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屋》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
内容来源:二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
类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史典 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表现:
1、演唱
(1)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2)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2、演奏
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2)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创造:
即兴编创
(1)能够将儿歌、诗词短句用不同力度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二、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乐于参与各种有趣的音乐活动,借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进行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情绪、乐句、感受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音乐、了解音乐、熟悉音乐。从聆听、观察、对比、分析、模唱、视唱、接龙等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分析:
《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 拍。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 “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教唱、对比的方式学唱《音乐小屋》,并能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及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
2、认识力度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中运用力度的强弱变化来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对比,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等难点节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设问、启发引伸、注重反馈
教学准备:
钢琴、钢片琴、八音按钟等打击乐器等。
评价:
任务一:全体演唱《音乐小屋》,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评价标准:
1、用活泼的情绪及自然、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音乐小屋》。
2、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任务二:通过听辨与对比,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评价标准:反复聆听感受歌曲的节拍,通过对比听辨、模唱、接龙演唱等方式掌握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难点节奏,准确演唱歌曲后,能够用强弱变化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歌曲。
1、教师:“在一个神秘的王国里,有一个音乐小屋,在那有神奇的魔法可以为我们变出许多有趣的乐器,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到音乐小屋去看一看,瞧,第一个欢迎我们的是什么乐器?”
从创设的情境中,由教师一步步带领学生感受音乐旋律,从观察、学习、体验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敲击钢片琴,能够演唱简单的乐谱,并感受歌曲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钢片琴为歌曲伴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在视唱简单乐谱中加入巴音按钟,进一步感受音乐。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用钢片琴和八音按钟来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能视唱出部分简单的乐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
通过运用钢片琴和八音按钟引导学生伴随音乐视唱简单的旋律,通过为歌曲伴奏的形式,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对旋律的感知,逐步学习音乐,为下一步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学习歌曲。
1、教师:“这就是老师今天送给大家的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音乐小屋》”
出示课题,揭题:《音乐小屋》。
2、初听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聆听分享聆听歌曲的感受。
教师:“加上歌词,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曲让你又怎样的感受?”
3、复听录音范唱后,感受一二段结尾的不同。
教师:“这首歌曲演唱了几遍?有何不同?”
4、聆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两段旋律的不同。
5、跟范唱录音完整演唱歌曲,发现易错点。
6、用故事引导、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
(1)用故事引导、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唱准歌曲第四乐句中的一字多音。
(2)用故事引导、情境创设,反复聆听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7、完整演唱歌曲
跟随范唱录音歌曲演唱。
8、随老师钢琴伴奏进行师生对唱。
9、教师:“我们快乐的歌声感染了音乐小屋的大象和小兔,他们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能听出来哪个房间是大象哪个是小兔吗?”
感受强弱力度的变化
10、教师“在音乐中,我们用f表示强用p表示弱。让我们模仿大象的强和小兔的弱一起来唱一唱音乐小屋吧!
学习力度记号f和p。
11、跟音乐用强弱不同的力度完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感受并说一说加入力度变化给歌曲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教学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辨,在对比聆听中,感知、体验歌曲旋律中出现的难点节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通过接龙演唱、视唱曲谱,不断验证学习效果,逐步达成学习目标二。通过动物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学习f、p记号,体验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所产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
从聆听、观察、对比、分析、模唱、视唱、接龙等各种音乐活动的参与,巧妙地让孩子们领会到时值、音高、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处理方式。逐步把歌曲中的各个难点逐一化繁为简。使枯燥、抽象的知识与技能变得鲜活起来。
三、拓展
1、教师:“大象和小兔非常欢迎我们来到音乐小屋,他们拿上了自己的乐器邀请我们一起玩格子游戏,快来一起加入吧!”
2、引导学生能够用打击乐器及声势组合为歌曲伴奏。
【教学评价】
通过创设情境、设立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入打击乐器、声势组合来为歌曲伴奏,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检验学习目标一的达成。
【设计意图】
合理、有效、有度的相关知识拓展会为歌曲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结合打击乐器及声势组合,引导学生对歌曲《音乐小屋》进行伴奏,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总结下课
我们在这快乐的音乐会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希望你们能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同学,让我们唱着快乐的歌曲一起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