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知识点及练习
1、知识点
(一)弹力
1、弹性形变及弹性:像弹簧、橡皮筋、撑杆等物体一样,在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力后,物体又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物体的这种特性较做弹性。
2、塑性形变及塑性:像橡皮泥一样,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力后,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叫做塑性形变,物体的这种特性较做塑性。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都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和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5、常见弹力的方向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2)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拉环、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4、适用:
(1)使用前:
①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测量前估测所测力的大小,所测力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②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若果不在,就要调零;
③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2)使用时:
①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一致(即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
②当弹簧测力静止时读数,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3)注意:
①弹簧测力计可竖直、水平、倾斜测量力的大小,只要满足拉力与弹簧轴线一致即可。
②弹簧测力计静止时,所测的力始终是施加在挂钩上的拉力。
2、练习
1.有关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弹力 D.支持力不属于弹力
2.下列现象中物体发生了形变,其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路边被风吹断的树 B.被运动员拉弯的弓
C.泥地上出现的脚印 D.不小心摔碎的玻璃球
3.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有压力,桌面对书有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只有桌面发生了形变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B.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5.小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B.测量前估计所测力的大小
C.测力时,让所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指针还没有静止就读数
6.几位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7.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与实际相比( )
A.偏小 B.相等 C.偏大 D.无法确定
8.如下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拉,当指针静止时,观察它们的示数可以发现( )
A.FA=FB B.FA>FB
C.FA<FB D.FA和FB的关系不确定
9.如下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2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10.下面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2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6N时,弹簧长度为( )
A.10cm B.13cm C.18cm D.20cm
12. 中国跳水队屡次在国际赛场获得佳绩,有着“梦之队”的称号。当跳水运动员站上跳板,跳板发生了 (填“塑性”或“弹性”)形变,产生了 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 (填“跳板”或“运动员”)。
13.如右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此时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
14.小华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0cm。
拉力F/N 0 2 4 6 8 10 12
弹簧的长度L/cm 10 11 12 13 14 15 16
弹簧的伸长量ΔL/cm 0
(1)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弹簧的伸长量。
(2)在下图中,作出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ΔL的图像。
(3)分析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
1-5CBDDD 6-10CCABC 11B
12.弹性,弹,运动员
13. 0-5N, 0.2N, 1.6N
14. (1)
拉力F/N 0 2 4 6 8 10 12
弹簧的长度L/cm 10 11 12 13 14 15 16
弹簧的伸长量ΔL/cm 0 1 2 3 4 5 6
(2)
(3)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F/N
ΔL/cm
F/N
ΔL/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