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4 机械效率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4 机械效率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00: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机械效率 第一课时
学科 物理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劳琴 所属学校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合理选择合适的机械; 通过对比迁移学习,理解机械效率;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探究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三节教材内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一、实用性,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组、斜面······是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借助的机械。也常应用在我们的课堂学习、实验室、生产生活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迁移学习,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的几种机械杠杆、滑轮组、斜面等的特点和知识,为本章的知识学习和学习方法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探究性,在教师 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机械效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从而探究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 四、延伸性,这一节是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会与之前学习的压强和浮力结合解决实际中的生活问题。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图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下定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培养学生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观察一些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使学生体会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学习者特征分析
针对于学生、学情可知:初二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物理学习中已经培养了一定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有了一定的学习物理的能力。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杠杆和滑轮组的知识,学生已经有了知识上和能力的准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经过学习迁移:合理猜测、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完成整节课的学习。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做好引导学生,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完成,既让学生亲身体会,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又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认识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 应用 会利用公式,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4 探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拓展 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会利用公式,行简单计算 采用直观感性的生活实例,“选择合适的机械和方法”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并贯穿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
教学难点 1、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利用实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在实验中理解机械效率和提高的方法。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预习本节课的知识,熟悉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生活中有机械的使用例子?你又有何疑问想解决的问题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认识 情景 设计 温故知新学习 运沙子上楼有很多的机械可以利用,机械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 哪种机械?哪种方法更优秀? B B 简单机械选择 省力或者 省距离 是不是任何机械我们只追求省力····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评价机械 5min 自制
2 认识 情景 设计、 PPT 认识:1.有用功 2.额外功 3.总功 C H 定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5min 自制
3 理解 机械效率 E F 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 会利用公式,行简单计算 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10min 自制
4 应用 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E J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5min 自制
5 认识 视频 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H B 体会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5min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有用功(W有)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W有=G物h)。 2、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额= fS+G动h) 3 3、 总功(W总)——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W有+W额)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小额外功 提高机械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根据生活情境理解,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做好新课引导、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的关键。 本节课采用直观感性的“情境探究”,通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得出结论 指导实践”并贯穿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科学猜想、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原因、归纳小结,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能力,提高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 新课 【温故】总结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组、斜面、轮轴······这些机械都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存在吗? 【设疑引导】情境导入——根据你学习的机械知识,将沙子运上楼,你会选择哪种机械?哪种方法? 【温故】这些机械有的省力,有的生距离····· 【学生】不存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情景导入 1.温故而知新,查缺补漏,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新课,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2.进行迁移教学,进行新课教学。利用生活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3.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授之以鱼并授之以渔。
学习 新知 【知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从生活经验中进行合理的猜测) 动滑轮 省力 【师】加以引导,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做功的)考虑,选择方法三或者四并不是最优秀的方案? 【设疑】因为动滑轮省了力,但是它表现的不够优秀,实际利用率不高。 【新课教学】 一、有用功、额外功 【教师】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力的效果和利用率,可以从功的角度分析。 【学习活动】学生的发现之路···· 【师生活动】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生】再借助生活中事例深入理解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有用功是什么?额外功是什么? 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教师】引导:所以我们回头看刚才上课提出的问题:现在你重新从做功的角度考虑?哪种方法更优秀更值得选择? 机械效率 【师生】有用功相同 平均分相同 怎么评价一个班级更优秀? 机械效率 优秀率 【师生】 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W有=G物h W额= fS+G动h W总=W有+W额 【自我练习】借助上节课滑轮组的学习数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师】生活中机械效率的含义: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5%,它表示什么意思? 【师生活动】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效率 【设疑过渡】我们刚才看到的机械的机械效率都不高,怎么提高他们的机械效率? 实验探究——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学生熟悉实验器材,根据小组设计开始初次尝试实验。 