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四川苍溪·八年级期末)《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2021·四川通川·八年级期末)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关于力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会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2021·四川眉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在这一情境中有以下观点: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③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以上观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1·四川泸县·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运动员游泳时向后划水,运动员向前运动,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运动员向前运动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运动员对水施加力的同时水也对运动员施加了力
C.运动员对水施加的力大于水对运动员施加的力
D.水对运动员没有力的作用
5.(2021·四川绵阳·八年级期末)小莉穿着旱冰鞋推墙,如图所示,发现墙不动,但小莉却倒退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小莉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莉本人
B.使小莉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
C.小莉推墙的力小于墙对小莉的力
D.小莉推墙的力大于墙对小莉的力
6.(2021·四川绵阳·八年级期末)将托盘秤放置在水平桌面,西红柿放置于托盘中,如图所示,当指针处于静止时的示数等于西红柿重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平桌面受到西红柿的压力和托盘秤的压力
B.托盘秤受到西红柿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C.西红柿受到重力和水平桌面的支持力
D.托盘秤显示的示数等于西红柿对秤的压力大小
7.(2021·四川邛崃·八年级期末)小明调皮被爸爸暴打过后,小明屁股又肿又疼,爸爸手疼,看得妈妈心疼(孩子犯错,应该合理惩戒),上述有关力学知识,描述最合理的是( )
A.暴打后“又肿又疼”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爸爸手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妈妈“心疼”说明妈妈也受到爸爸力的作用
D.挨打时的小明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8.(2021·四川锦江·八年级期末)一只乒乓球从手中下落,被桌面弹起,使乒乓球弹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桌面 B.手 C.地球 D.空气
9.(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2021·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B.两只手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C.手对弹簧的拉力不属于弹力
D.此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1.(2021·四川绵阳·八年级期末)弹簧测力计是常用的测力工具,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
B.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可以不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C.测量时可以适当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
D.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12.(2021·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6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足够大)( )
A.6N,6N B.0,6N C.6N,0 D.6N,12N
13.(2021·四川南充·八年级期末)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4.(2021·四川泸县·八年级期末)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上。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1·四川金牛·八年级期末)感受身边的物理——下列物体中,其重力最接近的是( )
A.小红同学手里的一枚大头针 B.菜市场的一只母鸡
C.冰箱里的两个鸡蛋 D.草原上的一头牦牛
16.(2021·四川锦江·八年级期末)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实验得到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A.实验中只能用质量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
B.实验中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钩码所受的重力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6.86N
D.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9.8N/kg,表示1kg=9.8N
17.(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 B.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C.重力增大,物体的质量一定增大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中心
二、填空题
18.(2021·四川南充·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_____;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19.(2021·四川邛崃·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由“软塑料”制成的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气排球很软,用手“一捏就扁”,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气排球也很轻,小朋友也能“一打就飞”,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20.(2021·四川通川·八年级期末)2021年春晚,岳云鹏、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用歌声把我们带回那些难忘的春晚时光,如“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晨钟惊飞鸟,钟声是通过 ______传入鸟耳中的,枝上惊鸟用力向下扇动翅膀飞向高空。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
21.(2021·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___________和作用点;老师的水杯放在讲台上,水杯与桌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对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的______________。
22.(2021·四川南充·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图中的示数为________ N.
