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牛顿运动定律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08: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利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
2.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向前方倾倒,这是因为 ( )
A.当乘客随汽车匀速前进时已经受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在刹车时继续起作用
B.在刹车时,汽车对乘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C.汽车具有惯性,因而促使乘客倾倒
D.乘客具有惯性,而汽车突然减速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只有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如右图,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
可能在桌面上的 ( )
A.A点 B.B点 C.O点 D.无法确定
7.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起跳,则 ( )
A.向北跳最远 B.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8.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的是 (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沿斜面加速下滑的物体 D.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牛顿第二定律
1.关于力、加速度、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大则物体的速度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速度越大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物体速度为零时,则加速度必为零
2.某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先减小到零后再增大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消其中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
A.2m/s2 B.3m/s2 C.12m/s2 D.15m/s2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0 B.g C.g D.g
5.如右图所示,三物体A,B,C的质量均相等,用轻弹簧和细绳相连后竖直悬挂,当把A,B之间的细绳剪断的瞬间,三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A=___2g_____,aB=___2g_____,aC=____0____.
6.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
C.加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D.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
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m与弹簧不连接),然后释放,小物体能经B点运动到C点而静止.小物体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从A到B速度先增后减
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从A到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
8.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 人的鞋底与踏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扶梯倾角为θ, 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扶梯对人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分别为 (  )
A.FN=masinθ
B.FN=m(g+asinθ)
C.f=μmg
D.f=macosθ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力学单位制
1.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把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
来,该关系图象应选用( )
A.a-m图象 B.m-a图象 C.图象 D.图象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小盘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盘内不能装砝码
B.实验中无需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阻力
3.如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4.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 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5.在保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的实验中(使用图所示的装置),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 )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在选用此组值时,
m取 50 g时实验误差较大。
6.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7.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 )
A.千克(kg) B.米(m) C.牛(N) D.秒(s)
8.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 ( )
密度 ②牛 ③米/秒 ④加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是④⑤⑥
9.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下列关于空气中声速的表达式(k是比例系数,无单位)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0kg,受到14N的力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和5.0s末的速度的大小.
牛顿第三定律
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3.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则 (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火箭在地面上开始加速上升时,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的大小 (  )
A.等于火箭的重力 B.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C.小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D.大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5.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时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
6.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运动员与地球作用过程中只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
7.如图2所示,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共同以加速度a向右移动,则在A、B两物体间的作用力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8.建筑工人用右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  )
A.490 N         B.510 N
C.890 N D.910 N
9.如图所示,猴子的质量为m,开始时停在用绳悬吊的质量为M的木杆下端,当绳子断开瞬时,猴子沿木杠以加速度a(相对地面)向上爬行,则此时木杆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  )
A.g B. C. D.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1.一辆空车和一辆满载的同型号的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驶.紧急刹车后(即车轮不滚动只滑动)那么 ( )
A.货车由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滑行的距离较小 B.货车由于惯性大,滑行的距离也大
C.两车由于质量不同,滑行过程的加速度也不同 D.两车滑行的时间相同
2.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是 ( )
A.始终变小 B.始终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A.T=m(gsin θ+acos θ) FN=m(g cos θ-asin θ)
B.T=m(gcos θ+asin θ) FN=m(g sin θ-acos θ)
C.T=m(acos θ-gsin θ) FN=m(g cos θ+asin θ)
D.T=m(asin θ-gcos θ) FN=m(g sin θ+acos θ)
4.伽利略的题目:如图所示,试证明,质点从竖直平面内的圆环上的各个点沿斜面滑到最低点D所用的时间都相等,都等于从最高点A自由下落到最低点D所用的时间,假设斜面与质点间无摩擦.
5.如图3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长为1.2m、倾角为37°、动摩擦因数为0.1的斜面上。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力推物体,使其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试求经过多长时间可以到达斜面顶端。2s
6.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1) 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7.5
(2) 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12.5
7.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扶梯以加速度a上升,人的质量为m,扶梯倾角为θ,求人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mg+masinθ,macosθ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1.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重现象就是重力增大,失重现象就是重力减小
B.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实质上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改变
C.卫星中物体,从一发射开始,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增大了,就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2.升降机运动时,下列给出的运动中哪种情况钢丝绳的拉力小于升降机(包括升降机内物体)的重力? ( )
A.加速上升 B.匀速下降 C.减速下降 D.减速上升
3.在以加速度为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重力为m(g + a) B.人的重力为mg
C.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 + a)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 - a)
4.如图3-14,一铁球被两弹簧拴住,静止时,两条竖直的弹簧均被拉长,当固定弹簧的木箱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弹簧的长度变长,下弹簧的长度变短
B.上弹簧的长度变短,下弹簧的长度变长
C.上弹簧的拉力变小,下弹簧的拉力不变
D.两弹簧的长度均不变
5.如图3-16所示,水桶下部有两个小孔A、B,当筒内有水时,水从孔喷出,若让筒自由下落,那么,在下落过程中 ( )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喷也 B.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C.水将以更小的速度喷出 D.水不再从小孔中喷出
6.某人站在一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台秤示数将(不考虑台秤的惯性) ( )
A.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B.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7.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体B,质量为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物体A的质量为m,A与B之间无摩擦,当A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滑动时,B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Mg+mgcos2α
1.如图所示,两上下底面平行的滑块重叠在一起,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上B受到的摩擦力 ( )
A.等于零 B.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cosθ D.大小等于μ2mgcosθ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而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劈,其斜面倾角为α,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其光滑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推斜劈,恰使物体m与斜劈间无相对滑动,则斜劈对物块m的弹力大小为 ( )
A.mgcosα B.
C. D.
3.如图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4.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440N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275N
5.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
A
B
O
a
A
B
F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