小结:分享已经完成的实验目的,以及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 【预设问题】 (1)缓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测距离 ······ 已经完成的小组尝试利用其它小组的实验器材实验,交换,交流,分享。 【教师】巡堂指导,引导不同的小组交换或者合作利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交流经验。 (实验状况直播) 【分析论证】 【学以致用】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什么? 1、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2、动滑轮的自重 3、所提升的物重 4、机械效率与省力多少无关、与功率大小无关、与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师生】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 分享你都学习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组互问互答的形式查漏补缺。) 六、作业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猜测】温故知新,合理猜测,分享。 预设分析: 动滑轮 省力 【学生】思考,带着疑问 【新课学习】 【师生】共同结合功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做功评价一个机械的特点。 2.在老师引导下 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生】加深理解(1)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2)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 【学生】再次思考、分析交流 【学生】理解机械效率对于一个机械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熟悉的“优秀率”认识“机械效率”。 【师生】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根据引导,观察分析,在前面功的知识基础上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学生】 【学生】自我练习,提升自我 【学生】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45%,另外的55%是额外功。 【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中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思考: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师生】合理思考 增加有用功 减小额外功 【学生】 1.实验探究,交流解决实验问题。 完成实验,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3.记录分享实验结果和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创新的实验方法。 【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课堂小结】 学生突破学习重点。 【自学】 学生根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量”自己完成“斜面机械效率测量”实验探究 生活中的情境事例 图片 图片 教师演示实验: 引导理解滑轮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图片、PPT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PPT课件 录屏工具 视频录制 PPT课件 录屏工具 视频录制 课本、图片、PPT 4、合理的引导和猜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冲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 5.严密结合课本,联系实际,利用学生的预习,和已有的知识学习能力,解决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利用熟悉的、身边物体生活经验学会学习。经过直观的事例、图片自我观察,自我归纳。可操作性强。 7.初步认识“机械效率”,利用自己熟悉的“优秀率”认识“机械效率”,生动形象。 8. 巩固学习,加强学生知识的理解,为后面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9.合理引导,过渡新知识。 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由课堂走向生活。 11.合理安排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发现学习。 1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13.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习,又回归到生活中。 14.突破重点知识,收获学习。 15.通过合理的引导,实现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系统和学习方法进行尝试性自学,授之以渔。
巩固 练习 1.课堂练习: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课堂巩固: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 3.课堂小结:今天你收获量什么? (
&机械效率
) 思考、作答 1.巩固新知识 2.学以致用 3.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把握学习的进度
评价 修正 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讨论 相互学习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习题以及讨论分析问题,“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鼓励创新的方法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简单的引导和指导,相互帮助交流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了解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 机械效率
3 应用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评价量表
探究过程性评价量规.xls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之组员自评.doc 小组合作学习自我评价表.doc
形成性评价
发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则是铺垫,甚至是关键点。课前一个好的问题引导是奠定了一节课的开始氛围,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效率。而在新课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是学生转折理解的关键,重难点的突破,茅塞顿开。而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室内教学的限制,有时候图片和视频的应用会使学生直观、形象,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每个新知识点的转折提问、情景导入和视频的辅助。 首先我是借助前面简单机械的学习,温故知新。学生既熟悉又可以在此满下伏笔,学生在后期“省力”和“功的利用率”的强力矛盾中,扣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和问题学习,才能有动力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的课堂。然后在学生缺乏学习的模型和理解的素材的时候,通过前期的自制小视频,图片、生活事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帮助理解,最后突破“机械效率”这一重点。利用生活生产中的生活实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引出新的问题——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二个亮点就是实验探究。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通过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动脑、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亲身体会实践,学会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最根本目标。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哟的引导和指导,如:引导猜测,提出实验注意事项,观察指导,处理数据·····在本节课中,我就是提供了器材,帮助学生认识器材,实验目的,然后是时刻关注学生,实施帮助,一起和学生“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享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总结
1、通过探讨这节课,我再次深刻领悟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智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借助简单的机械,温故知新。学生既熟悉又可以在此满下伏笔,学生在后期“省力”和“功的利用率”的强力矛盾中,扣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和问题学习,才能有动力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的课堂。在新课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过程先让学生通过实物、多媒体画面、视频进行大胆的猜想,一改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测,敢于提出自己的验证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给学生提出问题、充分思考讨论交流解答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有关问题。我预设到学生实验中会遇到困难,学生无法找到滑轮组的总功。故在实验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 4、存在的不足: (1)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上较紧张,有时提出问题转折过于急躁,或者引导学生时还是时不时抢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上我用问题、视频引入,但现在想来,如果能把让学生尝试在课前自己操作、亲身体会,那么学生的理解更直观,特别是对于“ 有用功、额外功”理解更深刻,也更能体现“STS”的有效融合,效果也将会更好。 (3)尽管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过预设,但是对于学生认知水平预估过高,这是导致本节课时间紧张,以及有的提问环节控制不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扎实抓好备学生这个环节,设置有坡度的练习,逐步推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进一步拓展。
感谢、其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