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睛 绿眼睛》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红眼睛 绿眼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知识目标:通过“恒拍”练习,初步建立“拍”的概念。认识四分休止符,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
(3)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演唱歌曲,并准确地运用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能够富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能够在歌曲中准确的休止和接唱。
教学准备:
琴 指示牌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音乐游戏《红灯停 绿灯行》
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谁?它怎样走路了?我们随着歌曲《小鸭子》,带领着小鸭子来做个游戏。老师举起绿牌,我们向前走。看到红牌举起停下。
老师的牌,像马路上的什么灯?对,红绿灯。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慢慢行。
2、节奏游走
有一群小鸭子要过马路,我们带领它们有秩序的过马路好吗?小黄鸭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ga,遇到小红鸭我们拍手停止,闭嘴不发音。
3、认识新知
为什么看见红鸭子不发音呢?这是因为小红鸭子遇见“四分休止符”也就是马路上的红灯,所以停下来,静静等待。
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表示声音的停顿,停顿一拍。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先从小动物走路姿态入手,进行音乐游戏,再换成具体音符,过渡到对休止符的感受和认识,帮助孩子们理解和培养内心节奏,形成正确休止和接唱的概念。)
二、聆听感悟演唱歌曲
1、揭示课题,出示歌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首先,请同学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四份休止符。
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曲按节拍,一边拍击一边读歌词。
3、聆听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请同学们演唱口型但不出声地和老师一起唱。
4、再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小声模唱。
5、学生听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看到四分休止符,不发音停一排。最后一小节“进”字唱三拍,第四排休止。
(设计意图:通过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随音乐读歌词——听唱歌曲,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寻找、体验、感受、尝试的基础上,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知识的难,加深对四分休止符的认知与运用。)
三、创设意境表演歌曲
我是小交警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请一名同学做小交警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看牌子。看见红灯停止演唱在心里默唱,看见绿灯继续演唱。
教师进行指导,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方式,在快乐、轻松自由的游戏中,完成有声歌唱到无声歌唱的过度,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知识的难点。)
四、拓展延伸遵守规则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你认识了音乐中什么符号?懂得了哪些交通规则?来说一说。
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慢慢行。这样做我们不但是遵守交通规则,而且是保护自己人身安全。
最后让我们再次随着歌曲有秩序的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内容,强调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抛砖引玉与日常生活的交通规则相结合,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反思:
《红灯停 绿灯行》一课中的难点——四分休止符,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节奏游戏”为依托,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突出重点,逐一解决问题。
一、感受与体验
从课前“音乐游戏”的环节,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停顿。然后,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到“节奏游走”环节,把停顿具体到音符中,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在节奏中四分休止符的停顿感。红绿灯与节奏的相结合,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四分休止符的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认知与实践
学生在找一找、拍一拍、唱一唱实践活动中,轻松愉悦的认知和掌握四分休止符,并在演唱中能正确运用,真正感悟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的同时,懂得了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