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题型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题型专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14: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现代文阅读题型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 )的,胡须也( )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 )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将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括号里。
一突一突 一张一张 一翘一翘
2.这段话已用“∥”分为了三层,每层各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一层 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第二层 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第三层 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3.小虾“像生了气似的”,那是什么样子?用“ ”在文段中画出来。
4.阅读文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立即”一词说明小虾反应快。( )
(2)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来写受到惊扰的小虾生气时的表现,说明了小虾脾气坏。( )
(3)小虾相处和睦,是不会发生搏斗的。( )
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______饱了养分,天气转暖时,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______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做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可以______成扫帚,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后变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______给了人类。
5.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扎  ②吸  ③献  ④藏
6.用“____”画出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7.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赞扬了竹子____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短文,我还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树木怎样过冬(节选)
树木在冬天里会不会冻死?当然会冻死。
如果一棵树整个冻透了,连心儿都冻了冰,那就冻死了。在我们这里,如果冬天特别冷,而且雪下得少,就会冻死不少树——其中大多数是小树。幸亏树木都有防寒妙策,它们有办法使寒气不致深入到自己身体内部去,不然所有的树都得死光了。
吸收营养、生长发育、传种接代——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树木,在一个夏天里,积蓄起(充实 充分)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营养,不再生长发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后代上。它们停止活动,进入深沉的睡眠。
树叶呼出大量的热——因此,冬天树木不要树叶!树木抛掉树叶,放弃树叶,就是为了把(维护 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热保存在自己身体里面。再说,从树枝上脱落的树叶,在地上腐烂了,也会发热,保护娇嫩的树根,不叫树根冻坏。
这还不算!每一棵树都有一副甲胄,保护植物的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每年,整个夏天,树木都在它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不透水,也不透空气。空气停滞在它的气孔中,阻挡住树木活机体中的热,不使热向外散发。树的年龄越大,它的木栓层就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不管严冬怎样残暴,它也冻不死我们北方的森林!我们的“森林王子”可以抵御住一切暴风雪的袭击。
9.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10.冬天,树上的叶子落光了,目的是(  )。
A.防止生命中的热量损失
B.迎合植物生长的需要
C.防止被虫蛀
D.变成肥料滋养小树
11.树木防止热量的损失是有妙招的,短文先写冬天树木进入深沉的睡眠,再写树木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最后称北方的森林为“森林王子”,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螳螂原来吃头发
云儿在天上飘呀飘,太阳公公在天上伸懒腰,小鸟在树上喳喳叫,我在草地里找呀找。找什么?小螳螂呗。
前几天从书上得知,螳螂吃头发,真是怪事,居然有吃头发的动物!
我一定要找一只来瞧一瞧。那是什么?挥舞着绿色的“大刀”,瞪着黑豆般的眼睛,头上的两根长须配着“大刀”抖动着,好不威风!螳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哼,别看你挺威风的,我才不怕你呢!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螳螂,握紧早已准备好的玻璃罐,瞄准螳螂.猛地一扣,小螳螂就成了瓮中之鳖了。我赶紧把罐口盖好。小家伙在瓶里不停地挥舞着“大刀”,像是在抗议。
我________地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把它从瓶盖上露出的一道缝中伸到螳螂先生的嘴边。只见螳螂好奇地瞅了瞅这根头发,嗅了嗅,愣了一会儿,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又像在观察着这“天外来客”的动静。
几分钟后,螳螂先生似乎醒了过来,开始行动了。它先用“大刀”把头发切成几段,然后________地品尝起来。我笑了,没想到那么威武的螳螂吃起头发来,如此文雅,真是________!
13.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写到文中横线处。
津津有味 不可思议 迫不及待
14.螳螂长什么模样?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应的句子。
15.文中画线句子中“天外来客”指的是________,这里把螳螂当作________来描写。
16.认真读文章,“螳螂先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是( )
A.小家伙在瓶里不停地挥舞着“大刀”,像在抗议
B.螳螂竟吃头发,而且居然吃相文雅
C.螳螂能瞪着黑豆般的眼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一张一张 一翘一翘 一突一突
2.
3.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4. √ × ×
【解析】

5.② ④ ① ③
6.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7. 第二自然段: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 第三自然段:竹子的作用可大啦!
8.无私奉献 老师 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付出了全部心血
【解析】
5.略
6.略
7.略
8.略
9.充分 维持
10.A
11. 抛掉树叶 甲胄保护植物的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
12.流露出了作者赞美树木、喜爱树木的感情。
【解析】

13.迫不及待 津津有味 不可思议
14.挥舞着绿色的“大刀”,瞪着黑豆般的眼睛,头上的两根长须配着“大刀”抖动着。
15. 头发 人
16.B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