黔东南州)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解答】(1)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该比较图乙、丙,且可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与图丙相比,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同,则根据p=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p′;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控制变量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乙、丙;(4)=。
1.两人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B.脚印小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大
D.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解答】解: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说明他们对沙滩的压力效果不同,也就是压强不同,所以,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故D正确,AB错误;21·世纪*教育网
根据p=可得F=pS,两人的重力及与沙滩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不确定,压力的大小无法确定,故C错误。
2.(2019春 磴口县校级期中)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的大小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解答】解: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B正确;
C、实验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D、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相同,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故D正确。故选:C。
3.(2020 滨州)如图所示,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   和图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解答】(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大小,比较甲、乙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大小,比较乙、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 转换; (2)压力大小; 乙;丙; 控制变量;(3)相互作用;平衡。
4.(2020 南充)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解答】(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图甲、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图甲、丙,受力面积相同,丙图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故答案为:(1)凹陷的程度;(2)压力;(3)压力大小; (4)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例2-1.如图所示,两手指同时压住铅笔两端,大拇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解答】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
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这两力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即F1=F2;
由图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故选:C。
例2-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解答】解: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所以,p=p'。
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S'=S'',F'<F'',p'<p'',所以,p=p'<p''。
故选:C。
例2-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解答】解: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重力不变,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选:B。
例2-4.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解析:因为长方体铁块均匀,并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竖直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由于它们的厚度h相等,因为P=F/S=G/S=mg/S=ρVg/S=ρShg/S=ρgh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B正确,ACD错误。答案:B
1.(2018 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解析:(1)设A的边长为hA,B的边长为hB,对于柱状实心物体,则根据p=ρgh可得A、B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0=ρAghA,pB0=ρBghB,
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A0=pB0,
所以,ρAghA=ρBghB。由图可知:hA<hB,所以,ρA>ρB,故C正确;
(2)长方体A、B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hA′=hA,hB′=hB,
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ρAghA′=ρAghA=ρAghA=pA0,
pB=ρBghB′=ρBghB=ρBghB=pB0,故D错误;已知pA0=pB0,则pA=pB,故B错误;
(3)由于SA>SB,根据F=pS可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A>FB,故A错误。 答案:C
2.[2018·上海]两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的密度和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Δm甲>Δm乙
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
D.ρ甲>ρ乙,Δm甲<Δm乙
【错解】选A
【析错】知道ρ甲>ρ乙,误以为m甲>m乙,错选A。
【正解】选D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ρgh,剩余厚度h相等,设原甲、乙正方体边长分别为a甲、a乙(a甲<a乙),切割后剩余的压力相等,有ρ甲gha=ρ乙gha,则=>1,即ρ甲>ρ乙,故==<1,则m甲<m乙,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甲剩=F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为m甲剩=m乙剩,所以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
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21教育网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解答】解:
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
F剩甲=F剩乙
所以ρ甲ghS甲=ρ乙ghS乙①
所以ρ甲S甲=ρ乙S乙②
F甲﹣F乙=ρ甲g(h甲切+h)S甲﹣ρ乙g(h乙切+h)S乙
=【ρ甲gh甲切S甲+ρ甲ghS甲】﹣【ρ乙gh乙切S乙+ρ乙ghS乙】
=ρ甲gh甲切S甲﹣ρ乙gh乙切S乙 代入①
=ρ甲S甲g(h甲切﹣h乙切) 代入②
因为h甲切<h乙切
所以F甲﹣F乙<0
即F甲<F乙;
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乙的体积更小,由ρ==可知乙的密度更大,由p=====ρgh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更大。
故选:B。
例3-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3Pa D.500N,104Pa
【解答】解:F=G=mg=50kg×10N/kg=500N,
人脚掌的总面积大约是0.05m2,
根据p===104Pa。故选:D。
例3-2.(2020 福建)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g取10N/kg。求: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解答】(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v===0.05m/s;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35kg×10N/kg=1350N,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9×104Pa;
(3)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空中位置无关,
所以,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不变,即m月=m=135kg。
答:(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为0.05m/s;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104Pa;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为135kg。
1.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A:pB=   ;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B,则FA:FB=   。
【解答】解:设砖块的重力为G,三边长分别为a、2a、4a;
则FA=G,FB=2G,故FA:FB=G:2G=1:2;
A与B的接触面积为:SA=a×2a=2a2,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B=2a×4a=8a2,
则pA==
pB==
pA:pB=:=2:1。
故答案为:2:1;1:2。
2.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积是25cm2,茶杯内装有200cm3的水。 (g取10N/kg)求:
(1)茶杯内水的质量。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3)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
(1)由ρ=可得,
茶杯内水的质量:m水=ρV=1.0g/cm3×200cm3=200g=0.2kg;
(2)茶杯内水的重力:
G水=m水g=0.2kg×10N/kg=2N,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F=G水+G杯=2N+3N=5N;
(3)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p===2000Pa。
答:
(1)茶杯内水的质量为0.2kg;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为5N;
(3)茶杯对桌面的压强为2000Pa。
例3-1.在窗户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  )
