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件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跳远前的助跑 B.司机系安全带
C.锤头松了向下撞击锤柄 D.抖掉衣服上的灰尘
2.关于惯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驾驶汽车时,要求驾驶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以较大的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速度大惯性大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而水由于受到惯性飞出去
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始终静止 B.锯条变扁
C.汽车从静止起动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4.如图是学生体育锻炼时投篮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抛出前没有惯性,抛出后才有惯性
B.球被投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若球飞行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将保持静止
D.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5.下列有关惯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悬停,此时宇航员惯性消失
C.锤柄撞击硬物后,锤头会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一扇木门能挡住飞来的铅球却不能挡住飞来的子弹,说明子弹的惯性更大
6.火车在平直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名乘客在车厢竖直向上跳起,那么这名乘客的落地点( )
A.在起跳点后方 B.在起跳点前方
C.仍在起跳点位置 D.在起跳点的两侧
7.小华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小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小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它将( )
A.立即停止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
B.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上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慢,滑行距离最短
C.由于小车具有惯性,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
D.若水平面光滑,小车将保持一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9.如图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片被拉弯,说明力是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B.塑料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小钢球没有随塑料片飞出,是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
D.塑料片能被弹出,是因为它受到的弹力大于与它的惯性
10.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而受伤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1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若,则肯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二、填空题
1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定律,阐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填“维持”或“改变”)。
1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若小球刚好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细线恰好断了,同时重力消失,则小球将沿着图示______方向的轨迹运动,你判断的理由为______。
14.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的,当他的脚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5.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们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佳绩,图所示是跳板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此时可以发现跳板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后运动员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惯性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下落跳水过程中只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表明力可以改变运动员的__________。
16.小明同学坐在正常行驶的火车厢里(面向火车行驶方向),当列车在水平铁轨上行驶时,突然看到桌面上原来静止的玻璃球向后滚动,这是由于______(选填“火车”或“玻璃球”)具有惯性,说明火车在 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行驶。
三、实验题
17.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 如图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如下:
(1)两个对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静止释放后,在斜面B上所达到的高度与原释放时的高度几乎相等。
(2)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3)减小斜面B的倾角,小球若要到达原来的高度将通过更长的路程。
(4)若斜面B变成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
请将上述步骤进行分类,属于可靠事实的是______,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______(填序号)。伽利略通过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
② 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之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你认为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C
6.C
7.C
8.C
9.D
10.B
11.C
12.惯性 改变
13.BF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4.运动 上身
15.形状 不变 重力 运动状态
16. 玻璃球 加速
17.速度 越远 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18. (1)(3) (2)(4)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情况(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