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06: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布朗运动说明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C.在绕地球运行的“天和号”核心舱中飘浮的水滴几乎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使其表面具有收缩趋势而引起的结果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B.对房间内的某个空气分子来说,当房间内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动能一定会增大
C.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空气分子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碰撞产生的
D.可以将缝衣针轻轻放置在水面上,是由于缝衣针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反映了组成悬浮微粒的固体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B.在水面上轻放一枚针,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有浮力的缘故
C.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增加
D.—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大分子势能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6.下列现象中属于浸润现象的是(  )
A.内径很小的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内,细管内的水银面比外面槽里的水银面低
B.洒在玻璃板上的水滴会向四周扩展
C.少量的油在汤里形成小油珠
D.少量的水洒在蜡纸上,成球形水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_.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D.氢气和氮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8.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乙图: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丙图: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重力的作用
D.丁图: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9.对动态平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气态分子数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B.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
C.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的速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
D.处于动态平衡时,蒸发停止
10.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对此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于扩散现象,原因是金分子和铅分子的运动
B.是由于布朗运动,小金粒进入铅块中,小铅粒进入金块中
C.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小铅颗粒进入了金块中
D.是因为铅和金之间存在表面张力的原因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像,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高
B.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变化到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12.以下现象中,与表面张力无关的是(  )
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水银滴呈球形
B.某些小型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C.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会变钝
D.用扁平的碎瓦片打水漂,可以多次在水面上向前弹跳
13.对于下列四幅教材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也为零
B.乙图中欲使玻璃板离开水面,绳子对玻璃板的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C.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丁图中封闭注射器的出射口,按压管内封闭气体过程中会感到阻力增大,这表明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间斥力会增大。
14.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0 ℃的铁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C.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1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势能
D.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小而引起的
二、填空题(共4题)
16.天然的水晶是晶体,在其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填“逐渐降低”“保持不变”或“逐渐升高”),内能增大。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液体因为液面存在___________,因而其液面呈现收缩的趋势。
17.液体的表面张力
(1)液体的表面层:液体表面跟______接触的薄层;
(2)液体的表面张力:
a.定义:在表面层,分子比较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这种力使液体表面______,叫作液体的表面张力。
b.方向:总是跟液体______,且与分界面______。
18.水的饱和汽压只与_____有关,当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时,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水分子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水的分子数.表格中显示的是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医学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40℃,相对湿度大于30%,特别容易引发中暑,这是夏季引发中暑的临界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该临界状态下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为_____kp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温度(℃) 水的饱和汽压(kpa)
20 2.34
30 4.24
40 7.38
50 12.33
60 19.91
19.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A、B、C三点的分子势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的是图中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三、综合题(共4题)
20.表面张力的方向为什么总是跟液面上的分界线垂直?
21.自动蓬松的腈纶线:取一小团腈纶线,剪40根长为的线段,并成一股,梳理整齐后,两端用粗铜丝扎紧,让腈纶线松松地悬于木架的两只羊眼圈上,如图a所示,再用一枝铅笔按在线上,用力快速来回摩擦几下,移开铅笔后,你会观察到腈纶线向四周蓬松,呈橄榄状,如图b所示,请你解释这个现象,若用沾少量水的脱脂棉在腈纶线上从左至右揩一下,再用铅笔重复摩擦,它们再也不会呈现橄榄状了,这又是什么原因?
22.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先用铁丝弯成一个圆环,并系上用细棉线围成的一个小线圈。再把这个圆环浸在肥皂水中,然后提出液面,环上便蒙了一层肥皂膜。这时我们发现,圆环中的小线圈可以在肥皂膜中自由地移动(如图a);用一根针轻轻地将小线圈中的肥皂膜捅破,这时可看到小线圈立刻被拉成一个圆环(如图b)。这是什么原因呢?
23.在航天飞机中原来有两个圆柱形洁净玻璃容器,其中分别封装有水和水银(如图a、b)。当航天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时,试把水和水银的表面的形状分别画在图c、d两空框内。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D
6.B
7.B
8.B
9.D
10.A
11.D
12.D
13.B
14.C
15.C
16. 保持不变 表面张力
17. 气体 稀疏 引力 绷紧 相切 垂直
18. 温度 等于 2.21
19. 引力 C
20.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如果在液面上画一条分界线,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相垂直,使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21.
用铅笔摩擦腈纶线,移开铅笔后,会让每一条腈纶线带上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特点,我们会观察到腈纶线向四周蓬松,呈橄榄状;天然水可以导电,若用沾少量水的脱脂棉在腈纶线上从左至右揩一下,沾少量水的腈纶线不易产生静电,也就不会出现腈纶线相互排斥而呈现橄榄状的情况了,另外一方面,湿的腈纶线之间水存在表面张力,即使出现静电斥力也可以被水的表面张力平衡掉。
22.在小线圈中的肥皂膜被捅破前,各处张力都相等,所以膜上的棉线圈是松弛的,用针将小线圈中的肥皂膜捅破后,棉线圈外的薄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一起向外收缩,结果使棉线圈张紧成圆形
2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