A. B. C. D.
【解答】解:在压力一定时,减小逃生锤和玻璃的受力面积,可以增大逃生锤对玻璃的压强,这样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以便打破玻璃顺利逃生。故选:D。
例3-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来源:21·世纪··网】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解答】解: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不变,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地面对脚的压强,增大脚的感觉。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例3-3.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3cm2,图钉帽的面积10﹣4m2,木板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手指必须用大于400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
B.手指必须用大于0.4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
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木板对钉尖的支持力
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木板对钉尖的支持力
【解答】解:AB、由p=得,手对钉帽的压力应为:F=pS=4×106Pa×l0﹣7m2=0.4N.故A错误,B正确出
C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B。
1.(2020 乐山)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
【解答】A.篆刻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骆驼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切菜的菜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B。
2.为防止飞机冲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将其铺设在跑道末端外延。总质量45t、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9m2的波音737客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会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实现快速、有效制动,携带救援装备,总质量100kg、单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的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泡沫混凝土安然无恙,下列四种规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压强2×104 Pa
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压强3×104Pa
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压强4×105Pa
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压强6×l05 Pa
【解答】已知:m1=45t=4.5×104kg,m2=100kg,S1=0.9m2,S2=250cm2=0.025m2,g=10N/kg
求:泡沫混凝土最大承受的压强?
解:飞机和救援人员对泡沫混凝土的压力分别为:
F1=G1=m1g=4.5×104kg×10N/kg=4.5×105N,
F2=G2=m2g=100kg×10N/kg=1000N,
飞机和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时,对泡沫混凝土的压强:
p1===5×105Pa,
p2===4×104Pa,
因泡沫混凝土能承受的压强应大于救援人员自由走动对泡沫混凝土的压强、小于波音737客机对泡沫混凝土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所以,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
故选:C。
例5-1.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答】解: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例5-2.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解答】解: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版权所有:21教育】
故选:C。
例5-3.(2019 杭州)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解答】解:(1)向管内缓缓注水,水的密度不变,水的深度增加,根据p=ρgh得到,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增大,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增大,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变大。(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人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橡皮膜受到水向上压强增大,压力增大,管内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不变,所以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变小。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面儿液体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
故答案为:(1)变大;(2)变小;(3)平面;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面儿液体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
例5-4.(2020 金华)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解答】(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选A、B;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3)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4)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高为h的液柱的重力G=mg=ρVg=ρShg,因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
pa===ρgh。
故答案为:(1)AB;(2)装置漏气;(3)得出普遍性的结论;(4)ρgh。
1.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答】解:①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②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故选:B。
2.(2020 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我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是因为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拦河坝下部承受水的压强大,所以要做的宽一些。故答案为:增大。
3.(2020 扬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
(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   。实验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乙中的A、B、C,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同种液体的同深度处,使用不同的压强计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
小明猜想可能是实验时U形管没有   放置;
小强则认为可能是U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这种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小华认为可能与金属盒的橡皮膜安装时松紧有关。小华将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盒橡皮膜上,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发现橡皮膜较紧时,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你认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   有关。
【解答】解:(1)为了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根据转换法,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
(2)由图可知,三个图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因此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需要将U型管竖直放置,这样测量结果更准确;
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同种液体同种深度,液体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U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时,由于压强不变,所以U型管液面高度的变化不变;
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橡皮膜较紧时,橡皮膜越不容易发生形变,所以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
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气密性;高度差;(2)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竖直;错误;小;大小。
例5-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解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三个容器中装入等量的水,由图可知甲的液面最高,所以甲中液体对底面压强最大。故选A。【答案】A
例5-2.(2020 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解答】①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由p=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①错误,④正确;
②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所以ρ甲>ρ乙,故②错误;
③由图知,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②知ρ甲>ρ乙,根据p=ρ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例5-3.在一竖直放置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当把试管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不定
