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分成两部分,一、建设主体功能区:先从主体功能区概念开始,然后解释规划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之后是主体功能区的因素、分类,最后梳理了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先讲解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然后以长江经济地为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4.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重难点分析】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作用和类型。(重点)
2.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与时间 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 教师设计
新课导入 时间:2分钟左右 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5年《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2021年3月《十四五纲要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第九章深入实施、完善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区域协调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语言】近20年来,我们国家提出并实施了多个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本着应反应时代的需求,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教材设置了这节四个方面的战略。 【展示】知识导图
01 建设主体功能区 0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0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04 维护海洋权益 【语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其中1、2侧重于对陆地国土方面的战略,3、4侧重海洋国土方面的战略。这节课先了解前两个战略。 【板书】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语言】说到建设主体功能区,你认为“主体”是什么意思?
新课展示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例如,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是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 【板书】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概念 【语言】主体功能区是指这个区域就只有一种功能吗?有没有其他功能? 什么是生态产品?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
过渡 展示视频 【语言】塞罕坝如何变化的?它提供的生态产品是什么?
建设主体功能区 时间:15分钟左右 生态产品:生态系统为了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而提供的产品。包括:供给服务类产品:如木材、水产品、中草药、植物的果实种子等;调节服务类产品:如水涵养、水净化、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文化服务类产品:如休闲旅游、景观价值等。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确定主体功能的依据 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经济发展水平 4、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现存问题)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现存问题表现措施适宜开发的土地少可开发土地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30%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自然资源分布不均①总量大,人均少;②分布不均;③短缺提高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①多极化趋势;②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其他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5、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主体功能区区域状况地域类型主要功能措施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调整发展重点开发区域 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限制开发区域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农产品主产区提供农产品 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的 农产品供给生态环境脆弱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必须将保护和修复放在首位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依法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语言】了解完了生态产品,我们回过来说说主体功能区。为什么一个区域的发展要抓主体功能?而不是所有功能齐头并进? 【板书】2、意义 【语言】不再追求盲目的经济增长,而是更加强调质量。因此,我们的发展强调生态的、绿色的、科学的发展。 从国土的开发和保护的角度,从哪些方面来确定一个区域的主体功能? 【板书】3、依据 【语言】根据这些依据分析下我们国家建设主体功能区现存的问题。 具体来分析。 这些就是我国的地理国情和土地开发状况。依据这些情况,我们国家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分为四种类型的土地。 【板书】4、存在问题 依据我国存在的问题,国家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分成了四类。 【板书】5.类型 让学生回答。
【活动】:“了解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时间:15分钟左右 “了解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的课堂练习. 【语言】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前各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公布 拿学生的答案投影,一步步分析。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15分钟左右 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 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 2.长江经济带分析 (1)长江经济带概况 ①东中西三大区域、②11个省市级行政区 ③面积占全国的21% ④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优势条件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①内河航运;②铁路;③高速公路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地表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4、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城市特点、形成优势 长江经济带整体规划 ①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②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 ③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輸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4)长江经济带取得的成效(措施)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板书】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语言】为什么国家要协调区域发展?接下来我们书本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子。 【板书】1、概况 【语言】抓住几组数字:3大、11个、21%、40%。 【语言】探讨下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板书】2、优势 关键字“接南济北、承东启西 【板书】3、整体规划 【语言】我们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分析,主要从长江经济带概况、优势条件、如何规划及取得成效几方面进行了解。 【问题】1.说出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范围? 2.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势条件 教师从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新型城镇化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讲解、评价。 【板书】4、措施
当 堂 检 测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Ⅰ、Ⅲ、Ⅱ 2.关于江西省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河流含沙量较小,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自然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4.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练习、回答
课堂小结 时间:3分钟左右 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