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4 23:0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B.生锈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片刻后溶液变成浅绿色
C.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2.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闻气体的方法如图所示
B.实验室里不可以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C.火灾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沿墙壁跑出,到窗口呼救
D.如少量碱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3.氢氧化钠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C.能去除油污,可用于制炉具清洁剂
D.工业中可用于造纸、纺织、制肥皂
4.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是
A.HCI B.KNO3 C.H2 D.NaOH
5.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如图,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H2O2 H2O H2
D H2O2 H2O O2
A.A B.B C.C D.D
6.趣味小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若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食盐和水②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③锌和稀硫酸④生石灰和水⑤固体硝酸铵和水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⑤ D.①③⑤
7.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疏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己知A点表示S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C点表示的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C.D点表示的物质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O3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气体
D.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10.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1.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硼酸(H3BO3)溶液处理,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硼酸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硼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硼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12.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锌③熟石灰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 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
二、简答题
14.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H、C、N、O、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
(2)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是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
(4)有毒且能作为气体燃料的氧化物是_____;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15.“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试确定肥皂水的值的范围。
(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什么?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哪种指示剂的性质相似?
三、推断题
16.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______
17.A-G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和EF分别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E、F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G _________。
(2)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F的用途有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要求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1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写出A物质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1)小清同学整理部分装置(如图)。
若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则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___________(填字母)。
(2)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Ⅰ.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①、②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Ⅱ.实验Ⅰ中制得的气体不纯,小明同学认为杂质可能为水蒸气,于是想利用①、③装置来验证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于是打开K2,关闭K1,此时仪器甲中盛放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Ⅲ.仪器甲具有多种用途,小亮同学利用装置甲和其他仪器组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如下图);实验步骤如下:
a.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b.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c.……
①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
②步骤c,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 ___________(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a.细铁丝 b.硫 c.水 d.食用油
20.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有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NaOH
b.可能是______
c.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猜想b______。
(2)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3)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未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4)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滤液变红,说明猜想______正确;若滤液不变色,说明猜想______正确。
五、计算题
21.在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向其中加入,以此验证 “中和反应会放热”,同时用pH计记录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
(1)用玻璃棒蘸取x点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蒸干,玻璃棒上留下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为什么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会放热”?______________。
(3)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2.甲烷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科学家们研制出新型催化剂可将两者转化为更高价值化学品,反应原理为CH4+CO22H2+2CO。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若有88 t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C 7.C 8.D 9.B 10.A 11.D 12.A 13.C
14.(1)CH4
(2)H2
(3)CO2
(4)CO
(5)Ca(OH)2
15.(1)pH大于7
(2)食醋
(3)紫色石蕊试液
16.(1) 生成白色沉淀
(2)
(3)可溶性碳酸盐或硝酸银
17.(1) H2O2 CaCO3
(2)
(3)灭火等
(4)
18. HCl CuO或Cu(OH)2 < 除锈剂(或制药、除水垢、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合理即可)
19.(1)BFD
(2) A 无水硫酸铜 步骤a:B中红磷不能燃烧;步骤b:B中红磷燃烧 c
20.(1)Na2CO3
(2) 不合理 也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3) 不合理 Na2CO3也能使酚酞溶液也呈现红色
(4) Na2CO3 c b
21.(1)NaCl、NaOH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会放出热量,这样就无法说明热量来自于中和反应了
(3)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40g× 20%=8g
设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
=
x=11.7g
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3%
答: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
22.解:设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x=8t
答: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8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