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思想》的精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中,正确体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将教、学、想、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辅助教学手段的安排具有目的性,设疑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学、自练、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游 戏:游戏(小鱼网)
2、羽毛球:(第一次课)
3、身体素质:立卧撑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选用羽毛球运动为主要教材,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
2.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注重实践体验和自我感受,喜欢新鲜事物,乐于表现,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于进行本课教学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体肌肉、关节和韧带得到了充分活动,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的同学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感受羽毛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过程:
集队、问好、宣布内容——队列行进徒手操——游戏——分组练习——集中讲解——分组练习——集中讲解——比赛——放松——小结——师生再见——下课——收器材。
五、本课特点:
1、教学中精讲多练,更加注重实践体验,关注学生内心感受。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线,围绕重、难点,设计教法和学法,教法环环相扣,学法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教学难度。
2、以游戏“小鱼网”形式,来完成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比赛相结合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师生融洽,更好的完成教学的目的。
4、根据羽毛球课特点,让学生分组进行尝试练习,思考,发现问题,再集中总结讨论,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完成动作。教学目标得以较好地达成。
5、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使其能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技术,锻炼身体。
六、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0~45% 平均心率:125—135次 / 分
教案:羽毛球 八 班级:八年级2班 人数:40人 课次:第一次课
教材内容 1、游戏:小鱼网2、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第一次课)3、身体素质:立卧撑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体肌肉、关节和韧带得到了充分活动,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2、使70%的同学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技术。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感受羽毛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要求及组织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2分钟 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强调安全措施个注意事项。 队形:(图一)学生:老师:要求:1、集队快、静、齐,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2、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 2分钟
准 备部分12分钟 1、徒手操(1)腕踝关节(2)膝关节(3)髋关节(4)肩关节(5)颈部(6)体前屈(7)体后屈(8)弓步压腿(9)仆步压腿2、游戏(小鱼网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鱼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中正在跑的同学,其他同学在场内积极跑动、躲闪。被触及到的同学加入(小鱼网),等到扩大到四人时,另组成第二个小鱼网。以此类推,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规则:“小鱼网“不得松手触人,游戏中不能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论处。 队形:(图二)成四列体操队形教法:1.教师示范,口令指挥、语言提示。要求:动作幅度要大、动作要慢,拉伸身体主要韧带,防止韧带急性拉伤。要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准确。组织:如图三学生:老师:教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2、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要求: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每节4×8 2分钟10分钟
基 本 部分
26分钟 1、两人一组(相距8米)对发高远球2、集合讲解动作要领: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方向,垂直下落至端线附近的一种发球。3、学生做无球挥拍练习4、两人一组对发高远球(相距8米)5、教学比赛分别画出半径为1米和1.5米的两个圆圈,根据个体差异让学生距离圆圈8米和6米处发高远球6、身体素质练习(立卧撑)教学重点 转体抡臂,挥拍甩腕教学难点甩腕击球 教法:1、教师先不讲解动作要领。2、让学生两人一组,对发高远球。3、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组织:(图四)教法:1、选出较好的例子,上前示范,师生共同评析。2、教师正面、侧面示范、讲解、分解动作讲解、示范3、讲解教学中的难点和纠正易犯错误准备动作:左脚在前,脚尖指向前方,右脚在后,右脚指向右前方,两脚与肩同宽。中心在右脚,左手食、中、拇指轻捏羽毛球与毛杆相交处,自然屈臂平举与胸前,右手持拍,自然屈肘与身体右侧,两眼注视对方准备接球的动向。引拍动作:在准备动作基础上,身体向右后转体,左肩对网,右臂随肘向右后上提,上体微前倾,前臂稍展开,手腕尽量伸展,把球拍后引到一定高度。击球动作:随着左手方球,身体自然向左转体、转肩、中心前移,持拍臂由后上方向下经身体侧下,向前上方挥拍,带动手腕由屈到伸,闪动手腕,握紧球拍,以正面发球击球,击球点在右侧下方。击球后持拍手臂随动作惯性自然向左上方挥动,自然将拍收回至体前并将握拍调整成放松的正手握拍姿势。要求:认真听讲,仔细观察,不明白之处及时请教老师。组织:如(图一)教法:教师示范、口令指挥、准备、引拍、击球。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语言鼓励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听提示,仔细研究动作要领组织:如(图二)体操队形教法:提示引导,讲解动作要领在练习同学背后观察,进行个别和统一指导。让个别力量较弱的同学把距离缩短到6米。易犯错误:1、掌握不好球下落与挥拍之间的时空关系,放球与挥拍配合不好,造成击球不准。2、挥拍时手臂僵硬、没有以肩为轴或是身体在击球过程中没有转体动作,前臂带动手腕动作不协调,击球无力。纠正方法:1、反复练习方球,将球的落点固定在身体前下侧,挥拍击球时,可以眼睛看球。2、先徒手练习“鞭打”动作,再用球拍体会挥拍中的“鞭打”动作。先放松协调地挥拍,再逐渐加力。要求:明确击球动作要领,对不足之处及时调整。组织;如图(四)教法:教师提出比赛方法,语言提示动作要领,鼓励。组织:如图(五)8米6米学生:教师:要求:教法:教师分解、连贯动作示范,提出要求。要求:动作标准、迅速、连贯。组织:体操队形(如图二) 10次8个X3组 4分钟6分钟5分钟16分钟
结束部分3分钟 1、整理活动舞蹈组合:阿西跳月2、讲评,置收拾器材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教法:师生随《阿西跳月》音乐共同起舞。 要求:舞姿优美,身心放松。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学生:老师:教师总结全课学习情况。2、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3、讨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击球转体、挥臂甩腕)4、为今天的收获鼓掌.队形:学生:老师: 1遍音乐
器 材 羽毛球场地:四块 羽毛球拍:18双 羽毛球两桶 录音机:一台
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密度 练习密度
40~45%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