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深圳模拟)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用KMnO4制O2——①②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
D.收集CO2气体——⑥⑦
【答案】B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A错误。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先要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然后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避免气体逸出,最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不为氧气,故B正确。C、实验室用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是不需要酒精灯加热的,故C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将空气压出,收集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故D错误。
【分析】A、区别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B、根据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来进行仪器选择;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确定实验装置;D、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收集方法选择实验仪器。
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造成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可能是因为氧气纯度不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3.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收集CO2并验满
C. 闻气体气味 D. 滴加液体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4.实验室制氢气最适宜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
A.锌粒与稀盐酸 B.镁与稀盐酸
C.铁与稀硫酸 D.锌粒与稀硫酸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A、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氢化氢气体,致使得到的氢气不纯净,一般不选择盐酸制取氢气.故不选.
B、金属镁活动性较强,与酸反应速度过快,不利于控制;稀盐酸易挥发收集到的氢气不纯.故不选.
C、铁的活动性较弱,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速度慢,制取时间过长.故不选.
D、锌粒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速度适中,稀硫酸不挥发,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最佳组合.故选本组.
故选D
【分析】实验室利用“活泼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制取氢气,活泼金属通常选用反应速度适中的锌粒,酸通常使用不挥发的稀硫酸.
5.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考虑的是( )
A.反应条件和药品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A、药品是固体、还是固体与液体反应,需要考虑,故A选项错误;
B、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实验装置:利用“固+液 常温型”、“固+液 加热型”等;故B选项错误;
C、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气体的验证,故C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气体时,气体的用途不用考虑,D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反应原理、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收集和验证等,而气体的用途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影响气体的制法.
6.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检验纯度,有爆鸣声,接下去的操作是( )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以做有关氢气性质的实验
C.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立即用原试管再收集,再检验纯度
【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等试管中的氢气的火焰熄灭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故选C.
【分析】此题涉及物质氢气检验纯度的正确的检验方法的选取,要学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度 d 可燃性 e 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abc B.bcd C.cde D.bce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bce需要考虑.
故选D.
【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8.(2017·广州)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
C. 干燥气体
D. 过滤搅拌
【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9.(2017·张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粗盐提纯;酸、碱、盐的鉴别;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所以A错误.
B、不助燃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还有氮气等,所以B错误.
C、点燃产生蓝色火焰还有氢气、甲烷等,所以C正确.
D、首先对不明物质不能采用尝味道的方法来检验,同时有咸味的像熟悉的有致癌物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A、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常见的为二氧化碳,可根据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判断.
C、回忆常见气体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
D、有咸味的物质不只是食盐.
10.(2017·临海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11.(2017·遵义模拟)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A中虽然有止水夹可以控制的导出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将稀盐酸部分压入长颈漏斗,但是稀盐酸总是浸没大理石,所以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
B中的干燥管只要放入烧杯中,稀盐酸可以随时进入干燥管产生气体,不用时可以随时移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或通过止水夹的开关利用干燥管内的气压加稀盐酸压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使稀盐酸进入干燥管使反应发生.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C、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长颈漏斗内的稀盐酸就会下降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使二者分离,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D中的原理同C,大理石通过玻璃珠放在U形管的一侧,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U型管的右边压强减小,稀盐酸就会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盐酸又被压到U形管的左侧,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故选A.
【分析】本题是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要求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
12.(2017·莱芜模拟)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然后验满即可,所以顺序为①④③②⑤与C选项相符合
故选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来解答该题,要注意先连接仪器然后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13.(2017·柘城模拟)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
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
【答案】A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气体先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存在;再通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氢存在;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存在,故A正确;
B、浓硫酸可干燥气体,不能证明水的存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无法证明有水、氯化氢,故B错误;
C、先通硝酸银溶液,会使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无法判断原来有没有水蒸气,故C错误;
D、氯化钙干燥气体,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通入水蕊试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无法证明有水和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气体中含有水蒸汽,盐酸挥发出氯化氢和制取的二氧化碳,证明水的存在选择无水硫酸铜,证明氯化氢存在选择硝酸银溶液,证明二氧化碳存在选择澄清石灰水.
