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08:50:04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 )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点从8s末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
D.质点在OA段的加速度大于BC段的加速度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秒末的速度是6 m/s,第2秒末的速度是8m/s,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5 m/s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持续减小的
B.速度公式v=v0+at 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速度公式v=v0+at 既适用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物体的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则物体的末速度一定越大
7.某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试求汽车在刹车开始后2s末和4s末的速度大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
1.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的位移为1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4m
2.以v=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的加速度。刹车后3 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
A.12 m B.12.5 m C.90 m D.126 m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n秒内的位移为Sn, 第n+1秒内的位移是Sn+1, 则物体在第n秒末的速度是(n为自然数) ( )
A. B. C. D.
6.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恒定 D.随时间逐渐减小
7.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
1.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
A.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然随之减少 B.加速度增大, 其速度未必随之增大
C.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
2.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B. 4m/s、2m/s C.4m/s、1m/s D.4m/s、4m/s

3.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 图像法
A.9 m B.18 m C.36 m D.27 m
4.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
A.1∶4 B.3∶5 C.3∶4 D.5∶9
5.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东运动t s后, 加速度变为向西, 大小不变, 再经过t s时,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图像法
A.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速度为零 B.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继续向东运动
C.物体回到出发点, 速度为零 D.物体回到出发点, 运动方向向西
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
7、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cm/s,3cm/s,4cm/s B.2cm/s,4cm/s,6cm/s
C.3cm/s,4cm/s,5cm/s D.3cm/s,5cm/s,7cm/s
8.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 ) 图像法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路标
9.一个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 3点, 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为a2,已知A、B、C 3点的速度vA、vB、vC,有vA< vC,且vB=( vA+vC)∕2.则加速度a1 和a2的大小为 ( ) 图像法
A .a1 a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法)
1.(2013·广东高考)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 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A. B. C. D.
3.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v/2 B.v/(2g) C. v/(2g) D.v/(2g)
4.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比例法
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经过S位移的速度是v时,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A.2 v B.4 v C. D.
6.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 m/s B.8.2 m/s C.10 m/s D.20 m/s
7.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A.L/4 B.L/() C.L/2 D.L/
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2:3:…,下面有三种说法:
①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s1:s2:s3:…=1:4:9: …
②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s1:s2:s3:…=1:3:5: …
③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s=aT,其中T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以上说法正确与否,有( ).
A.只有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都是不正确的 D.都是正确的
自由落体运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4.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5.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A.1 m      B.5 m   C.10 m       D.不能确定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A. s    B.()s   C.()s    D.()s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8.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 m所用的时间是4 s。若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和下落的高度h。 7 s 240.1 m
运动学练习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取10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
A.5m B.11.25m C.20m D.31.25m
5.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 )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6.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 bc=1m, 小
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 )
A.vb= m/s B.vc=3m/s C.de= 3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7.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 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a2=,
a3=,a=.
乙同学:a1=,a2=,a=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故乙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加速度值为
a==1.10 m/s2.相等 匀加速 (2)乙同学 1.10 m/s2
8、一辆汽车(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边每隔18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已知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t1=2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t2=1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大小. a=6 m/s2 vB =15m/s
9.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1).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 10s
(2).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 20s
(3).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50m/s、180km/h 500m
10.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 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指出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0
vt
v0
t
t/s
v/(m/s)
v
v
v
v
D
C
B
A


1
2
3
4
第5题图
1 /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 )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 C.逐渐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段OA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点从8s末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
D.质点在OA段的加速度大于BC段的加速度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秒末的速度是6 m/s,第2秒末的速度是8m/s,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5 m/s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持续减小的
B.速度公式v=v0+at 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速度公式v=v0+at 既适用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物体的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则物体的末速度一定越大
7.某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试求汽车在刹车开始后2s末和4s末的速度大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
1.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的位移为1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
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4m
2.以v=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的加速度。刹车后3 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
A.12 m B.12.5 m C.90 m D.126 m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n秒内的位移为Sn, 第n+1秒内的位移是Sn+1, 则物体在第n秒末的速度是(n为自然数) ( )
A. B. C. D.
6.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恒定 D.随时间逐渐减小
7.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
1.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
A.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然随之减少 B.加速度增大, 其速度未必随之增大
C.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
2.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B. 4m/s、2m/s C.4m/s、1m/s D.4m/s、4m/s

3.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
A.9 m B.18 m C.36 m D.27 m
4.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
A.1∶4 B.3∶5 C.3∶4 D.5∶9
5.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东运动t s后, 加速度变为向西, 大小不变, 再经过t s时,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速度为零 B.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继续向东运动
C.物体回到出发点, 速度为零 D.物体回到出发点, 运动方向向西
6.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
7、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cm/s,3cm/s,4cm/s B.2cm/s,4cm/s,6cm/s
C.3cm/s,4cm/s,5cm/s D.3cm/s,5cm/s,7cm/s
8.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 )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路标
9.一个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 3点, 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恒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恒为a2,已知A、B、C 3点的速度vA、vB、vC,有vA< vC,且vB=( vA+vC)∕2.则加速度a1 和a2的大小为 ( )
A .a1 a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法)
1.(2013·广东高考)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 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A. B. C. D.
3.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v/2 B.v/(2g) C. v/(2g) D.v/(2g)
4.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比例法
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经过S位移的速度是v时,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A.2 v B.4 v C. D.
6.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 m/s B.8.2 m/s C.10 m/s D.20 m/s
7.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A.L/4 B.L/() C.L/2 D.L/
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2:3:…,下面有三种说法:
①相应的运动距离之比一定是s1:s2:s3:…=1:4:9: …
②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s1:s2:s3:…=1:3:5: …
③相邻的相同时间内位移之差值一定是△s=aT,其中T为相同的时间间隔.
以上说法正确与否,有( ).
A.只有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都是不正确的 D.都是正确的
自由落体运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4.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5.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A.1 m      B.5 m   C.10 m       D.不能确定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A. s    B.()s   C.()s    D.()s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8.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最后196 m所用的时间是4 s。若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和下落的高度h。
运动学练习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取10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
A.5m B.11.25m C.20m D.31.25m
5.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 )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6.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 bc=1m, 小
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 )
A.vb= m/s B.vc=3m/s C.de= 3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7.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 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a2=,
a3=,a=.
乙同学:a1=,a2=,a=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好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8、一辆汽车(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公路边每隔18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已知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t1=2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t2=1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大小.
9.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1).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
(2).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
(3).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
0
vt
v0
t
t/s
v/(m/s)
1
2
3
4
第5题图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