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五)单元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五)单元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6 11: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课文(五)单元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字音有误的一项( )
A.停泊(pó) 鸣蝉(chán) 指南针(zhēn)
B.垂(chuí)下 忠(zhōng)实 帮助(bāng)
C.稠(chóu)密 一盏(zhǎn) 宇宙(zhòu)
D.稍(shāo)微 浴(yù)室 倒(dào)退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湖水 莲花 荷叶 绝对
B.山领 雷雨 乌云 乌黑
C.压下 雷声 垂下 闪电
D.窗户 房子 迎接 扑上去
3.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
A.宋朝
B.唐朝
4.在宇宙飞船里,要想睡个安稳觉,航天员必须( )
A.要挑选一个合适的睡袋
B.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C.铺好自己的床
5.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姐姐飞快地从屋里跑出来,仔细地看那刚出土的新苗。
②这一天早晨,我又去浇水,发现花籽出苗了。
③姐姐说:“它们显得那么嫩,那么弱,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土的。”
④我高兴得连忙喊:“姐姐,快来看,花苗出来了。”
⑤姐姐在院子里种下了喇叭花的花籽,我隔一天去浇一次水。
A.⑤①④②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
6.在田字格里按笔顺规则描红并填空。
( )结构,( )画,组词( )( )
( )结构,( )画,组词( )( )
( )结构,( )画,组词( )( )
( )结构,( )画,组词( )( )
( )结构,( )画,组词( )( )
三、语言表达
7.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云越来越厚,天也显得越来越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课外阅读。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8.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
9.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
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我爱阅读。
陈毅吃墨水
陈毅爷爷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
有一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妈妈端来了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大的墨盒,他竟然把饼蘸到墨盒上,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在吃什么?”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写字用的墨水。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10.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句话。
11.短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表示“集中注意力地看,专心致志;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你能找到它,用“”圈出来吗?
12.你能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吗?
___________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__
13.短文最后一句中有( )个“墨水”,第二个“墨水”指的是( )。
14.“陈毅吃墨水”的故事说明陈毅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你,请用“ ”画出来。
课外阅读
聪明的小兔子
阳光明媚的一个清晨,小兔贝贝兴高采烈地告别妈妈去森林里采蘑菇。
森林里的蘑菇真多呀!一个个又大又嫩,小兔贝贝见了,兴奋地采呀采呀,一个、两个、三个……贝贝不知不觉地越走越远,走到了森林深处。过了一会儿,他采了满满一篮蘑菇,抬起头,准备回家,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迷路了。怎么办呢 他又急又累,像热锅上的蚂蚁。森林了静悄悄的,偶尔听见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这时,小兔冷静下来,想起了老师教过的知识,要是在森林里迷了路,就可以看树桩的年轮:树桩上的年轮,疏的一面朝南,密的一面朝北。他环顾四周,正好看见前面有一个树桩,贝贝马上跑过去仔细观察,树桩上的年轮疏疏密密,清晰可见。于是,贝贝按照树桩的年轮知道了家的方向,一直朝着家的方向走。
他走啊走,绕呀绕,终于走出了森林。当他见到自己的小木屋时,高兴地大叫:“妈妈,我回来了!”回到家,小兔贝贝把森林里迷路,又找到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直夸贝贝聪明。
15.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16.贝贝是怎样找回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试着说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8.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有谁?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好后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2.B
【解析】

3.A
【解析】

4.B
【解析】

5.B
【解析】
【详解】

6.指指 左右 9 指导 指示
帮帮 上下 9 帮助 帮忙
导导 上下 6 指导 导向
碰碰 左右 13 碰触 碰到
积积 左右 10 积雪 积极
【解析】

7.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小河里的水越来越多。 只要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就会逐渐强壮起来。
【解析】

8.“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9.迟日
【解析】
【分析】
8.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9.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地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10. 3 3
11.聚精会神
12. 小明 听老师讲课 快速地记着笔记
13. 2 文化知识
14.陈毅爷爷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
【解析】
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 疏 密 南 北
16.贝贝看树桩上的年轮,疏的一面朝南,密的一面朝北,由此知道了家的方向,回了家。
17.示例:晚上的时候可以看星星,北极星永远挂在北方。
【解析】
15.略
16.略
17.略
18.“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放飞的小鸟一样,飞跑到操场上。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操场上做游戏。小红和小丽在跳绳,小刚和小明在踢球,他们玩得很开心,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