14.(2017·河东模拟)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的净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15.(2017·邵阳模拟)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定温度下C和CO均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C.金刚石、石墨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
D.石灰石、大理石都可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完全燃烧都是碳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大理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故说法正确.
答案:A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完全燃烧都是碳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大理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解答.
二、解答题
16.CO和CO2是两种重要的氧化物.请解释CO有毒,CO2无毒的原因
【答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性质相差很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分析
17.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答案】解: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末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为了便于气体导出,导管伸入锥形瓶应该尽量短一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末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为了便于气体导出,导管伸入锥形瓶应该尽量短一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8.实验室有一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装有一瓶无色气体.请你做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解: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
故答案为: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
1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请按要求填空:
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仪器;
B.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关闭 ,向 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 ,并 ,则说明原装置气密性良好;
C.装药品:先将 放在多孔隔板上,打开 后,向 中注入 ,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D.验纯气体: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进行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 ,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 .
E.收集气体:利用 法或 排空气法收集.
F.结束实验:关闭 ,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 ,就会将 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压回 中,从而使 与 分离,反应停止.
【答案】活塞;长颈漏斗;存在一段水柱;保持不下降;锌粒;活塞;长颈漏斗;稀硫酸;验纯;向下;尖锐爆鸣声;纯净;排水;向下;活塞;增大;稀硫酸;长颈漏斗;稀硫酸;锌粒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要形成一个密封体系,再进行检查是否漏气;多孔隔板上放上固体锌粒,从长颈漏斗注入稀硫酸,如果锌粒与稀硫酸接触,反应就发生,如果不需要气体时,关闭活塞,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增大,把稀硫酸压回到长颈漏斗内,使锌粒与稀硫酸分离反应停止;收集氢气的方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
故选B:活塞,长颈漏斗,存在一段水柱,保持不下降;锌粒,活塞,长颈漏斗,稀硫酸;验纯,向下,尖锐爆鸣声,纯净;排水,向下;活塞,增大,稀硫酸,长颈漏斗,稀硫酸,锌粒.
【分析】该题的设计是针对避免药品的浪费设计的,通过压强的大小来将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内,使锌粒与稀硫酸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
20.(2017·松江模拟)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M .
②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收集O2的依据是 .
③实验室用C装置制CO2的优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CO2应从 端通入(选填“a”或“b”).
【答案】试管;BC;2H2O2 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①M号仪器的名称是试管;
故填:试管;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所以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B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填:BC;2H2O2 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③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进入,把空气从短管排出.
故填: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a.
【分析】①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③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则短进长出,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则长进短出.
21.(2017·鞍山模拟)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①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 .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 ,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反应物不足,没有气体再生成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①M处应盛放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
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
故填: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填: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如果反应物不足,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再生成时,会导致固液不能分离.
故填:反应物不足,没有气体再生成.
【分析】①A是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并且固体不溶于水;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所以M处应盛放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打开活塞K,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B装置时,含有的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进入C中时,因为C中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所以石蕊试纸不变色,二氧化碳进入D中时,因为D中是湿润的石蕊试纸,二氧化碳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②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试纸变色,应该通过B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如果反应继续进行,则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增多,压强增大,能使固液分离.
22.(2017·福建模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种装置如图甲与乙所示.
a仪器的名称是 ;实验室利用甲装置制取氧气时,a仪器中所盛试剂为 (填名称).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是:先 ,再 .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如果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种).
【答案】试管;高锰酸钾;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物量不足(或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仪器是试管;甲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时,如果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或药品的量不足等造成的.
故答案为:试管;高锰酸钾;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物量不足(或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收集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四、综合题
23.(2017·兴化模拟)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 、 的物理性质以及不与水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 (填A﹣E中的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 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 吸收,吸收的目的是 .
