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三年级
所需时间
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进行了一系列抗争和探索。本主题单元主要阐述近代社会19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经济领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探讨它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从中总结出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
专题一,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其后期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专题二,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在内忧外患的时代环境下发起了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等,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 完成《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表,撰写成小论文《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识记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性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2.分析和讨论有关图文资料,问题探究。
3.知道运用阶级分析法以及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4.通过搜索网络资源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近代农民运动中农民阶级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
3. 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它的客观作用。
对应课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洋务运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经过。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如何评价这两个纲领?
3.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目的、内容、作用。
专题划分
专题一:太平天国运动
专题二:洋务运动
专题一
太平天国运动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讲述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革命斗争的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上一课题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的原因、过程、失败原因及意义。重要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情景模拟、填一填、我来纠错等,以此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学习成果包括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视角,理解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3.对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4.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异同?如何评价这两个纲领?
3.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
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思考:洪秀全的理想是什么? 结合洪秀全个人经历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想?概括指出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体会历史的复杂性。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原因,养成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
活动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历程
教师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
学生结合教材及视频,填出字母所代表的重大事件。
(通过动手填一填提高归纳概括及动手能力。)
活动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教师设计情景模拟的环节,
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落后性和空想性,列表对比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通过创设情景、角色体验,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走近历史,理解历史。)
活动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材料。思考:洪仁?闹饕?鄣闶鞘裁矗扛?荻酝嘉牟牧系睦斫猓?闶欠裢?夂槿诗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从偶然与必然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反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揭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
活动五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首先从太平天国运动作用的角度进行归类,然后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积极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培养对史料的鉴别能力,通过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理性思考问题,辩证地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活动六 信息反馈与总结
教师展示小明的课堂笔记。思考:小明的课堂笔记有几处错误?你能帮助他改正吗?
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通过我来纠错,验收教学效果,实现信息及时反馈,强化记忆。)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的学习要素:
1.能否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革命历程、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等基础知识。
2.能否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积极主动。
4.陈述观点明确,并用史实说明,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专题二
洋务运动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人探索近代化的重要表现,它的破产也为后世提供了教训。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进程、作用及破产的原因。重要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小组辩论、撰写小论文等,以此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学习成果包括识记洋务运动的主要史实,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运用新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2.归纳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3.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4.撰写小论文《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
本专题问题设计
1.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 ?
2.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评价。
3.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
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洋务运动最新史学研究成果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
教师通过对媒体展示图文材料,学生结合材料及教科书介绍,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活动二 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评价
教师通过对媒体展示图文材料,学生结合材料及教科书介绍,分组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作用?
教师通过对媒体展示图文材料,介绍洋务运动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小组选择自己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充分论证。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学生间展开辩论(课后延伸:学生撰写小论文《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的学习要素:
1.能否掌握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等基础知识。
2.能否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积极主动。
4.小组辩论观点明确,并用史实说明,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辩论赛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