23.(2021·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雨滴会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它受______作用;“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______位置比较低。
24.(2021·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用硬纸板制成的一个不倒的“小丑”,在“小丑”的鼻子上剪一个小缺口,在“小丑”的两只手背上用橡皮泥固定两个金属螺帽,让绳子支撑着“小丑”鼻子的缺口,“小丑”就给绳子一个压力,同时绳子也给“小丑”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当轻轻拨动“小丑”的脚,它就来回摆动,而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在手背上固定两个金属螺帽,降低了它的________,从而提高了它的稳定程度。
25.(2021·四川邛崃·八年级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沿____________方向调零;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重力和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得,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6.(2021·四川青川·八年级期末)用一根细线系着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是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画出此时小钢球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7.(2021·四川南充·八年级期末)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边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8.(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为了选择合适的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杨选了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进行了测试,记录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表一中缺一数据)。
表一:甲弹簧的实验数据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长(cm) 5 7 8 9 10 10.5
表二:乙弹簧的实验数据
拉力F(N) 0 1 2 3 4 5 6
弹簧长(cm) 5 5.5 6 6.5 7 7.5 8
(1)分析表中数据,表一中拉力F=1N时,甲弹簧伸长了________cm;
(2)如果根据两只弹簧的性能,都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各自做到最大,则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要制成准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
29.(2021·四川锦江·八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_____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
(3)若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N。
(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下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______N的位置。
液体种类 酒精 植物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7
液体密度(103kg/m3) 0.8 0.9
30.(2021·四川绵阳·八年级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常见的物品来完成“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体 文具盒 物理书 保温杯
质量m/kg 0.22 0.37 0.50
重力G/N 2.1 4.9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测量物理书重时,示数如图所示,则物理书重______N;
(3)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______;
(4)观察图像,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31.(2021·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进行“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见下表所示。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物体3 0.3 2.94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剪断悬线OA,小球会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______的,逐渐减小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当a=0时,悬线OA与虚线重合,则说明桌面______(水平/不水平)。
(3)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同组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这种探究方法______(可行/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由于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即F1=F2,故C正确.
2.C
【分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也可能没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力有两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即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分析】
【详解】
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③正确;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①正确;对于人推另一艘船,人是施力物体,人也被推着向后运动,此时人时受力物体,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②正确;该情境中不能体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故④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
BCD.游泳时,人给水向后的力,同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对水施加的力等于水对运动员施加的力,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5.B
【分析】
【详解】
A 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小莉穿着旱冰鞋推墙,人给墙一个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墙同时也给人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使人后退了,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墙,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用力大小相等,故小莉推墙的力等于墙对小莉的力,故C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西红柿的压力作用在托盘秤上,不是作用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西红柿和托盘秤的重力之和,故A错误;
B.西红柿的重力作用在西红柿上,不是作用在托盘秤上,应该是托盘秤受到西红柿的压力、桌面的支持力、托盘秤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
C.西红柿受到重力和托盘秤对它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桌面的支持力作用在托盘秤上,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到,西红柿的重力大小等于西红柿对秤的压力大小,而题干中当指针处于静止时的示数等于西红柿重量,那么托盘秤显示的示数等于西红柿对秤的压力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7.B
【分析】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爸爸打孩子时,爸爸的手和该同学都疼,故B符合题意;
C.妈妈“心疼”是一种感觉,不受爸爸的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分析】
【详解】
一只乒乓球下落到桌面,乒乓球会对桌面有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同时乒乓球也会受到桌面的反作用力,故使乒乓球弹起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故选A。
9.B
【详解】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
故选B。
10.D
【分析】
【详解】
A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拉弹簧,手对弹簧施加作用力,弹簧对手也有作用力,该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的形状发生变化,故A错误,D正确;
B.弹簧在两只手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两只手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两只手的拉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手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弹力,故C错误。
故选D。
11.D
【分析】
【详解】
AB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在被测力的方向上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若不在零刻度线处,指针要调零;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方向与所测的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即测量时拉力的方向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每个测力计都有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故ABC错误;
D.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
【详解】
左图中,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
FA=G=6N
即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6N;右图中,弹簧仍然静止,将弹簧测力计左侧看成系在固定物体上,即与A相同,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
FB=G=6N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为6N,故A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
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先随着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重心下降,当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故重心先降后升.
