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千里长河一旦开,
唐·胡曾
《汴水》
亡隋波浪九天来。”
诗人为什么说隋朝的
灭亡是因为大运河呢?
这锅我不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难点)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重点)
独学+展示
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意义
3、了解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4、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制度?
5、隋朝灭亡的时间、原因分别是什么?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南朝
北朝
北 周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措施
隋统一后采取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建于605年的含嘉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三省六部制
(一)开通隋朝大运河的原因
琼花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目的在于:
加强南北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与陆运相比,水运的优势
疆域辽阔,不便管理
记法:
五河
一条大运河
两千多千米
四段
三点
海[hǎi]河
(害河)
黄[huáng]河
淮[huái]河
(坏河)
长江
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610年
2700公里
算一算:隋朝大运河的长度相当于多少条苏伊士运河?相当于多少条巴拿马运河?
隋朝大运河≈14.2条苏伊士运河
≈33.2条巴拿马运河
(三)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汴河铭》
意义(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你认为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
积极影响: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消极影响:开凿运河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开通大运河
申遗成功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
张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李有才的简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角色扮演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推荐
只注重门第
举:选拔人才
凭才学做官
科举制确立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正式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举制
科举
科:考试科目
“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
“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制度的影响/意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隋炀帝
604年—618年在位
开凿了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有如此功绩的隋炀帝,为什么在千百年来,都是作为暴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口诛笔伐?
隋朝的灭亡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资料来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
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
——《贞观政要》
群学+展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学完隋朝的基本史实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王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是?
秦朝
1.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成由节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时间:605年起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的统一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隋朝的灭亡
时间:618年
标志: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持续时间:约1300年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全国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达标测评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 )
A .581 年 B.589 年 C.587 年 D.618 年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3.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公里
C.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
C
B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达标测评
4、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创立于( )
A 西汉 B 隋朝 C 唐朝 D 明朝
5、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
A .秦朝 B.东汉 C.西 晋 D.东晋
6、在古代最早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
A 唐玄宗 B 武则天 C 隋炀帝 D 隋文帝
B
A
D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7. 左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请写出:
(1) 大运河的三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 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 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洛阳
涿郡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