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20: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永贞革新:在太子位置上苦熬了26年的李诵几经风雨和磨难,终于登上了帝位,为唐顺宗。顺宗李诵应该是一个英武有作为的人物,只要看他在奉天保卫战中能亲自登城督战就知道了。26年的太子生活历练,他深知唐皇朝的弊病,所以他登极伊始就支持王叔文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叔文政治改革,因顺宗的年号是“永贞”,史上又称“永贞革新”。这场短命的改革前后仅146天,就被宦官俱文珍勾结藩镇韦皋等,发动政变推翻了。而唐顺宗也在登基200天后成了太上皇。
永贞革新的主要措施有:废宫市、放宫女、逐贪官、收宦官兵权、减免赋税、免进奉、抑制藩镇势力等几项,这就严重损害了从中唐以来就形成的宦官集团和割据的藩镇的利益。由于唐顺宗即位时已经是一个风瘫的病人,王叔文等人又全都是没背景的新近官员,在宦官与藩镇的联合绞杀之下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量。因此注定这是一场悲剧。
背景资料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772-842)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二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古人有赠诗、和诗之礼仪,于是刘禹锡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是一首赠答诗,酬,答诗,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一方面赞扬了刘禹锡的才情,另一方面对刘禹锡的曲折遭遇表示了同情,这种直率与坦诚绝不是写给一般人的,只有友谊深厚才有如此言语。诗人在为刘禹锡鸣不平的同时,实际上将矛头指向了上层统治者,批判了那些不珍视人才,甚至残害人才的统治阶层。
作家作品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
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代表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
我被朝廷贬谪在那二十三年。
沉船旁边,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我怀念老朋友,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回到家乡我反倒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今天听了您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首联的理解
概述了诗人贬谪遭遗弃的境遇:
“巴山楚水”突出了诗人辗转的地域之广,“二十三年”极写被贬时间之长。
流露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意。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这两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理解。
凄凉地: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身: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有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首联通过“  ”和“   ”这些富有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诗人    之情。
凄凉地
弃置身
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用典,体现诗人什么情感?
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 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字,隐含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
写出了自己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请从哲理角度品析颈联
沉舟旁边,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本句是在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总是不断向前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请从修辞角度品析颈联
比喻
把贬谪的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千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暗示自己虽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题目;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品析尾联
合作探究
精析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有“暂且”之意,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奋精神,表达了对朋友情义的感谢。
请从炼字角度品析尾联
合作探究
课后习题第二题:
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
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选取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扬还是抑,“皆着我之色彩”,历历分明。
主题
这首酬答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课堂小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凄凉地 弃置身(凄凉)
颔联:闻笛赋 烂柯人(典故)
颈联:沉舟 病树(比喻)
尾联:歌一曲 长精神(振奋)
内心的不平
亲朋凋零
世事沧桑
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