【答案】(1)锥形瓶
(2)试管口无棉花团;2KMnO4 K2MnO4+MnO2+O2↑;密度;溶解性
(3)BC;CaCO3+2HCl=CaCl2+CO2↑+H2O;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4)B;a;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密度和溶解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密度、溶解性、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4)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答案为:B;a;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1 / 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深圳模拟)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用KMnO4制O2——①②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
D.收集CO2气体——⑥⑦
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3.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收集CO2并验满
C. 闻气体气味 D. 滴加液体
4.实验室制氢气最适宜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
A.锌粒与稀盐酸 B.镁与稀盐酸
C.铁与稀硫酸 D.锌粒与稀硫酸
5.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考虑的是( )
A.反应条件和药品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6.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检验纯度,有爆鸣声,接下去的操作是( )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以做有关氢气性质的实验
C.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立即用原试管再收集,再检验纯度
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度 d 可燃性 e 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abc B.bcd C.cde D.bce
8.(2017·广州)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
C. 干燥气体
D. 过滤搅拌
9.(2017·张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10.(2017·临海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O2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11.(2017·遵义模拟)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
A. B.
C. D.
12.(2017·莱芜模拟)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13.(2017·柘城模拟)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
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
14.(2017·河东模拟)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17·邵阳模拟)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定温度下C和CO均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C.金刚石、石墨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
D.石灰石、大理石都可与稀盐酸反应
二、解答题
16.CO和CO2是两种重要的氧化物.请解释CO有毒,CO2无毒的原因
17.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18.实验室有一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装有一瓶无色气体.请你做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
1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请按要求填空:
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仪器;
B.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关闭 ,向 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 ,并 ,则说明原装置气密性良好;
C.装药品:先将 放在多孔隔板上,打开 后,向 中注入 ,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D.验纯气体: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进行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 ,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 .
E.收集气体:利用 法或 排空气法收集.
F.结束实验:关闭 ,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 ,就会将 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压回 中,从而使 与 分离,反应停止.
20.(2017·松江模拟)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M .
②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收集O2的依据是 .
③实验室用C装置制CO2的优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CO2应从 端通入(选填“a”或“b”).
21.(2017·鞍山模拟)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①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 .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 ,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
22.(2017·福建模拟)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种装置如图甲与乙所示.
a仪器的名称是 ;实验室利用甲装置制取氧气时,a仪器中所盛试剂为 (填名称).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是:先 ,再 .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如果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种).
四、综合题
23.(2017·兴化模拟)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 、 的物理性质以及不与水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 (填A﹣E中的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 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 吸收,吸收的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A错误。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先要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然后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避免气体逸出,最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不为氧气,故B正确。C、实验室用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是不需要酒精灯加热的,故C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将空气压出,收集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故D错误。
【分析】A、区别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B、根据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来进行仪器选择;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确定实验装置;D、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收集方法选择实验仪器。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造成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可能是因为氧气纯度不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A、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氢化氢气体,致使得到的氢气不纯净,一般不选择盐酸制取氢气.故不选.
B、金属镁活动性较强,与酸反应速度过快,不利于控制;稀盐酸易挥发收集到的氢气不纯.故不选.
C、铁的活动性较弱,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速度慢,制取时间过长.故不选.
D、锌粒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速度适中,稀硫酸不挥发,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最佳组合.故选本组.
故选D
【分析】实验室利用“活泼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制取氢气,活泼金属通常选用反应速度适中的锌粒,酸通常使用不挥发的稀硫酸.
5.【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
A、药品是固体、还是固体与液体反应,需要考虑,故A选项错误;
B、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实验装置:利用“固+液 常温型”、“固+液 加热型”等;故B选项错误;
C、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气体的验证,故C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气体时,气体的用途不用考虑,D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反应原理、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收集和验证等,而气体的用途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影响气体的制法.
6.【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等试管中的氢气的火焰熄灭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故选C.
【分析】此题涉及物质氢气检验纯度的正确的检验方法的选取,要学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7.【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bce需要考虑.
故选D.
【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净化;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9.【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粗盐提纯;酸、碱、盐的鉴别;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A、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都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所以A错误.
B、不助燃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还有氮气等,所以B错误.
C、点燃产生蓝色火焰还有氢气、甲烷等,所以C正确.
D、首先对不明物质不能采用尝味道的方法来检验,同时有咸味的像熟悉的有致癌物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A、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常见的为二氧化碳,可根据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判断.
C、回忆常见气体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
D、有咸味的物质不只是食盐.
