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腊八粥 课件(2课时 16+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腊八粥 课件(2课时 16+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0:35:08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2.腊八粥
第二课时
“香甜”
从“进进出出”可以看出八儿一心惦记着腊八粥,生怕错过,反复查看。
“那我饿了!”一个“那”字,可以看出八儿并不是真的饿,只是太馋,是为了吃粥找的借口,表现出八儿的狡黠。
从八儿建议妈妈如何分粥可以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表现了八儿的天真无邪。
从八儿对于腊八粥原料的各种猜想,可以看出八儿一心想着腊八粥。
思考
天真、可爱、有点狡黠
八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刻画八儿的形象的?
①八儿斜立,肚子成了小鼓
②两支筷子,摆成一个十字
③面对腊肉,爹妈无可奈何
吃粥
结尾对八儿的动作和当时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然没有从正面写到八儿一家如何吃粥,但这一切却又与吃粥息息相关,从侧面充分表现出一家人在享用腊八粥之后的满足与幸福。
其乐融融
阅读链接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并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项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认识了天真无邪的八儿,看到了一幅普通人家其乐融融等腊八粥、喝腊八粥的民俗画面,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活气息、生活情趣,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