【解答】解: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从竖直放置到倾斜放置过程中,液体的长度不变,但高度变小,如图所示:
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小,所以p1>p2。
故选:B。
例5-4.(2019 雨花区校级模拟)往某容器中匀速注入水直至注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容器的形状可能是下列的(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逐渐变大,且压强与时间不成正比,说明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水在容器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大,所以容器的形状是上窄下宽。
故选:C。
1.(2019 靖远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两端都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里(  )
A.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外凸
B.上端橡皮膜向里凹,下端向外凸
C.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向里凹,并且凹进去的程度相同
D.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向里凹,但下端比上端向里凹进去的多
【解答】解:将圆柱形竖直放入水中,上下两端的橡皮膜都受到水的压强而向内凹,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故选:D。
2.(2019 新宁县模拟)如图是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标记处的示意图。在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解答】解: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3.(2019 东营模拟)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p1>p2
【解答】解:(1)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总重力,
所以,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它们的总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倒置后,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故据p=可知,倒置后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1<p2;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
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
因此即F1>F2。
故选:A。
例6-1.(2019春 无棣县期中)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水的压强是(  )
A.1000Pa B.6000Pa
C.3000Pa D.4000Pa
【解答】解:从图中可看出,A点所处的深度为h=70cm﹣10cm=60cm=0.6m;
故A点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6m=6000Pa。
故选:B。
例6-2.(2019春 金牛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容器下部横截面积为S2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20N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体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2·1·c·n·j·y
A.20N B.25N C.30N D.15N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S2=3S1,容器内上部液体与容器的下部等高,
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
V=S1h+S2h=S1h+3S1h=4S1h,
设液体的密度为ρ,则液体的重力:
G=mg=ρVg=ρ×4S1hg=20N,
则ρS1hg=5N,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2h=2ρgh,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2=2ρgh×3S1=6ρS1hg=6×5N=30N。
故选:C。
例6-3.(2019春 平舆县期中)高为20cm的柱形容器内盛有9cm深的水如图甲所示。现将一高为15cm的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4倍,且物块静止在水中时与容器底接触但不密合如图乙所示。甲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   Pa,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   Pa.若物块底面积为50cm2,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是   N。www-2-1-cnjy-com
【解答】解:(1)图甲中水的深度h=9cm=0.09m,
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2)图甲中水的体积V水=S容h,由图乙可知物体不能浸没在水中且水没有溢出,
因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4倍,
所以,容器内水的深度:
h′====0.12m,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
F=p′S容=p′×4S物=1200Pa×4×50×10﹣4m2=24N。
故答案为:900;1200;24。
例6-4.(2020 遂宁)三峡大坝是集防洪、航运、发电于一体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坝体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坝体建有多个泄洪深孔,每个泄洪深孔大小为63m2,通过开启闸门泄洪,蓄满水时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30m,则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是   N(g=10N/kg)。
【解答】蓄满水时泄洪深孔处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30m=3×105Pa。
由公式p=得,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
F=pS=3×105Pa×63m2=1.89×107N。
故答案为:1.89×107。
1.(2019 福建)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
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
【解答】解:上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上=ρ1gh1=0.8ρgh;
下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下=ρ2gh2=ρg×2h=2ρgh;
因烧杯是柱形容器,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p底=p上+p下=0.8ρgh+2ρgh=2.8ρgh。
故选:C。
2.(2020 新疆)如图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圆柱形青花瓷笔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笔筒高度为0.11m,筒内深度为0.10 m.笔筒开口向上放置时,笔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8.1×102Pa;笔筒开口向下放置时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4.05×103Pa.求:
(1)笔筒内注满水时,水对笔筒底部产生的压强;
(2)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笔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
(3)青花瓷笔筒材质的密度。
【解答】
(1)由题意可知,笔筒内注满水时水的深度h=0.10m,
则注满水时水对笔筒底部产生的压强:
p水=ρ水gh内=1.0×103kg/m3×10N/kg×0.10m=1000Pa;
(2)因物体对水平面上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力F=G相等,
由p=可得,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的受力面积分别为:
S上=,S下=,
则两种情况下笔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
====;
(3)如下图所示,青花瓷笔筒材质的体积:
V=S上(h外﹣h内)+S下h内=5S下(0.11m﹣0.10m)+S下×0.10m=S下×0.15m,
由G=mg=ρVg可得,青花瓷笔筒材质的密度:
ρ======2.7×103kg/m3。
答:(1)笔筒内注满水时,水对笔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1000Pa;
(2)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笔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5:1;
(3)青花瓷笔筒材质的密度为2.7×103kg/m3。
2例1-1.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21cnjy.com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例1-2.(2020 绍兴)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例1-3.(2019·台州)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
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________ 。
例1-4.(2020 黔东南州)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1.两人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B.脚印小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大
D.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2.(2019春 磴口县校级期中)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的大小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2020 滨州)如图所示,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   和图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