10.【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解:A中虽然有止水夹可以控制的导出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将稀盐酸部分压入长颈漏斗,但是稀盐酸总是浸没大理石,所以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
B中的干燥管只要放入烧杯中,稀盐酸可以随时进入干燥管产生气体,不用时可以随时移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或通过止水夹的开关利用干燥管内的气压加稀盐酸压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使稀盐酸进入干燥管使反应发生.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C、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长颈漏斗内的稀盐酸就会下降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使二者分离,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D中的原理同C,大理石通过玻璃珠放在U形管的一侧,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U型管的右边压强减小,稀盐酸就会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盐酸又被压到U形管的左侧,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故选A.
【分析】本题是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要求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然后验满即可,所以顺序为①④③②⑤与C选项相符合
故选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来解答该题,要注意先连接仪器然后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13.【答案】A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气体先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存在;再通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氢存在;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存在,故A正确;
B、浓硫酸可干燥气体,不能证明水的存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无法证明有水、氯化氢,故B错误;
C、先通硝酸银溶液,会使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无法判断原来有没有水蒸气,故C错误;
D、氯化钙干燥气体,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通入水蕊试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无法证明有水和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气体中含有水蒸汽,盐酸挥发出氯化氢和制取的二氧化碳,证明水的存在选择无水硫酸铜,证明氯化氢存在选择硝酸银溶液,证明二氧化碳存在选择澄清石灰水.
14.【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的净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15.【答案】A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完全燃烧都是碳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大理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故说法正确.
答案:A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完全燃烧都是碳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大理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解答.
16.【答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性质相差很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分析
17.【答案】解: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末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为了便于气体导出,导管伸入锥形瓶应该尽量短一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末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为了便于气体导出,导管伸入锥形瓶应该尽量短一些;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8.【答案】解: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
故答案为: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9.【答案】活塞;长颈漏斗;存在一段水柱;保持不下降;锌粒;活塞;长颈漏斗;稀硫酸;验纯;向下;尖锐爆鸣声;纯净;排水;向下;活塞;增大;稀硫酸;长颈漏斗;稀硫酸;锌粒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解: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要形成一个密封体系,再进行检查是否漏气;多孔隔板上放上固体锌粒,从长颈漏斗注入稀硫酸,如果锌粒与稀硫酸接触,反应就发生,如果不需要气体时,关闭活塞,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增大,把稀硫酸压回到长颈漏斗内,使锌粒与稀硫酸分离反应停止;收集氢气的方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
故选B:活塞,长颈漏斗,存在一段水柱,保持不下降;锌粒,活塞,长颈漏斗,稀硫酸;验纯,向下,尖锐爆鸣声,纯净;排水,向下;活塞,增大,稀硫酸,长颈漏斗,稀硫酸,锌粒.
【分析】该题的设计是针对避免药品的浪费设计的,通过压强的大小来将稀硫酸压回长颈漏斗内,使锌粒与稀硫酸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
20.【答案】试管;BC;2H2O2 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①M号仪器的名称是试管;
故填:试管;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所以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B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填:BC;2H2O2 2H2O+O2↑;氧气不易溶于水.③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其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进入,把空气从短管排出.
故填: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a.
【分析】①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②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③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则短进长出,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则长进短出.
21.【答案】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反应物不足,没有气体再生成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①M处应盛放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
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
故填: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C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D中的石蕊试纸变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填: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如果反应物不足,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再生成时,会导致固液不能分离.
故填:反应物不足,没有气体再生成.
【分析】①A是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并且固体不溶于水;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时,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所以M处应盛放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打开活塞K,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B装置时,含有的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进入C中时,因为C中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所以石蕊试纸不变色,二氧化碳进入D中时,因为D中是湿润的石蕊试纸,二氧化碳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②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试纸变色,应该通过B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如果反应继续进行,则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增多,压强增大,能使固液分离.
22.【答案】试管;高锰酸钾;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物量不足(或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仪器是试管;甲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时,如果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或药品的量不足等造成的.
故答案为:试管;高锰酸钾;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物量不足(或漏气等其他合理答案).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收集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23.【答案】(1)锥形瓶
(2)试管口无棉花团;2KMnO4 K2MnO4+MnO2+O2↑;密度;溶解性
(3)BC;CaCO3+2HCl=CaCl2+CO2↑+H2O;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4)B;a;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密度和溶解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密度、溶解性、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4)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答案为:B;a;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