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2课时 20+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2课时 20+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0:47:37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资料链接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父母早亡,跟着祖父长大。他从小刻苦读书,关心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命运,立志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1926年3月,盘踞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
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军阀】
【轻易】
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恐怖】
【一拥而人】
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严峻】
【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
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zhì

稚嫩
躲避
稚气
回避
jùn

严峻
啪叽
险峻
啪嚓
dèng

瞪视
偏僻
迷瞪
生僻
chǒu
xuē
瞅见
马靴
瞅准
皮靴

xíng
恶魔
刑法
魔法
酷刑
hēng
bǎng
哼气
捆绑
哼唱
松绑
kěn
páo
啃老
睡袍
啃食
旗袍
zhí
执念
执着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
被捕经过
被捕以前
第三部分(第19-29自然段):
在法庭上
第四部分(第30-33自然段):
被害以后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这段让我看到了一个忙碌,早出晚归,日夜不停地忘我工作的“父亲”形象。从“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这句感受到时局紧张,“父亲”不顾生命安危。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敌人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备而来,全副武装。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这就是作者的父亲,忘我工作、意志坚决、勇敢坚毅、视死如归的父亲,十六年来久久难忘的父亲。
谢 谢(共9张PPT)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二课时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出作为父亲的李大钊,有哪些地方值得敬佩的呢
关心家人,对亲人、对工作都有强烈的责任心。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他心系革命事业和家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充满了革命者的睿智和气度。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度过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问,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入手指……最后竞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志,李大钊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狱中自述》,表示自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
敌人转而用软化引诱的办法。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亲自出马,他以同乡的身份劝降李大钊,许以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作出这样的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食以当肉,安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怀念的悲痛之情。
李大钊的这些品质感染着在场的包括他家人在内的所有人,所以大家也都从他那里汲取了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