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科版3-1 选修三5.2《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鲁科版3-1 选修三5.2《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19 15: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磁场 磁感线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磁炉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 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后,时速达430千米/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一、磁场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温故而知新】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呢?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4.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呢?磁场【问题】
是否只有磁铁周围才存在磁场? 磁体磁体磁场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5.电流的磁效应5.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问题:电流与电流之间是否有力的作用?结论:同向电流相互吸引。结论:反向电流相互排斥。问题:电流和电流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相互作用呢?电流电流磁场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6.磁场的性质 海龟,总在茫茫大海中漫游,有的一次就要跋涉几千公里,才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大海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参照物,海龟是靠什么定位的呢?二、地磁场1.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2.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1.首先发现电流产生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富兰克林
B.法拉第
C.安培
D.奥斯特学以致用D2、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跟电场一样,是人为假设的
B.磁极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
C.指南针指南说明地球周围有磁场
D.磁极对磁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CD学以致用 将一个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N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问题】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呢? 三、 磁感线 【问题】如何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是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闭合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磁场的方向一致。1、磁感线:认识磁感线几种常见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同名磁极异名磁极三、磁感线2、特点 :1)磁感线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
2)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3)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5)磁感线不能相交或相切。与电场线的区别: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有始有终无始无终四、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分布2、环形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1、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安培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右手螺旋定则)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安培定则四、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分布2、环形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2、环形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环形电流的磁场分布安培定则四、用磁感线描述电流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分布2、环形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四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说,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北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分布安培定则等效1、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
的磁场方向一致
B.两条磁感线的空隙处不存在磁场
C.同一磁场形成的磁感线可以相交
D.磁感线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曲线学以致用A2、如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针A的N极指向哪里? 磁针B的N极指向哪里?磁针A的N极指向外磁针B的N极指向里学以致用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
(1)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指出甲、乙小磁针的N、S极.NS学以致用1、磁场:
2、磁场的性质:
3、地磁场:
4、磁感线及特点:
5、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
6、环形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
7、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
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于地球带某种电荷而又随地球自转产生的,你认为地球带有何种电荷?课外探究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