14.D
【分析】
【详解】
因为斜面光滑,所以滑块与斜面间没有摩擦力。滑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两个力都作用在滑块的重心上,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B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得
一枚大头针、两个鸡蛋的质量远小于2kg,一头牦牛的质量远大于2kg,只有一只母鸡质量接近2kg。
故选B。
16.C
【分析】
【详解】
A.为避免偶然性,实验中需要使用质量不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故A错误;
B.实验中当钩码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
CD.根据分别计算前6次的计算结果均为g=9.8N/kg,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不存在等量或倍数关系,表明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9.8N;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6.86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A
【分析】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那么总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故A正确;
B.物体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而重心只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焦点,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力增大,其质量不一定增大,因为同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随空间变化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个过程质量保持不变,但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则重力一定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的中心上,故D错误。
故选A。
18. 形变 相互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拉弓弦时,弦被拉弯,这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2]手拉弦,手对弦施加力的同时,弦也对手有力的作用,人觉得弦勒疼了手,故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 形变 运动状态
【分析】
【详解】
[1]气排球很软,用手“一捏就扁”, 气排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朋友也能“一打就飞”, 气排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0. 空气 相互的
【分析】
【详解】
[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鸟耳中的。
[2]惊鸟用力向下扇动翅膀时,给空气向下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空气对它向上的作用力使鸟飞向高空,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1. 方向 大小
【分析】
【详解】
[1]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放在讲台上的水杯对桌子的压力与水杯所受支持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这对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大小
22. 0~5 3.6
【分析】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观察其测量范围及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详解】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到5N,分度值是0.2N,示数恰好在3.6N处.
23. 重力 重心
【详解】
[1]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雨滴最终会落到地面上。
[2]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不倒翁的重心比较低,所以比较稳定,不容易倾倒。
24. 相互 重心
【分析】
【详解】
[1]“小丑”就给绳子一个压力,同时绳子也给“小丑”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重心越低,越稳定,在手背上固定两个金属螺帽,降低了它的重心,提高稳定,所以当轻轻拨动“小丑”的脚,它就来回摆动,而不会掉下来。
25. 竖直 正比
【分析】
【详解】
[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由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说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
26.
【分析】
【详解】
小钢球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从小钢球的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作出小钢球受到的重力G;细线对小钢球的拉力沿细线的方向斜向上,由此可以作出细线对小钢球的拉力F,如答图所示:
27.
【详解】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力平衡,小球受到重力与支持力,若竖直墙壁对小球有弹力,小球将运动,因此小球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从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8. 1 小 甲
【分析】
【详解】
(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
解得
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
L=1cm
(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即此时弹簧发生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那么它能受到的最大拉力为5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5N,而乙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6N,那么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小。
(3)[3]甲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也增加1cm,而乙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为0.5cm。则甲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更小,刻度线可更清晰。那么甲制成的测力计准确度更高。
29. 12 A 22.5 1.8
【分析】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Δ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Δ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FA=kAΔxA,由图知,当FA=5N,ΔxA=10cm,带入数据得kA=0.5N/cm,因此FA=0.5ΔxA,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2)[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3]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
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
15N+7.5N=22.5N
(4)[4]液体的重力
G液=mg=ρ液gV
测量液体密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桶+G液
测量酒精时
G桶+0.8×103kg/m3×V×10N/kg=2.6N①
测量植物油时
G桶+0.9×103kg/m3×V×10N/kg=2.7N②
将①②两式联立,解方程组得G桶=1.8N,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1.8 N的位置。
30. 弹簧测力计 托盘天平 3.6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分析】
【详解】
(1)[1][2]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需要知道重力的大小,质量的大小,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用托盘天平,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托盘天平。
(2)[3]观察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可知,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3刻度往下第三个刻度,它的读数是3.6N。
(3)[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文具盒质量是0.22kg,重力是2.1N,物理书质量是0.37kg,重力是3.6N,保温杯质量是0.50kg,重力是4.9N,把这三个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可得到下图。
(4)[5]观察图像,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1. 托盘天平 弹簧测力计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水平 不可行 没有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分析】
【详解】
(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弹簧测力计。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
得出g是一个常数,所以得出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2)[4][5]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剪断悬线OA,小球会沿竖直方向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逐渐减小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当a=0时,悬线OA与虚线重合,悬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与水平方向垂直,则说明M所在的桌面水平。
(3)[6][7]这种探究方法不可行,理由是: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应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同,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测橡皮泥在不同形状时的重力,从而得出结论。题中没有保持橡皮泥的质量不同,故不可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