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我的金色阿勒泰 赛乃姆 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我的金色阿勒泰 赛乃姆 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07 16: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我的金色阿勒泰
《我的金色阿勒泰》
哈萨克族,属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1660万左右。
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部分欧罗巴人种的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是混血民族,也就是图兰人种(黄、白混合型)。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
哈萨克民歌大致可以分成五种类型
劳动民歌
颂赞民歌
爱情民歌
习俗歌曲
其他歌曲
演唱形式:独唱、弹唱和对唱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西部民族其他乐器简介
热瓦甫
手鼓
胡西塔尔
赛乃姆
你知道新疆的民间音乐吗?
木卡姆
是流传于新疆的以歌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整个大曲有12套之多。所以也称为“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
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主要意思为“大型套曲”。因为它有十二套之多因而又有“十二木拉姆”之称;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木卡姆大师阿曼尼沙汗的雕像
赛乃姆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赛乃姆文化意义:
据说赛乃姆最初是“美女佛”的意思,产生于佛教兴盛时期。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