4.(2020 南充)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例2-1.如图所示,两手指同时压住铅笔两端,大拇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例2-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例2-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例2-4.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1.(2018 杭州)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2.[2018·上海]两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的密度和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Δm甲>Δm乙
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
D.ρ甲>ρ乙,Δm甲<Δm乙
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21教育网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例3-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3Pa D.500N,104Pa
例3-2.(2020 福建)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g取10N/kg。求: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1.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A:pB=   ;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B,则FA:FB=   。
2.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积是25cm2,茶杯内装有200cm3的水。 (g取10N/kg)求:
(1)茶杯内水的质量。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3)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例3-1.在窗户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  )
A. B. C. D.
例3-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来源:21·世纪··网】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例3-3.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3cm2,图钉帽的面积10﹣4m2,木板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手指必须用大于400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
B.手指必须用大于0.4 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板
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木板对钉尖的支持力
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木板对钉尖的支持力
1.(2020 乐山)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
2.为防止飞机冲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将其铺设在跑道末端外延。总质量45t、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9m2的波音737客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会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实现快速、有效制动,携带救援装备,总质量100kg、单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的救援人员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动,泡沫混凝土安然无恙,下列四种规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压强2×104 Pa
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压强3×104Pa
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压强4×105Pa
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压强6×l05 Pa
例5-1.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例5-2.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例5-3.(2019 杭州)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例5-4.(2020 金华)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p=,推导出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是pa=   。
1.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0 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我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2020 扬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
(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   。实验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乙中的A、B、C,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同种液体的同深度处,使用不同的压强计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
小明猜想可能是实验时U形管没有   放置;
小强则认为可能是U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这种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小华认为可能与金属盒的橡皮膜安装时松紧有关。小华将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盒橡皮膜上,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发现橡皮膜较紧时,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你认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   有关。
例5-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例5-2.(2020 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例5-3.在一竖直放置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当把试管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不定
例5-4.(2019 雨花区校级模拟)往某容器中匀速注入水直至注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容器的形状可能是下列的(  )
A. B. C. D.
1.(2019 靖远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两端都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里(  )
A.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外凸
B.上端橡皮膜向里凹,下端向外凸
C.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向里凹,并且凹进去的程度相同
D.上下两端橡皮膜都向里凹,但下端比上端向里凹进去的多
2.(2019 新宁县模拟)如图是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标记处的示意图。在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3.(2019 东营模拟)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p1>p2
例6-1.(2019春 无棣县期中)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水的压强是(  )
A.1000Pa B.6000Pa
C.3000Pa D.4000Pa
例6-2.(2019春 金牛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容器下部横截面积为S2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20N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体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2·1·c·n·j·y
A.20N B.25N C.30N D.15N
例6-3.(2019春 平舆县期中)高为20cm的柱形容器内盛有9cm深的水如图甲所示。现将一高为15cm的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4倍,且物块静止在水中时与容器底接触但不密合如图乙所示。甲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   Pa,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   Pa.若物块底面积为50cm2,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是   N。www-2-1-cnjy-com
例6-4.(2020 遂宁)三峡大坝是集防洪、航运、发电于一体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坝体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坝体建有多个泄洪深孔,每个泄洪深孔大小为63m2,通过开启闸门泄洪,蓄满水时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30m,则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是   N(g=10N/kg)。
1.(2019 福建)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
2.(2020 新疆)如图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圆柱形青花瓷笔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笔筒高度为0.11m,筒内深度为0.10 m.笔筒开口向上放置时,笔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8.1×102Pa;笔筒开口向下放置时筒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4.05×103Pa.求:
(1)笔筒内注满水时,水对笔筒底部产生的压强;
(2)笔筒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放置时,笔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
(3)青花瓷笔筒材质的密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